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之间为方便耕种和管理的需要,对各自承包的土地进行的交换。它是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相互间对承包经营权进行的调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3,(11):22-23
【核心提示】 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农民不仅可以获得财产性收入,还可向本地或外地的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转移的稳定性,从而弱化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少外出打工、弃耕撂荒的农民纷纷回乡种田,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但是一些地方也由此出现了土地承包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主要原因在于农户之间在互换、转包和转让承包土地中,法律意识淡薄,存在诸多隐患:一是形式要件不完备,多是口头协商,容易发生纠纷;二是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出现争议后,责任难认定;三是随意性较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农村大力宣传《土地承包法》,既提倡土地承包权的合理流转,又教育农民合法、有序地流转,完善法律程序和形式要件,尽量采取书面形…  相似文献   

4.
何伟明 《新东方》2009,(5):49-5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一规定出台的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农业乃立国之本,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否,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笔者试对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几种土地制度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发掘其对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富川瑶族自治县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租赁、转包、互换、标包、入股经营等方式,对宜林宜果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昔日的荒山、荒沟、荒丘、荒地等“四荒”土地流出了金,淌出了银,瑶乡处处尽现果香景美新农村。据统计,全县共有22万亩土地实现土地经营权有效整合,农户每年获得土地整合效益上千万元,其中近2万转出土地的农民通过打工,实现年人均收入超3000元。土地通过整合实现农业规模开发,仅水果种植面积就达24.8万亩。  相似文献   

6.
法眼天下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6-116
农民互换土地,非得备案吗 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次会议完善了土地承包流转市场形成机制。这是中央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10月20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8,(21):6-7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10.
李勇 《现代领导》2009,(7):22-2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案情】1993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协合村那定村民小组覃忠会与同村六律村民小组韦欢的父亲,经协商互换了同等面积的承包地。韦欢父亲将自家位于那定桥头的一宗承包地换给覃忠会后,覃忠会即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一间砖瓦结构房屋。  相似文献   

12.
金融互换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互换是在汇率浮动与利率波动的背景下,因规避风险的需求、银行的推动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并发展的。但是,随着金融创新不断呈现,互换技术的更新和市场的变化,金融互换业务又给市场参与者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金融互换又造成了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成绩单】"十二五"期间,我区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先后在435个乡镇开展试点,累计完成1390万亩承包地确权。土地有了"身份证",农民吃下"定心丸",承包经营权实现了规范顺畅流转,全区涌现出土地互换流转的"龙州模式"、连片流转开发的"富川模式"、集体股份合作的"横县朝南村模式"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纷纷涌现,全区连片承租农户承包地50亩以上的企业或大户  相似文献   

14.
陈永峰 《前沿》2010,(19):75-77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和利益,是农民维持生存的最低的生活保障。而现今,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对于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很不到位,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所以急需我们对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研究,以更好的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本文拟从经济法的角度对我国现今土地制度的现状和缺陷进行评析,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6,(3)
在经济金融全球深化、国际资本频繁大规模流动,以及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宏观背景下,2014年中俄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开放外交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国际战略相对接和融合的重要举措。中俄货币互换不仅能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深化、提高共同抵御经济危机的信心和能力、稳定金融市场、降低汇率风险,而且有利于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提高国际地位与实力。中国在未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时应注意提高货币互换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注意并管理货币互换协议存在的风险,关注和提高政策沟通的必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廷才 《人大论坛》2012,(11):24-24
赵某和周某系瓮安县银盏镇同一村民小组的农户,为了方便生产,双方经协商,于2005年签订了换田协议,约定赵某位于珠藏桥的2.3亩与周某位于筲箕湾的2.3亩水田互换。双方在互换性协议中特别注明:以后有转让或任何公私变化,各自负责,概不后悔。双方换田后各自依约对所换的田地进行了耕种。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突出矛盾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关键又涉及农民对土地的权益。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已成为当前解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率互换产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正式启动。利率互换产品虽然具有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利率风险、解决资产负债匹配问题的发展前景。但是利率互换毕竟是一种新产品,国内的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利率互换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刘颖  王希俊 《求索》2013,(2):42-44
信用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伴随着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双重演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环境日益复杂。需要寻求积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调整风险头寸。信用违约互换通过对信用风险进行剥离、重构、定价和转移。从而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的避险原理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中面临的障碍.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掀起了大规模货帀互换合作的浪潮。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但伴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和扩散,我国中央银行加快了与世界各国货币互换合作的步伐,其目的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