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由来及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长河眺望未来的时候,我们清晰地看到:信息化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它们将以无比伟大的历史力量把人类带进辉煌的ZI世纪,带进一个崭新的经...  相似文献   

2.
刘一曙 《世纪行》2006,(10):41-41
爱国主义是民族之魂,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她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了无数动人心魄的史诗。这种爱,体现着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祖国的治乱和兴衰,与个人的安危荣辱是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原则。因此,热爱祖国的思想行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具有其深刻的道德意义的。诚如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会上所指出的: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来了。当我们从日历上掀开 2001年元旦的红盖头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由衷的兴奋和激动。二十世纪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以网络科技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中国发生辛亥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十世纪的伟大也来源于深重灾难的磨炼:且不说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单就中国来说,一百年前我们遭受了“八国联军”的践踏,而后又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谁领导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的 ?是伟大、光荣、…  相似文献   

4.
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安诺德·汤恩比说过,在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中,中国的文化是唯一以了L于人道主义学说为准贝11,目的在于建立人类的大团结,以消灭战争的文化。中国人从很早时期开始就怀有“太平盛世”的崇高理想。在人类历史上也有过很多圣贤和精神领袖曾经梦想一个美好的和平与和睦时代。在本文中,我将就两类圣贤对未来黄金时代的理想加以比较:一类是以希伯来先知们为主的犹太族系,另一类就是中国的圣哲。希伯来先知们在“旧约全书”中曾预言在建立起一个世界文化之后,将会有一个未来的黄金时代。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在“以赛亚…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永远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产生于他那个特定的年代,又给了他那个特定的时代以深  相似文献   

6.
《人间正道》精要观点摘编90年奋斗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超越这一切,即只有超越中国传统文明、马克思的理论、人类现代化的经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发展、超越中国传统文明和马克思的理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但在近代落伍了。从文化上看,则是由于旧的传统文化不能应对现代挑战所致。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文化成就之一,就是革了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 《台声》2011,(11):15-16
同志们,朋友们: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 《世纪行》2011,(10):2-3
同志们。朋友们: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朋友们: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全国人民将隆重纪念这个日子的到来。孙中山先生生前以毕生精力,投入到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民主革命活动中。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称他为“伟大的革命家”,赞扬他“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政府的压迫,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百折不挠,再接再厉……。”孙中山先生“正确地寻找‘复兴’中国的道路”,他高举三民主义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骄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骄傲,邓小平更曾宣示说,中国人民要世世代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而这就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屈服”的民族精神、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文明,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遇到诸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影响乃至危及人类未来的社会问题。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正在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本期,我们以可持续发展为题,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指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步时期,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某些尖锐矛盾,譬如…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  相似文献   

14.
基本精神之二———物我一体,人天同构的“天人合一”精神把人与社会、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坚持以“天人合一”整体趋同思维,这是中国思想文化表现出的又一基本精神。我们的先人认为人类的自身的存在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大自然...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最终在科索沃战争的炮火中关上了大门。进入新千年,新世纪。中国的复兴和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我们满怀希望,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如何考虑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面临怎样的安全环境?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创造和维护一个有利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就这些问题,本刊特请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陈忠经先生、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阎学通先生、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林利民先生、方华女士撰文做了论述。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展望二十一世纪初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统一战线》2011,(5):22-22
日前,在中共成都市委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座谈会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指出,只要认真学习历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可以说,这在人类发展史上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具有重大价值的伟大探索和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造就了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民族;六十载共和国征程,抒写了一部民族史上最绚丽的篇章。十月,这个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六十岁的华诞。仅仅一个甲子,中国就从一个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旧中国发展成了一个民主、富强、文明的新中国。中国的国力从来不曾如此强大,百姓的生活从来不曾如此富足,亿万人民的精神面貌从来不曾如此昂扬奋发。共和国60年辉煌历程和光辉业绩,铸就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丰碑。  相似文献   

18.
必须站在党法党规高度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穆芳霞我们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从来就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我党70多年的伟大历程中,所有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民主集中制息息相关,因而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祖国统一想思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辛亥革命85周年王永远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革命的先行者,他的祖国统一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纪念辛亥革命85周年之际,学习孙中山先生的祖国统一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孙中山先生指出:...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萧军     
萧军、萧红送给鲁迅先生的第一张照片──1934年摄于哈尔滨。无求无惧寸心声,岁月迢遥四十年!镂骨恩情一若昔,临渊思训体犹寒!啮金有口随销际,折款沉沙战未阑。待得黄泉拜见日,敢将赤胆奉尊前。这七律,是老作家萧军“悼鲁迅先师”中的一首,写于鲁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的当夜──1976年10月19日,这是“十年浩劫”进入“尾声”的时候。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一开始就说道:“一个人要做到伟大,不要装成‘伟大’!”几十年来,“鲁迅”这响亮的名字始终受到人民拥戴的原因,也正在于此。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