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四年前,当市场经济的涛声在南中国隆隆响起,先行一步的广东人在独享赶海的收获和喜悦之时,也率先体验到新思潮的困惑和激荡。一位来自中国西北角的年轻记者,面对商海市潮的风云变幻,奋力捕捉人们的心态反映,并进一步展开思考、碰撞、交流。这位新华社记者、本刊特约记者王志钢认为:面对躁动多变的世事,传统的新闻记实段常常显得乏力。近年来他以《广东与浦东开放比较谈》《民工潮思辨录》《市场大潮推出千年变局》《东西南北话广东》等  相似文献   

2.
覃爱玲 《南风窗》2013,(4):32-34
前些年,直接与户口挂钩的利益越来越少。直到最近几年,开始大规模房产限购后,人们对户口的关注重新热切起来。深受高房价之苦的公众,终于在对"房姐"、"房妹"和"房媳"的舆论讨伐中蓦然发现,中国的户籍管理已经积累了大量问题。"我自己就有3个户口,我孩子还是北京市户口。"听到记者问及当地多户口的情况,河南某地一位地方官员刘豫现身说法。因为有过交往并且信任,该官员向记者坦陈,当地多户口现象相当普遍,附近一带有不少以户籍警或派出所所长为中心的户籍买卖链条。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1)
正"一线楼市永远涨",这可能只是一个神话,但却越来越被人们所相信。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几年前,我曾经接到过记者生涯里最匪夷所思的一条新闻线索,这件事就发生在某一线城市的郊区。一位三四十岁的男子A先生向我控诉,他被人用钢管活生生地砸断了几根肋骨,痛不欲生。而且,他觉得还很耻辱。我说:你应该找警察、看医生,而不是找记者。和他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一直在"选择性"地描述事情的经过。之外,还有很多"隐情"。最后,在我的追问下,他终于把事情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4.
晚间使者两次出现 1995年10月10日晚上,广州东郊某大学的一幢学生宿舍来了一位年轻女子,她一进房间便笑脸盈盈:“对不起,打扰一下,我是省大学生联合会的,姓陈。乘你们都在寝室,请大家填一张表。”表格内容简单,共有五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通讯地址和系别。表格下署:广东大学生联合会。从7点到10点多,  相似文献   

5.
说起为何那么关注王品师傅,还要缘于“365和261”这两个数字,也正因为这两个在脑海中一直抹不去的数字,让记者又一次联系了王师傅,只想探个究竟.记者和王师傅就是从365和261这两个数字聊起的. “一年365天,我在外飘了261天” “2013年,我在东北先后辗转佳木斯、泰来等三个地收粮,出差110天;在河北玉米收购,出差58天;玉米出库,出差93天.”一直对数字不敏感的记者,一边聊着,一边默默地计算.虽然记者事先心里有所准备,但眼前261这个数字还是让记者心中一疼.一年中,王品师傅把70%的时间都给了工作、给了企业!一个普通的三位数,放在这里一下子就高大起来了,就如同他的人一样!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天津市70多位宣传干部组团来广东考察学习。大多数同志都是初次来粤,怀着各种既有的先见。从见闻中他们又有些什么新认识呢?记者在一次座谈会上采录了若干发言,感到这些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北方人的广东观“,值得思索。加●后均是各人所言。) 上与下来广东之前,我自己思想中存有这样几点看法:广东是“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物价上去了,人心变散了”;“广东富了,外地穷了”等等。到广东来一听一看,我又有了几点新看法:这  相似文献   

7.
有两条信息促使我开始了这次采访。其一,去年10月广东省首届歌舞厅歌手大奖赛结束后,一位新华社记者针对获奖的10名歌手均为“外来妹”、“外来仔”的事实,回顾近年来活跃于广东歌坛的明星均是外来者(如毛宁、杨钰莹、张咪、金学峰、甘萍、林萍等)的现象,提出:本地歌坛应注意挖掘本地歌手,以应对“外来冲击波”。消息广为见报后,另一些记者联想到广州几次评选广告新星的结果,重弹“珠江水养不出美人来”的老调。言者可能无心,但给听者读者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印象:广东本土文化是不是已经“沦陷”了?“沦”于“外人”之手?  相似文献   

8.
两种维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吾辈 《南风窗》2012,(2):40-41
通过正常的渠道不断释放社会压力,就不会形成矛盾的积压与叠加,一个单纯的经济纠纷或者基层矛盾就不会演化为集体泄愤的非直接利益冲突。2011年年底,发生在广东的两条并非大事件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一条是官方消息:广东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不再需要挂靠主管单位这个"婆婆"。另外一条是民间消息:广东有地方农民工上街"散步"讨薪,打出"还我血汗钱"、"我要吃饭"等横幅,沿途警车开路护航,疏导交通,维持秩序。这两条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的消息,却都获得了网民的普遍好评,一改网络"沾官必骂"、"逢警必反"的定律。  相似文献   

9.
甘肃大佛寺,寺外土台上,老头老太太们在喝茶,有些年轻的姑娘在唱秦腔。树荫浓,乡音重,好一幅风俗图。几位外地记者见状,不禁掏出相机捕捉镜头。镜头中突然出现了五个指头的特写。记者面前站了个老头,面部皱纹令人想起那幅名画《父亲》。只是,这一位涎着张老脸,逼上来说:  相似文献   

10.
正看了这期的《工会博览》,感触颇多,尤其是看到"关注"专栏中的《工作空间里的那些年那些事》一文,心里涌起一种清新的感觉。报道关注的是普通人、普通岗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记者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向读者展示了不同岗位职工工作空间里的故事。随着一个个办公空间的打开,一个个人物的出现,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情节。读完全文,我好像随着记者们的足迹去这些岗位游走了一圈,在了解到他们8小时内精彩生活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在每个小小的办公空间里,有情、有爱、有苦、有趣,更有大智慧。  相似文献   

11.
好人的标准     
《南风窗》2015,(3)
<正>我一直是(或"想当")个好学生,因此从小到大,一听到唱国歌升国旗,我就面向国旗肃立,不乱跑。上大学后我在校报当学生记者,有一次国庆升旗活动由我负责摄影,仪式开始前,我端着照相机,四处寻找合适的摄影位,已经想好升旗仪式中要从不同角度拍摄场景。等到国歌一唱,我就愣住了,我该按照好学生的标准肃立呢,还是按照好记者的标准,最快速度跑到各个拍摄点,拍出能  相似文献   

12.
(震撼中国的“民工潮”周而复始,一年一度,成为90年代一大困惑,广东人外地人对此都议论纷纷。本刊约请两位新华社记者就此问题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4,(3)
<正>前任领导人的政治遗产,与继任者的关系以及他们持续的政治存在与政治影响,给现代国家既带来问题也带来机会。"隐退政治学"是对转型国家领导人能力的极大考验。"两个小时前,我说五句话,每个字都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现在,我说上两小时,也没人会搭理我。"美国前总统杜鲁门1953年离开白宫后说的这句话,道出了某些国家领导人在卸任后的失落心态。不过,另一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卸任后则说过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反腐:来自透明国际的劝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些天在巴黎听一位海外人士的讲座,他说中国不少地方还是很"腐败",然后讲了一些自己的主张。记者认为这位人士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离场后,一位陌不相识的法国朋友和我打招呼,表示同意我在场的反驳。记者提到中国的改革,首先是通过各种网络建设使社会安全转型,而不是以一种意识形态反对另一种意识形态,实际的建设却置之不理。记者的这个想法,在柏林采访透明国际时,找到了共鸣。  相似文献   

15.
燎原 《南风窗》2014,(10):60-63
<正>在机关单位用工制度中,正式工和临时工两种身份既相互依附,又泾渭分明。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即便朝同一方向前进,也没有交叉的可能。临时工的命数,从选择起就已注定。因为在各种突发事件频频"被主角","临时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态中一个独特的符号。"转正?哼!想都不要想!"2014年4月24日,面对《南风窗》记者的采访,余习亚没有言说的欲望,他右手一摆,指着广东东莞常平派出所的门卫侯红彦告诉记者,"你找他(采访)也是一样,我下半年就不干了"。年近五旬的余习亚,来自湖南常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盘查     
《南风窗》2016,(15)
正"干什么的?"一辆警车靠近我,民警摇下车窗问。我说,"玩的。"对方说,"这有什么好玩的?"。然后,两个人从车上下来,一个拿了我的背包,另一个负责监督我。拿过我背包的民警,"呼啦啦"把东西翻出来检查。最后,他发现了我的记者证、工作证,态度立马好很多,"哦,《南风窗》啊,很有名啊,我大学的时候经常看……"但他说,出于职责要求,他还是把我带到了耿马县河外边防派出所。在向领导汇报"逮"到我的时候,他的领导说了一句,"哎呀!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诀窍     
白天鹅宾馆里的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被装扮得古色古香,橱柜里陈设的泰国民间舞蹈艺术造型美轮美奂、婀娜多姿,仿佛把记者带到了那个古老而美丽的佛教王国。接受记者来访的是两位年轻的女领事,她们有着诗一样浪漫情真的中文名字:宏希与孔雀丽。 你要我们介绍一下泰国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所采取的具体  相似文献   

18.
陈统奎 《南风窗》2012,(7):37-39
降低民间慈善组织注册门槛,给予独立法人地位,又给予免税政策,一个社会开放的时代将缓缓走来。善款留在民间,而每一个慈善组织又相对独立,这样社会越来越强大,慈善舞台越来越大,政府越来越小。3月北京,全国"两会"上,一位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大会发言,列举了慈善的"五是"和"五不是"。他叫何志平,曾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告诉《南风窗》记者,这是他2011年提交的一份提案,有关方面请他今年再度提交并安排做大会发言,"他们觉得应该在一个广泛的层面介绍出来"。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8)
正与人初识,我总是话语比较寡淡,因而不善于"搞关系",以至于有一次,一位活跃的女同行颇感惊奇地说,你这样的性格不像一个记者呀。事实是,我不但是一个记者,而且自认为是一个还不错的记者。尼采说,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绝不敢以尼采自况,只是说道理类同,"搞关系"在我看来就是一件十足的无意义的事情,有时间不如多读几本好书。日前见一老同事,看上去做生意赚了不少钱,钥匙串上同时挂着奔驰、宝马的遥控器,拿出来摇动给我们看,嘴上大谈"搞  相似文献   

20.
许多读者希望了解本刊各栏目的主持人,这里我就《请跟我来》的两位年轻的主持人向各位简单介绍。第一位是露露小姐,她的《我不要高仓健》相信大家已经看过。第二位便是鄙人陆陆,男性公民。我们隔一个月轮流来主持本栏、由于性别、气质、修养和交往的不同,所主持栏目的内容,风格也应该不一样。诸位如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写信给我们,要是你自己也来一篇《请跟我来》,那就更欢迎了。这期我的三位作者均是大学生,其中《小街拐弯处》的作者不久前告诉我,他鼓动退休在家的父亲开个小吃店,可他老子就是不干。望着他脸上那种捉摸不定的表情,我总怀疑他去小吃店勤工俭学是想偷学点手艺。他在文中却死不承认,只是露了一只马脚:“有那么一天我做了许多读者希望了解本刊各栏目的主持人,这里我就《请跟我来》的两位年轻的主持人向各位简单介绍。第一位是露露小姐,她的《我不要高仓健》相信大家已经看过。第二位便是鄙人陆陆,男性公民。我们隔一个月轮流来主持本栏、由于性别、气质、修养和交往的不同,所主持栏目的内容,风格也应该不一样。诸位如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写信给我们,要是你自己也来一篇《请跟我来》,那就更欢迎了。这期我的三位作者均是大学生,其中《小街拐弯处》的作者不久前告诉我,他鼓动退休在家的父亲开个小吃店,可他老子就是不干。望着他脸上那种捉摸不定的表情,我总怀疑他去小吃店勤工俭学是想偷学点手艺。他在文中却死不承认,只是露了一只马脚:“有那么一天我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