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最终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为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他回答了涉及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且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3.
纳雪沙 《前沿》2012,(3):63-66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的开创者,他对价值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他对价值的内涵、价值的层次、价值的标准、人的价值以及哲学价值观的核心等问题作了初步探索。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混乱,张先生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在对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义利统一”“理欲统一”“德力俱足”的现代新型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5.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认清中国基本国情、提高理论创新能力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问题,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主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特历史地位,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着鼓舞作用,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教授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公元后的一千四百年的过程中一直比西方先进,重要原因是中国拥有比西方文化完美得多的悠久文化。李约瑟教授在他的《天朝的技术与思想》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文化在五个方面为世界科学思想形成作出了贡献。 (一>中国社会重视伦理观念,中国人不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也不把自然科学看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所以,中国的“科学之王”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物理学,而是历史学。 <二>中国的伦理观是基于“性善”的信念。“为人民服务”这句当代中国名言,最明确地表  相似文献   

7.
石峻(1916-1999),中国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1916年生于湖南零陵(今永州市)。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任教。1948年调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兼任图书馆主任。1952年回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研究生导师),1955年调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筹建哲学系工作。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首批中国哲学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生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副会长,《中国哲学史研究》主…  相似文献   

8.
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早期所出现的理论疑难是张岱年坚持"新唯物论"、发展"新唯物论"的思想起点。通过对教条主义和旧唯物论的批判,张先生强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面向本民族的社会现实,而且要从经验性的推断跃迁至概念性的反思。在他看来,争取民族独立与推行社会改造的复杂和艰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绝不能以平面化的方式展开。从培育革命主体以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精神家园以彰显社会主义理想性的角度出发,张岱年提出了重建中国哲学精神的重要性,并由此开启了与艾思奇等人既相互促进、又彼此补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路。  相似文献   

9.
专门论述李长傅先生对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贡献,不仅可以深化对李长傅先生学术成果的研究,而且有助从源头上把握华侨华人研究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姚满林 《前沿》2013,(19):4-7
文化问题是毛泽东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领导并积极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变革,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提出了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因此,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作为较早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者之一,张申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不但提出了建立融中、西、马于一体的三流合一的哲学理论,而且运用大客观主义和具体相对论的方法建构三流合一的哲学体系。张申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既有理论贡献,也有不足之处。其理论贡献和不足之处对于我们当今如何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三胜 《长白学刊》2007,(1):144-148
江泽民提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阐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提升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深化了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课题,实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先进文化选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李建平 《当代广西》2005,(17):61-6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反抗外敌侵略的惟一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她既是一个民族面临危亡的可怕灾难,又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生的圣洁洗礼。无数辉煌,诞生于这场伟大的战争之中。是抗日战争,锻造了领导中国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抗日战争,造就了人民子弟兵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是抗日战争,催生了代表人民民主权力的新中国政府的成长;是抗日战争,打造了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浑厚与辉煌。抗日战争对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功勋卓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有层次的有结构的整体系统。它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层次。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试图对世纪伟人邓小平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作出简要评述。一、确定了物质文化建设的优先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世界古老民族文化之林,那些曾经一度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几乎全部暗淡下来,只有中国的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虽饱经忧患,历经苍桑,却仍然如薪传火,连绵不绝。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它不容置疑的成就和优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它致命的缺陷和不足。其中之一便是…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和世界文化格局的巨人,邓小平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邓小平理论的“中国特性”正反映了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肉联系。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根本意义上说,是要使中国历史从传统社会的文化背景中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自我变革与发展。在把中国推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正确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正负面效应;二、确立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论原则;三、邓小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观点,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文化理论的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跨世纪的指导作用。一邓小平理论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之中,它表现为邓小平理论在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仝保勇 《传承》2012,(10):66-67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胜利,其贡献体现在:孕育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铸造了长征精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和宣传活动;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不朽的红色圣地。长征的胜利既昭示来者,又启迪后人。  相似文献   

17.
18.
王向清 《求索》2007,(1):144-146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阐释中国传统哲学是冯契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另一重大贡献。他阐明了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泉;注重从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立场把握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侨批是广东、福建等侨乡在近代以来形成的最重要的侨乡文书之一,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是最早深入研究侨批的少数学者之一。1990年代以来,饶宗颐先生十分关注和重视侨批的挖掘与研究,提出了"侨批的价值与徽州文书相等"的观点。他以崇高的学术声望推动了各界更加重视侨批的征集、保护和研究工作;他积极支持侨批申遗工作,为侨批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真理观、价值观及唯物史观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着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