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连海 《政法学刊》2004,21(6):35-37
现行犯是指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人。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现行犯可以适用先行拘留。对刑诉法所规定的"先行拘留",理论和实践中众说纷纭,诸如立案前拘留、逮捕前拘留、无证拘留和有证拘留等等。这些观点均有违立法精神,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对拘留的适用无所适从。先行拘留和拘留是有区别的,对现行犯可以先行拘留,应当理解为"先抓获后拘留"。  相似文献   

2.
适应公安机关办理现行犯案件的现实需要,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117条增设了对现行犯的口头传唤措施,但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立法的科学性不足,当下实践中,现行犯案件中初查措施的适用乱象纷呈。现行犯案件初查中强制措施的适用既具有现实必要性,也具有理论正当性。应当将现行犯的立案程序独立设置,同时修改拘留制度,以明确被口头传唤或者无证拘留后的现行犯的犯罪嫌疑人身份,解决紧随其后的讯问行为的合法性以及讯问笔录的证据效力,消除"先侦后立"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迅速出警机制的完善,现行犯案件日益增多,因此,我国应当准确界定现行犯的内涵,弥补刑诉法第61条的缺陷.针对现行犯案件的特点,应当明确包括侦查机关在内的任何人对现行犯可无证刑事拘留,同时应当简化审查起诉程序,使案件迅速进入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4.
刑事拘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刑事拘留一般是在紧急情况下采用,如果适用不当,就会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具体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无证逮捕制度是"令状主义"逮捕的一种例外,主要适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现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行拘留"其实质就是对现行犯及重大嫌疑分子的"先抓获后拘留"的行为,应借鉴国外"无证逮捕"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6.
浅谈扭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扭送的几个问题一、关于扭送的对象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现行犯和在逃犯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而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只把现行犯一种,或者现行犯和被视为现行犯(准现行犯)的两种人规定在可扭送之列。其立法意图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许志  廉彪 《法学杂志》2014,(4):107-113
"犯罪嫌疑人"是我国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时新增加的一个称谓,然而,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犯罪嫌疑人的界定和确认作出明确的规定,2012年再次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此仍然没有涉及。立法的缺失必然导致实践中诸多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中对犯罪嫌疑人的概念,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证明标准、程序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适应现行犯案件的特点,法、德、意等国采用了整体速决程序.比较研究发现,现行犯诉讼程序具有流线型的结构,通过减少起诉环节、缩短诉讼期限加速程序流转,达到迅速惩罚犯罪的目的.高效的权力运作是这一程序的本质特征.对两个地区现行犯案件处理程序的实证考察表明,有必要建立专门化的现行犯速决程序.建构这一程序首先需要解决"治安违法/犯罪"的二元追诉模式带来的障碍,然后应确定适用范围、简化程序、缩短期限,并进行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元成 《河北法学》2001,19(3):67-68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 ,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 ,由于情况紧急 ,不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 ,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采取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司法实践中 ,检察机关在行使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的侦查权时 ,在紧急和必要的情况下 ,亦经常使用刑事拘留这一措施。现行《刑事诉讼法》13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第 6 1条第 4、第 5项规定的情形 ,需要拘留的 ,由人民检察院作出拘留决定 ,由公安机关执行。这些规定对检察机关自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法律规定 ,做为一种短期剥夺人身自由…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 ,通常称为刑事拘留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1〕作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为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而对特定对象的人身自由所采取的强制方法 ,在及时制止犯罪 ,查获现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 ,迅速收集证据 ,查明案情 ,防止其逃避和阻碍侦查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司法实践中 ,刑事拘留这项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和实践中的困惑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在 :第一 ,《刑事诉讼法》第 6 1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