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分别制定和实施了“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以及“单边主义”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的提出是美国国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美国的这三大国际战略也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林霞 《党史博采》2005,(6):110-114
美国的对华总战略是“接触战略“.在这一战略的统领下,美国制定了各种具体战略,其中人权战略是最重要的次战略.美国的人权战略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安全.如果美国的人权战略得逞,中国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将会解体,政治、社会将陷入严重动乱,国家结构也将因此走向解体.因此,要充分认识美国人权战略对中国的危害性,制定相应的对策,粉碎美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企图.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的两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江 《唯实》2004,(1):45-49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最初采取了面向西方的外交政策 ,但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没有因此而对俄罗斯的利益给予重视 ,俄罗斯对自己的外交战略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先是提出了大国复兴的战略 ,这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关系更趋复杂化。经过对国家实力和世界格局的重新估计 ,“9·1 1”事件以后 ,俄罗斯的外交战略转向“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 ,这给俄罗斯外交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阿富汗战略”不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在华盛顿,人们谈论更多的是“阿富巴基”战略——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一并考虑的战略。奥巴马的“阿富巴基”战略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在这一地区派遣更多士兵、提供更多资金、建设更多学校、运送更多炸弹、控制更多街道,再加上同“温和派”谈判。奥巴马认为,在“阿富巴基”战略中,美国必须获胜,如果西方撤退,阿富汗就会重新落入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之手,甚至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都有可能被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掌控,那对美国来说将是末日来临般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国际战略重心几经调整,依次经历了北约“东扩”、“反恐”战争、“亚太再平衡”三个阶段.当前,奥巴马政府之所以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因应中国和东亚在世界权力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希望不断扩大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来制衡中国崛起.然而,“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未如前两次调整一样快速推进,当前已呈现出迟滞性特点,并且该特点将可能长期化.究其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地区战略与资源调配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各地区战略之间相互掣肘;而其实质原因,是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作祟,据此拟定的战略目标远高于其实力,也悖离了新时代世界和平需要大国加强合作的要求.美国对华政策应该摒弃冷战遗留下来的围堵思维,正视中国的崛起现实,并与中国等大国一道,以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塑造国际新秩序,方可共筑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6.
金灿荣  戴维来 《党建》2012,(6):60-63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也是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政策。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要“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美国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一直在不断调整防务政策,以便应付国际安全形势的新挑战,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最近,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年度防务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防范—威慑—击败”三位一体的防务新理论,将其作为处理冷战后安全危机的指导原则。这是美国政府对传统的以威慑为核心的防务战略的重大修改。这一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将“防范性防务”,即“防止对美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变为全面爆发的现实威胁”,置于新时期防务战略的首要地位,从而改变了冷战时期主要依赖核威慑来对付现实威胁的防务战略。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对直辖十周年的重庆作出了新的“三大定位”。其一,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这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其二,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这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其三,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是对重庆在全国直辖市中的特点与历史任务的进一步明确。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对的战略响应抓住了实现“三大定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国军队曾先后两次跨出国门支援友好领邦,分别是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所不同的是,抗美援朝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开较量;而抗美援越则是在极为保密的前提下,中国军队以秘密方式跨出国门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那么,当时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抗美援朝那样,公开进行“抗美援越”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决定的。胡志明求援1954年7月《日内瓦宣言》发表后,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然而,美国却趁法国军队撤出越南之机进占了越南南方。随即,美国发动了“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所谓“特种战争”,企图把南越作为进犯越南北方和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战略要地,从而对新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并实现美国控制亚洲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0.
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 ,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 ,以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 ,美国主导发动了这场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推行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美帝国在为其“长治久安”种试验田、唱样板戏。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 2 1世纪前半叶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走向。一、伊战是美国“整合中东”战略的“试验田”美国发动伊战不是孤立事件 ,而是早有预谋的 ,是美国中东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 )新安全战略是美国调整中东战略的根据。9·11事件让美国发现反美情绪在阿…  相似文献   

11.
刘卫东 《唯实》2015,(5):88-91
美国再平衡战略中的中国和日本再平衡战略致力于提升美国的影响力,这必然会触及美国在亚洲的相对地位及其对中、日这两个"亚洲超级大国"的再定位,其结果决定了再平衡战略将如何实施。美国对中国重在防范。中国无疑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关注重点。但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宣布要将美国60%的海军军力部署在亚洲地区,还专门谈及要发展反击所谓拒止战略的能力;美国国防部则公开提出"海空一体战"以应对"中国和伊朗"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13.
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指出,湖北“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坚持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目标.这就明确了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基调.即推进“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十二五”时期“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将具有哪些新的内涵?如何推进?这些问题是当前急切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刘霏 《学习月刊》2016,(5):30-31
美国军事学家马汉表示,“得海权者得天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21世纪将在印度洋上决定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总统的支持下,海权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美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实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21世纪后,印度洋的战略价值愈益凸显。一旦美国的“印太战略”、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与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在印度洋区域发生触碰,印度洋就有可能成为“冲突之洋”。因此,在印度洋战略竞争中,印度加紧强化“东向”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是内部需求和外部诉求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苏北 《党建文汇》2002,(14):14-15
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美国未来的主要“战略对手”。随着美国地缘战略棋子的移动,更广泛的调兵谴将在亚洲这张硕大无比的棋盘上进行,日本、印度同时也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上将“押宝”,逼出“近快战法”奇招第一架U-2飞机被中国空军击落后,华府和台北极力遮掩事实真相,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甚至宣称:“美国将不同意中华民国采购新的U-2飞机,以补充在中国大陆上空被击落的一架。”事实证明,这是美国为欺骗世界舆论而撒的一个天大谎言。1962年12月20日,又有两架U-2型飞机由美国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湖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进程的主题.这标志着省九次党代会以来.“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从2009年开始.湖北将进入“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加速推进阶段.进入“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上台已经一年有余,这期间应当说中美关系经受了考验。特别是布什片面放弃克林顿时期与中国建立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框架,改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尽管在APEC会议后又改称为“坦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但种种举动仍令人生疑。同时提出了“围堵性接触战略”,即“围堵中国”的地缘战略。布什政府为什么要围堵中国呢?又是怎样围堵中国的呢? 一、遏制中国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国家利益》报告中事关最高层次的国家利益——“生命攸关的利益”有五项,其中第二项是“防止在欧洲或亚洲出现一个敌对的霸权国家”。布热津斯基认为:欧亚大陆对美国最具地缘战略重要性。这片大陆既决定着世界今后的稳定与繁荣,又是决定美  相似文献   

19.
苏江丽 《探索》2011,(5):165-169
“前沿部署外交”,是美国目前及未来在亚太地区应对中国崛起、发挥领导权并深化美国亚太利益的战略机制,是美国政府在作为“第四政府部门”的美国思想库的研究报告基础上形成的外交战略。从美国“前沿部署外交”政策采纳系列研究报告《美国在亚洲角色》中提出的建议等情况,可看出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研究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危机意识,以及能为决策者提供即时性的政策研究,这对我国思想库的研究能力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依托力量,这既提升了东盟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地位,但也对东盟造成了重大压力。一方面,东盟担心其在地区机制构建中的“中心地位”可能被弱化以及在中美战略竞争中被迫选边的战略困境;另一方面,东盟也希望借重于美国印太战略来抬升其作为重要合作方的战略价值。《东盟印太展望》是在这种复杂认知背景下的政策反应。本文主要就东盟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复杂认知以及作为此种认知的政策反应——《东盟印太展望》做出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