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垄断问题备受关注而具体规制方法尚处于探索之中的情况下,极具挑战性的专利联营反竞争审查问题,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垄断评估与认定中所共同面临的难题.2008年生效的我国《反垄断法》,虽然原则上规定包括以专利联营方式实施的各种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应受”该法规制,但同样未能提供“如何”规制专利联营垄断的具体规则.针对专利联营的自身特点及运行规律,系统构建专利联营反竞争审查的具体分析模式,是推进专利联营领域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该分析模式包括体现专利联营竞争影响特殊性的四个维度:一是以控制专利联营中无效专利为主旨的专利效力审查;二是以控制专利联营中替代性专利为主旨的专利性质审查;三是以控制联营成员间联合限制为主旨的内部行为审查;四是以控制专利联营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主旨的对外许可行为审查.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问题备受关注而法律规制制度尚处在探索之中的背景下,知识产权许可限制的反竞争审查,是目前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垄断认定中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2008年生效的《反垄断法》虽然规定知识产权许可中的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应受"该法规制,但同样未能提供"如何"规制的具体制度规则。以已有反垄断法的制度规则为基础,结合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特殊问题,构建知识产权许可限制反竞争审查的一般分析框架,是有效解决实践中知识产权许可限制的案件纠纷,并及时推动知识产权许可限制反竞争审查走向合理与科学的重要途径。该框架由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确立知识产权许可限制反竞争审查的"竞争损害"标准;二是界定知识产权许可限制涉及的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创新市场;三是选择基于"区别对待"的分析工具和基于"利弊权衡"的四步检验法。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内容竞争中,著作权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资源乃至垄断来源,权利人拒绝其他竞争者寻求许可交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无法进入该市场开展竞争.对此,反垄断法中关键设施理论、新产品标准、杠杆原理以及网络效应等都能够对该问题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与方向指引.但网络市场的多变性、流动性,以及著作权资源作为关键设施的边界界定难题等都给反...  相似文献   

4.
对知识产权拥有合法的垄断地位,很可能促使权利人利用这种地位限制竞争,从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知识产权决不是要授予权利人一项违反反垄断法的特权,相反,知识产权应该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基础设施条款为知识产权人设定了一种义务,即不得拒绝其他主体按照适当的条件使用其基础设施,从而为防止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提供了有效手段,对于防止拒绝交易行为,以及促进市场竞争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拒绝许可是知识产权人合法行使权利的方式之一,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第三人不得任意干涉的合法权利。但是知识产权人如果滥用该权利限制了相关市场的有效竞争,意图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则会引起反垄断法的规制,承担反垄断法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挥了积极的调控作用,如何适用反垄断法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思索的问题。我国对某些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垄断协议给予豁免,对于关系到国民命脉的一些自然垄断、国家垄断和知识产权的垄断给予豁免,但是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反垄断豁免制度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监管不到位,认定标准不够仔细,适用范围的不够清晰。所以,加大监管和审查力度,完善认定标准和适用范围,使豁免制度真正意义上发挥它的最大效果,以此不断完善反垄断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必需设施是反垄断法上规制拒绝交易行为的重要理论,互联网平台的“准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同样需要受到反垄断法规制。现有分析工具在认定平台垄断行为上存在困境,因此需要引入必需设施理论加以回应。要克服该理论存在动态分析不足、标准量化难及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利影响,树立“谦抑适用”的法律理念,可借鉴欧盟“数字守门人”制度加强对超级平台的事前监管,同时坚持该理论的“工具属性”,形成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对竞争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因具有严重的反竞争性而成为反垄断法规制的重要对象。依据行为的性质与目的不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可分为妨碍性滥用和剥削性滥用两大类,此两类滥用行为对竞争产生不同的影响。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看,主要包括掠夺性定价、瓶颈垄断、差别待遇、独家交易、搭售以及支配企业对包括供应商、顾客和最终消费者在内的各种交易相对人索取不合理的垄断暴利高价等;而各类中不同具体形式的滥用行为对竞争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规则,它反的是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状态,它针对的是个别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而不是限制或者取消市场上的竞争。鉴于我国企业平均规模小,竞争力低,我国反垄断法应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价值取向,规范市场秩序,加快企业规模重组,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私权意义上的财产,更是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重要资源,由于知识产权客体固有的可共享性和其法定的垄断权利内涵,在市场运行中,知识产权与竞争领域的相关制度内容发生高度牵连,因此,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市场规制问题也倍受人们关注。本文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层面分析了应予明确保护的知识产权新兴客体,从反垄断法层面归纳了应对知识产权进行适当限制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许可中回授的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许可中的回授,作为知识产权被许可人将其对许可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成果返授给许可人的一种合同安排,对市场竞争具有积极促进和消极阻碍双重作用。因而,富有弹性的合理分析原则和基于“利弊权衡”的三步检验认定方法,便成为各国对回授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共同选择。而明确兼顾回授对竞争正负双重效应的指导思想,确立判断回授竞争危害的合理分析原则以及对具体回授的认定采取三步检验法,则对构建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许可中回授的反垄断控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竞争法是国家规范市场行为 ,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反垄断法应以禁止行政垄断、规范行业垄断、防范一般性垄断为目标。应当明确 ,严重的非法垄断是经济犯罪 ,应设立专门的反垄断机关  相似文献   

1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特点,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激励创新、促进国际间技术流动和完善市场方面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影响就业、产生市场垄断和提高模仿成本等方面的消极后果,目的是为充分发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用,必须在提高技术发展和吸收能力、促进市场竞争、完善反垄断法等几方面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知识产权所蕴含的价值越来越大,知识产权极易遭受到不法侵害,应怎样保护知识产权,侵权后如何赔偿,是侵权行为法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也是当前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难点。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知识产权的侵权构成要件及损害赔偿范围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的设定与行使既促进竞争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在限制竞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进竞争。在知识产权领域,本身也存在反竞争行为,具体可分为可容忍的反竞争行为和应受管制的反竞争行为。对于知识产权滥用导致的反竞争行为应受到知识产权法自身规范、民法基本原则以及竞争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主研发较弱、国外知识产权技术竞争优势明显,但却又不得不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情势下,惟有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才能抵御国外知识产权对我国经济的钳制。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法对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伪造产地、侵犯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的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能从保护权利人专用权出发禁止侵权,而对保护权利主体的竞争优势、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则显得力不从心。竞争法应担负起规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任,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中,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法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目标上的一致性,又存在着在实施过程中的冲突。本文拟从市场支配力的角度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市场支配力中的相关市场进行界定,然后再分析知识产权与市场支配力间的关系演化,最后分析了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力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希望通过这个角度的分析来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滥用导致的两类垄断行为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产权进入贸易领域,知识产权滥用所导致的垄断行为日益严重,在知识产权领域惩治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反垄断法律制度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本文采取比较研究和例证分析研究等方法对知识产权滥用所导致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联合限制竞争两类垄断行为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和法学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讨论民法中的公示原则的意义时,学界大都强调其在物权变动和维护交易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对公示原则在排他性财产权法律构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似乎不足。事实上,物权、少数具有排他性的债权以及知识产权的构造均体现和贯彻了公示原则。将公示原则定位为排他性财产权构造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利于我们在认识和掌握排他性财产权构造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完善现有财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