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五小干部”,是指那些自称不犯大错误,只是喜欢喝点酒、打个牌、偶尔用公款跳个舞、到下属单位报销小件物品发票、利用领导关系或经办权搞一点以权谋私小动作的一般干部。这些干部的所作所为不像一些大贪官那样引人注目,产生的腐败后果也没有那么明显,群众的反映也不那么强烈,纪检部门也往往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加以追究,顶多是在作风整顿时对事不对人笼而统之地敲敲警钟。但是“五小干部”的危害却不容忽视,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五小干部”可以说是滋生大腐败的土壤。凡质变都是由量变引发的。透过许多案例,人们不难发现,许…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这是众日皆碑的事实。但是,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支流,就当前来说,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五小干部”现象就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所谓“五小干部”是指那些大错误不犯,只是喜欢喝点小酒、打个小牌、偶尔用公款跳个小舞、到下属单位报销一点小件物品发票、利用领导关系或经办权搞一点以权谋私小动作的干部。这些干部所作所为由于仅局限在“小”字上,不像大的贪污受贿分子那样引人注目,都是“小来小去”,群众反映也不那么强烈,纪检部门也不便追究,因此这些“五小干部”常常是“优哉游哉,聊…  相似文献   

3.
孟庆荣 《党课》2009,(5):72-75
曾经有媒体这样采访普通群众:“假如你有权,你会不会腐败?”没想到大多数人的回答竟然是,“我可不是圣人,那是说不准的事,说不定我也可能成为腐败分子”“大腐败可能不会搞,小腐败也会弄一点,吃点、喝点、捞点算什么啊”“先捞他一笔,弄他个无后顾之忧”“你捞我也捞,大家一起捞,法不责众”“周围的人都腐败,你不腐败行吗?  相似文献   

4.
所谓"五小",指的是有些一般干部自称不犯大错误,只是喜欢喝点儿小酒儿、打个小牌儿、偶尔用公款跳个小舞儿、到下属单位报销小件物品发票、利用领导关系或经办权搞点儿以权谋私的小动作.因为这些干部的所作所为不像贪官那样受人注目,产生的腐败后果不像贪官那么明显,纪检部门也往往没有那么多精力加以追究,顶多是在作风整顿时对事不对人笼而统之地批评一下,久而久之,人们对此也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5.
热词     
“两手干部”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落马官员中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中有的资历学历不浅、政绩业绩不菲、功劳苦劳不少,干工作有一手,工作实绩很突出;但在搞腐败上也有一手,身手不凡,贪污腐败也不差。这种“工作上有一套、腐败上也有高招”的贪腐干部被称为“两手干部”。  相似文献   

6.
也谈多与少     
在数学概念上,“多”与“少”实在再清楚不过了,如清水煮萝卜,小葱拌豆腐。相对地说,“多”肯定影响就大;“少”影响必然会小。但在某些领域中“多”与“少”的概念却并非如此。时下,一谈到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一部分”、“一小部分”,甚至是“极个别的人”。乍一听,这样少的范围,这样小的群体搞消极腐败,搞不正之风,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这里所说的“少”的概念不可小视,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一番。搞腐败、搞不正之风的人是少数,此话不假;但凡是搞腐败和不正之风的人,大都又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或国家执法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和平区统计局坚持用小创新、小改进突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自去年5月启动的“五小课堂”方案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小体量承载大内容。“五小课堂”具体是指党建、法治、统计、文明、廉政5个小课堂,即党员干部每天利用晨读10分钟,学习其中一方面课程,每周循环。虽然受时间所限,每次课程的体量都不大,但胜在选材丰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论“捞名”     
北某县原县委书记刘欣年经常在大庭厂众之中鼓吹“三个一点点”:“你送我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活脱脱一副贪官嘴脸。但现在像他这样不注意名声的“傻冒”贪官已不多见,大多数贪官在捞财之外更注重捞名了。比如,他们鼓吹的不是搞腐败的理论而是反腐败的“经验”。江苏某市原市委书记刑党婴在一次市委民主  相似文献   

9.
选拔任用干部上的腐败,其具体表现是:有的不顾党的原则,搞权钱交易,受贿卖官;有的不坚持用人标准,不搞五湖四海,“以人划线”或“以地域划线”,凭个人好恶、恩怨、亲疏、关系取人;有的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置干部政策规定于不顾,因人设事,因人设职;有的不按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办事,推荐干部不走群众路线,仓促委任或搞“临时动议”。  相似文献   

10.
沈泉涌 《共产党人》2006,(10):35-37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有的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他们将“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一、领导率先垂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通山城乡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语:“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可见干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常说校长是教师的楷模,学校领导应树立服务意识,甘做师生公仆。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开展领导班子建设大讨论。在学校领导班子中实施“15”工程,即“一个明确”和“五个一点”:明确不干事的干部是群众不欢迎的,是组织不允许的,是历史不留名的;改革中胆子要大一点,在工作中责任心要强一点,在学习实践中要勤一点,为顾全大局对同志要诚一点,对个人  相似文献   

12.
唐剑锋 《实践》2007,(6):47-48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因“蚁穴”小节毁掉的领导干部,每年都会有一些人。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省召开的省纪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说:“有的干部信奉吃点喝点、玩点乐点是人之常情,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宽容、原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让他们慢慢放松自我约束,在‘温水’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这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13.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1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这一点恐怕所有党员、干部都很清楚。可是在如何履行党的宗旨上,党员与党员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为群众服务的宣言里,夹杂进了沽名钓誉的私货。毋庸置疑,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怕“路边工程”,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干部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争个“好名声”,专在路边下功夫。今天搞这个现场,明天抓那个示范。殊不知,轰轰烈烈抓示范,冷冷清清搞收获。有的农民埋怨说:“干部要名气,我们活受罪。”又如,有些地方的干…  相似文献   

15.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有关机构评出的“2002十大反腐新闻”中,在“市民关注的国内社会热点问题”中,对“廉政建设”问题的关注度首次跌出了前五位。相反,由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重新审查干部学历,严肃查处“文凭腐败”的举措,却赫然列入反腐十大新闻。在去年的“两会”上,“文凭腐败”、“学术腐败”同“三农”问题、安全生产、会计诚信、民工问题一起,成为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几大焦点问题之一。“文凭腐败”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热点问题。“文凭腐败”关系到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而不是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点精选     
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太多  (摘自《人民日报》) 经济学家樊纲在《经济月刊》上撰文说,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太多。所谓腐败,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这种“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当然首先与“用人体制”相关。如果现实一点,即使不说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私的,也总得承认生活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有私心”的,一有机会就要以权谋私。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那些私心较少、愿意为了公利而勤奋工作的人选出来去“当官”,掌握“公权”,而不是提拔那些蝇营狗苟之…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这是...  相似文献   

18.
任建明 《廉政瞭望》2009,(10):30-31
把“小金库”界定为集体腐败,并将“集体腐败入刑”是不妥当的,甚至会导致集体代个人受过、最后人人无过的问题。因此,既要加大惩治的效力,也要搞准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原省委副秘书长、白山市委书记王纯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而恰恰是,这名腐败干部长期以来却被人们当成“好干部”。随着“好干部”一点点露出“原形”,这一现象也给人们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它提出了新时期干部管理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亚盛 《党建文汇》2004,(5):30-30
吉林省原省委副秘书长、白山市委书记王纯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而恰恰是这名腐败干部却长期以来被人们当成“好干部”。随着“好干部”一点点露出“原形”,这一现象也给人们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