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用卡交易中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在中国已有18年的历史,尽管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转速度的加快,信用卡作为一种先进的支付工具的优越性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制信用卡业务,发生信用卡纠纷时,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的真正利益得不到保护。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creditcard)是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发给用户(包括单位和个人)用于购买商品、取得服务或者提取现金的信用凭证。信用卡的基本含义是“信用”,以此凭证,持卡人就可以在暂不支付现金的情况下先得到一定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消费活动,在以后的一定时间内再补足所欠款项,目前,我国法律界对它的研究还不多。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一、信用卡交易之法律性质从法律上讲,信用卡交易包含三个环节:持卡人持卡消费,发卡机构向特约商户付款,持卡人向发卡机构还款。由此形成三方面的关系:持卡人与特约商户之间的关系,发卡机构与…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信用卡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信用卡风险管理措施一般有风险的回避、风险的预防、风险的分散转移和风险的事后补偿等.我国监管部门应该借鉴国外的制度并使之本土化,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金融安全作为信用卡制度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关联信用卡交易中.银行和消费者负担各种风险。如果不对处于法律漩涡中的消费者和银行予以特殊保护,则不利于保护公民经济民主权利和现代金融安全,也不利于我国消费信用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用卡诈骗罪的刑法适用存在众多的理论争议。借记卡属于信用卡范畴,信用卡诈骗罪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单位实施本罪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应以共同犯罪处理。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主要有: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信用卡的恶意透支。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诈骗罪逐渐成为高发的金融犯罪。建议根据登记持卡人和实际持卡人不一致的具体情况,确定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主体,谨慎推定持卡的人非法占有的目的,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统一对催收要件行为认定和时间计算的认识,完善对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论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查须把握以下环节:围绕涉案信用卡和ATM机开展调查布控;根据作案手段确定侦查范围:围绕犯罪嫌疑人遗留信息开展侦查;及时串并案件,丰富破案线索;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完善证据链条。  相似文献   

7.
以伪造空白信用卡解释为伪造信用卡的方式将伪造空白信用卡的行为入罪并不妥当.未来立法对于伪造空白信用卡以及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等相关行为,应当以类似于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方式入罪.  相似文献   

8.
试论信用卡诈骗罪及其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是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组织的资信状况,按照信用合同签发给用户的一种特殊信用凭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利用信用卡进行的诈骗犯罪也日趋增多。从信用卡诈骗的主要形式着手进行分析,希望就如何正确分析、审理信用卡犯罪案件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9.
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诈骗罪是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的诈骗犯罪。从信用卡诈骗罪的适用范围入手,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犯罪司法实践中的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盗窃、盗划信用卡行为的定罪做了区分。  相似文献   

10.
恶意透支型犯罪不具有诈骗罪特征,应当将其从信用卡诈骗罪中析出,单独规定为滥用信用卡罪。对恶意透支型犯罪构成要件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信用卡诈骗罪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用卡的发展与普及 ,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已是不可避免。文章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及类型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对当前立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我国现行刑法对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是目前关于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信用卡消费者的隐私权是在传统隐私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财产属性,因而极易受到侵犯.20世纪以来,各国不断通过立法加强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近年来,我国信用卡消费者隐私权受侵犯的状况时有发生,但是,目前我国在对信用卡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借鉴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对信用卡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信用卡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4.
变造的信用卡实质上就是伪造的信用卡."他人的信用卡"理应是他人真实有效的信用卡,具体包括他人中领的合法有效的真卡与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身份证明"并非仅指表明特定主体身份的证件或材料,还包括具有证明信用卡申请人真实身份并具有相应资信情况的相关证件和材料.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实践中,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还存在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捡拾他人信用卡后通过自动取款机取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抢劫、抢夺、诈骗他人信用卡并且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冒用对象是否包括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三个疑难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原系两种泾渭分明的犯罪,由于信用卡的特殊性,即必须通过机器才能识别、使用,理论界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问题广存争议。实际上,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定性为属于刑法196条第2款第3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学界对信用卡诈骗罪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但就该罪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言,也仍存在不少分歧。就该罪概念的界定、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等方面存在着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用卡诈骗犯罪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诈骗犯罪 ,在具体认定中涉及的争议问题很多 ,本文对伪造信用卡并使用、保证人履行了担保责任持卡人恶意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使用涂改卡诈骗财物 ,以及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等行为的定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拥有信用卡逐渐成为很普遍的现象,甚至一人拥有多卡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信用卡诈骗行为的数量也逐年升高,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诈骗罪相关问题的争论也较多。本文仅以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型”信用卡诈骗角度出发,就司法实践中胃用信用卡的相关问题,结合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在刑法学界存在着较多的争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的定性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刑法中并没有对此予以硬性规定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