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存在的人力资本质量阶梯和优质劳动力的先行转移,在不给出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刘-费-拉模型所预期的二元经济的一元化转变就不可能出现。改变前述局面的关键条件,是使农村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率大于其人力资本的转移率。为此,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是现阶段农村发展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表现为资源基数大而且供给呈不断增长态势。从目前转移现状看,主要体现以下三特征:劳动力转移以跨省为主,中部地区省内比重提高;转移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文化程度悄然提升;组织化转移程度依然较低,且呈不断下滑的趋势。为此,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及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 ,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现状、特征、绩效与问题 ,提出了通过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致富的对策措施 ,揭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致富最现实、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言,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同时也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的新路子和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蒋桂珍 《理论前沿》2005,(19):34-35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浙江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在近几年间发生了变化,此文以浙江省为例,依据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资料,从产业特点、文化水平、转移范围、身份特点等四个方面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找出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以及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配套体系尚处于一种缺失状态,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并尽可能地为农民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就成为当前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希望能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效转移是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根本问题,它不仅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除城乡壁垒,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然而,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仍然严重存在。要想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分割体制,从而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发展的程度制约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反过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也影响着社会经济自身的发展。就区域发展而言,区域内转移要比区域外转移更能发挥作用。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需要转变。长三角一体化可以解决苏北农业劳动力转移条件的先天不足,而能否实现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史妍嵋  周慧 《理论前沿》2005,(18):11-12
全球服务业的大规模转移引发了新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的显著特征,其态势备受关注,影响将会十分深远。这轮产业转移,对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和优化服务业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刚刚兴起的服务业国际转移,中国要尽快行动起来,充分认识到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并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争取把握机遇,抢得先机,赢得这一场新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2.
有效政府理论与当下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有限政府理论局限于政府规模的有限和政府职能的有限,存在有先天性的缺陷,政府的有效性不来自于其规模大小,而决定于政府与市场的耦合度以及政府与市场衔接是否充分;中国政府的模式选择应是有效政府而不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的构建必须要重塑行政文化、均衡政府功能、重构政府机构、推进政府法治.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论讨论中一些商榷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兴华 《理论前沿》2002,(19):23-24
在劳动价值论讨论中,有多种不同观点,从大的框架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作者认为应该把是否具有价值和是否创造价值区分开来,要按照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本意去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荣欣 《工会论坛》2007,13(4):17-18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劳动关系集中体现的领域。民主管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的重要载体,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努力把职代会制度化建设、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实施厂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段晓光 《理论前沿》2002,(23):31-32
建国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反贫困运动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同样适用劳动改造的特性与功能是有区别的,前者重其本质属性,后者重其作用。在组织劳动改造中,要确实做到尊重和实现罪犯在劳动中应有的各项权利,根据罪犯实际情况安排罪犯劳动,且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对监狱劳动产品实行一定保护。  相似文献   

17.
王倩  汪军 《理论前沿》2005,(19):20-21
金融网络化发展使金融业具备了网络外部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这必将提高金融业市场集中度。然而,金融服务网络化亦会使完全竞争的作用逆转,使垄断向竞争性垄断转化。因此,监管当局应改变“结构——行为——绩效”的范式,接受金融业竞争性垄断格局,反垄断政策只针对具体的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劳动债权在我国破产分配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经过十年的艰苦起草,终于在2006年8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新破产法中对于劳动债权的受偿地位作了新的规定,针对这一变化,笔者通过对学理界各种观点的研究,结合世界各国的立法,对劳动债权在破产分配中的位置与破产费用以及有担保物权的债权的受偿顺序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兼具公法和私法的特征 ,并较多地体现了私法的内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与《合同法》有天然的渊源关系 ,都是以合同的相对意思自治为基础建立的。市场经济下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应注重劳动合同的私法性因素 ,在保持劳动合同特殊性的前提下考虑对《合同法》原理的适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争议的焦点之一.发达国家主张将劳工标准引入WTO,而发展中国家则坚决反对.中国作为WTO的重要成员国,应一方面在国际层面上与发达国家谈判,可以同意将劳工标准纳入WTO规则体系,但需坚决反对劳工标准的西方化;另一方面,应尽快完善国内劳工立法,达到ILO标准的要求,改善中国劳工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