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民事领域中司法和谐的构建和实现有赖于审判实践的发展,有赖于一系列制度、机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设立刑事简易程序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改革我国刑事简易程序,构建刑事简易程序调解模式更有利于契合设立刑事简易程序的立法初衷。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妥协精神、效率价值、对权利的平等保护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几个方面。恢复性司法对刑事简易程序调解模式的构建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仲裁是以契约性为本质特征且兼具准司法性的一种争议解决手段.仲裁的性质决定了司法监督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司法监督的一般特征和内容.从仲裁的发展历史来看仲裁的性质,依据仲裁的性质分析仲裁要不要司法监督--司法监督的必要性,仲裁需要怎样的司法监督--司法监督的一般特征,以及法院如何监督仲裁--司法监督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法律现代化,不仅包括法律制度和法律运作方式的现代化,而且必然内含法律理念的现代化。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执法和守法,都离不开司法理念的导引。本文以法律与道德为视角,来分析建立在社会土壤、经验基础及制度纽带基础上的司法理念对审判行为这一重要诉讼行为的导引及制度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无论是司法语言还是司法行为,以其对实现司法功能的作用而言,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绝对性。而从司法语言和司法行为作为实现司法功能的两种方式来考察,在司法活动中,彼此却总是独立存在。通常,司法行为越小,彼此的独立性越大。  相似文献   

6.
寻衅滋事罪的“公共场所”有广义、狭义之分,面对寻衅滋事罪司法扩大化适用问题,应对本罪中的“公共场所”及该罪司法解释中的“公共秩序”作合理的限制解释。广义的公共场所包含网络公共领域,狭义的公共场所不包含网络公共领域。寻衅滋事罪的“起哄闹事”行为可以发生在广义的公共产所,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仅指狭义公共场所秩序的严重混乱。通过这种限制解释,扭转本罪扩大化适用的境遇。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闻监督与刑事司法的关系一直都不甚乐观,究其本源,乃二者规则不一,加之观念差异,很难达到统一.我国相关立法更是“凤毛麟角”,无法可依、无规则可循,造就了司法实践中二者冲突不断.应当从理论上探讨二者之差异,并在多年司法判例中寻找二者冲突之病因,在借鉴各国现有立法的基础上,解决我国新闻监督与刑事司法长期形成的二元分离状况,真正实现普遍的正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民法院内部职能分工和行政行为公定力效力的缘故,人民法院在运用民事诉讼程序审查行政登记纠纷时会陷入难以有效裁判的困境。在民事诉讼中,考虑到行政登记行为的有效与否依赖于合法性悬而未决的民事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应当以效力待定为由排除行政登记行为的证据效力,并对行政登记纠纷进行独立判断。由此作出的民事裁判应当作为行政机关变更行政登记的依据。只有这样,人民法院才能将及时有效的解决行政登记纠纷,真正实现定分止争。  相似文献   

9.
媒体对个案的报道能够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又能够监督司法,防止司法腐败,媒体有监督司法的权力,但媒体监督司法的权力要有限制,媒体监督刑事司法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万事万物之运行皆有其规律,人之行为亦不例外。行为惯性为人之行为的客观规律。从形式上讲,人之行为倾向于有序化;从理性上讲,人之行为倾向于增加福利。司法审判以“公正”为最高价值取向和实现目标。法官是理性的化身,陪审团是经验的代表,司法独立和审判公开原则源自于行为惯性规律的客观要求。成文法、判例和习惯均为行为惯性规律的客观反映。法官适用法律时应遵循“法不溯及既往”,“遵循先例”,“法无明文规定时依习惯裁判民事纠纷”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刑事审判检察监督的理性发展要以客观公正义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体现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双重价值追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刑事审判监督与指控犯罪、审判独立和自我监督的辨证关系。为此,既要针对刑事审判监督的薄弱环节和盲区拓展权力,也要对现有的成功经验予以强化,还要对某些权力进行必要的规范或限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刑事诉讼领域要求检察机关更加注重社会效果.检察机关在公诉环节引入和实施刑事调解制度,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检察刑事调解模式的构建应在调解的参与者、适用范围、程序设计、配套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在欧洲的分布版图并不均匀,有些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芬兰等国在恢复性司法的研究和实务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推行并不理想。与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比利时的恢复性司法的主要形式是刑事调解。其刑事调解项目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未成年人司法领域开始实践,尔后运用到成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中,最后推及到整个刑事程序并适用于任何案件。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只有非诉监督,但随着抽象行政行为的逐渐增多,非诉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以致抽象行政行为违法实施的现象日趋严重,因此,法院审查抽象行政行为势在必行。宜将纳入诉讼范围的抽象行政行为界定为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且有必要提高相应的法院管辖级别;在国家赔偿方面,应体现“国家被动提供救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调解成为陕甘宁边区民事审判权的主导性运作方式,这是陕甘宁边区民事审判的特色,并且这一特色在很长时期内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在我国,诉讼调解和判决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没有主辅之分,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信力的流失缘起于立法的诸多不足以及与国情脱节的司法技术。就目前来说,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一个切实途径是优化司法调解、提高民众对司法的认同度。而司法调解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偏误,构建一个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优化完善的司法调解系统,必须正确处理司法调解本质的商谈性与干预性、依据的规范性与说理性、程序的自足性与开放性、方式的劝解性和妥协性、结果的强制性与说服性这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里心审判方式是当代中国审判方式的一种类型,在乡镇法庭的审判实践中,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乡土司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而这种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对我国乡土社会的法治化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询问中经常会遇到谈话对象有抵触行为,应对抵触行为产生成因深入细致地探析.如果判断锚误,则司法侦查行为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法律效果,还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本文通过对一个询问案例中抵触行为成因之分析,阐释侦查部门主动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和谐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修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fice)理论的提出及实践,虽然不过三十年,却以其崭新的法治理念和创新的司法模式,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报应性司法或者矫正性司法相对应,修复性司法更加注重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更加强调当事人与社区的参与,更加强调社区及人际关系的和谐。该理论对于修正传统型司法的弊端,顺应和谐型社会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借鉴和吸纳修复性司法的合理内核,反思和矫正传统型司法在实践中的不足,全面推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是当前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基层法院不存在运行专业化合议庭的制度和资源基础,面对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中部某基层法院民一庭推行法官办案专业化分工实践,据此数据统计对比,分析了基层法院推行民事审判专业化分工的成效及不足。在此基础上,论证专业化分工的价值内涵,提出完善民事审判专业化分工的路径:要科学合理均衡分案,完善多样化审理机制;要提升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能力和水平;要加大培训力度,适当进行法官轮岗;要建立完善相适应的审判考核管理评价机制,提高一线法官的办案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