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本刊創刊四十週年。在我們第一期雜誌裹已用了大量篇幅刊發各界知名人士及讀者的题詞、贈畫、賀信和紀念文章;以及本刊名譽總編輯愛潑斯坦為《今日中國》創刊四十週年而撰寫的紀念文章《四十正當年》,拉開了本刊四十歲生日庆祝活動的序幕。二月二十九日,慶祝活動達到了高潮。是日,雜誌社在北京政協禮堂舉行了創刊四十週年招待會,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前外長、中國福利  相似文献   

2.
寫這篇紀念《中國建設》創刊三十五週年的文章,真感到有點難於下筆。原因是,在本刊三十歲生日的時候,我已就其所走過的歷程作過一番比較詳細的回顧。再者,從最近所進行的調查來看,我們的許多訂戶都已訂閱五年以上,而且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又都把歷年所訂的雜誌保留了下來x者如此厚愛本刊,着实暖人胸臆。但同時也提醒了我:“炒冷飯”是不行的。那麼,有些什麼新的東西可談呢?在過去五  相似文献   

3.
瞭解與友誼     
本期出版之時,恰值本刊創辦四十週年。為此,我們除報道當代中國進入九十年代的新進展及人們生活的新變化之外,還刊發了各界知名人士祝賀的題詞、畫家誌慶的作品和各國朋友、老讀者的賀信與紀念文章。對海內外朋友的這種熱情支持,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自宋慶齡先生(孫中山夫人)於一九五二年初創辦本刊以來,四十年间,我們通過具體報道新中國各方面的變化,為增進各國人民與中國人民的瞭解與友誼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當我們回顧這四十年發展的歷程時,首先想到的是海內外朋友和廣大讀者對雜誌的大力支持。 讀者來信說:“每月收到你們新出版的雜誌是生活中的一件樂趣。”而對我們來說,每天從郵局收到各國讀者的來信也是很大的樂趣,因為這些信件帶來了千家萬戶的友情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國建設》雜誌社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學行活動,慶祝本刊西班牙文版創刊三十週年。本社社長兼總編輯孟紀青在講話中指出:“本刊一九五二年由宋慶龄創辦後,一九六〇年刊出的西班牙文版是繼英文版之後我刊第二個文版。這之後,又先後創  相似文献   

5.
《神州學人》(雙月刊)是中國一份具有權威性的留學生雜誌,至今年五月,創刊整整三週年。它發行於世界七十多個有中國留學生的國家和地區。創刊三年來,作為祖國與廣大海外學生聯繫的主要紐带之一,《神州學人》雜誌真實而具體地報道了留學  相似文献   

6.
由中國史沫特萊、斯特朗、斯諾(簡稱三S)研究會和全國八家報刊聯合擧辦的「《西行漫記》與我」征文活動結果,四月二十五日在北京揭曉。征文評選委員會經過細致討論,從國內各地中國作者來稿中評選出十篇為最佳文章,另有外國作者寫的五篇也被評為最佳文章。這次征文從一九八八年五月一日開始,是為了配合世界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中文版發表五十週年紀念活動而舉辦的。發起這次活動的八家報刊是中國建設雜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  相似文献   

7.
三喜臨門     
今年十月,對我們來說是三喜臨門: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一週年;與亞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朋友們共慶第十一屆亞運會的圓滿成功;紀念《今日中國》雜誌的中文版——《現代中國》創刊十週年。歷史長河是無法割斷的,今天包含着它的“昨天”,同時也是進入“明天”的開端。為了讓更多的讀者瞭解中國的“昨天”和今天,我們在本期提供的文章,有介紹民族英雄林則徐與一百五  相似文献   

8.
去年六月,《中國建設》雜誌社《尋親訪友》專輯第四期,刊登了廣西柳州市王新齋尋子王孝明的一則啟事。沒有多久,這位八十六歲的老人突然收到他兒子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波哥大市寄來的書信。‘王爺爺,您是怎樣找到兒子的?’眾人關切地問道。王新齋向大家亮出了一本《中國建設》雜誌,揮手對大家說:過去我到處求神拜佛都不靈,還是這本雜誌幫我找到了失散三十八年的兒子。一九八五年六月五日下午二時,王孝明接到一位朋友電話,告訴他中國驻哥倫比亞大使館里有一本《中國建設》雜誌,那里有他父親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国》(其漢文版即《現代中国》)創刊四十週年前夕,我們收到許多國內外讀者的祝賀信,有的还写来了文章。現摘登数篇。更多的来信、来稿因篇幅所限,無法刊出,敬請鍳諒。值此本刊創办四十週年之際,我們謹向一貫支持我們工作的讀者和各方面的朋友,致以衷心的謝意。  相似文献   

10.
懷念與祝願     
我刊中文版(《現代中國》)創刊十週年紀念的日子就要到了。此刻,我書桌上放着的是愛潑斯坦寫的《宋慶齡傳》的厚厚一大疊英文原稿,我受他的委託,正在把這部巨著譯成中文。著名記者伊·愛潑斯坦曾和宋慶齡一起工作了四十年,現在還是我刊的名譽總編輯。宋生前在給他的信中曾表示,“幾乎所有自傳都免不了自我中心,所以關於我的一生還是讓我的可信賴的朋友來寫一本傳記吧。”他為了不辜負她的“信賴”,花了近十年功夫,才算完稿,全書內容非砐S富,篇幅很大,所以艾培(朋友們都愛這樣稱呼他)曾用他那渾厚親切的聲音在電話裏對我說,“真是的,給你添了那麼重的負擔?蔽一卮鹚?“這  相似文献   

11.
轉眼間,我們已為讀者編完了這一年的最後一期雜誌了。年初,我們曾經計劃繼續將重點放在報道影響着中國千家萬戶生活而又為世人所關注的改革上,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本期雜誌裏,我們特請我國著名的控制論科學家和航天工程專家、現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宋健撰寫了一篇文章,向讀者介紹作為中國當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體制改革問題。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於中國的科學技術能否很快發達起來,而現行的科技管理體制,長時期以來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和人才成長不相適應,同時又是一種行業封閉式的體制,不改革就不能振興經濟,  相似文献   

12.
這些做法都是合乎當今國際出版潮流的。同樣地,我們現在正計劃實現印刷技術的現代化(目前我們還停留在五十年代的水平)。但是,所有這些改變都不意味着要使我們的雜誌減少中國的特色,而是旨在使各種文版更加多樣化,以適應不同讀者羣的不同需要。我們將使任何一個文版都不成為僅僅是中文稿件的“翻版”,而我們過去有些稿件的“翻譯味”是很濃的。我們現在已經有條件可以朝这个方向發展,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新中國建立四十週年,本文介紹了成立后經過的道路和改革开放後在經濟建設方面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14.
向历史学习     
這一期我們有三頁图片新聞,報道了今年年初在《中国建設》已故的創办人和領導人宋庆龄(孫中山夫人)北京故居舉行的我刊創刊三十週年慶祝活動。我刊三十年來的工作,包括  相似文献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正意氣風發、滿懷信心地迎接它的四十歲生日。中國在過去四十年中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成就。經過整整一個世紀革命奮鬥和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在一九四九年所取得的革命勝利,使中國人民成了自己國家的主宰。新中國再也不像舊中國那樣遭受外國列强的殖民統治、瓜分和支配。外國勢力直接或通過策動中國人打內戰而在中國土地上進行戰爭的可怖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了中國近代史上最長的和平時代。中國雖然在國外沒有駐一兵一卒,也沒有建  相似文献   

16.
成渝(成都——重慶)鐵路於一九五二年正式通車,到今年七月一日已整整四十週年。如果從一九○九年底川漢鐵路局部開工算起,這條鐵路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成渝鐵路在新中國建立前後所經歷的兩個四十年是多麼不同啊!前四十年蜀道難,古今聞名。早在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年),新任四川總督錫良順應民情,奏請朝廷自辦川漢鐵路,得到清帝批准。次年一月,官辦的川汉鐵路總公司在成都成立。當時錫良與湖廣總督張之洞協議,川漢鐵路自漢口起,經宜昌、萬縣、重慶、  相似文献   

17.
《中華兒女》雜志多年來受到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厚愛和支持,使我們雜志社的工作人員倍受鼓舞,我們不僅要多報導優秀中華兒女的業績,而且要爲涌現更多優秀中華兒女作貢獻。《中華兒女》雜志社主辦的《留學生》雜志創刊一年多來,爲廣大有志去國外留學的讀者提供了大量留學的動態、政策和有關信息,制定了中華兒女海外成才計劃,有的讀者不僅了解情況,而且在積極創造條件准備申請留學這旅,真是心動不如行動。  相似文献   

18.
由接連不斷的攝影作品展覽和公園裏遊人手中的形形色色的照像機,由城市街頭日漸增多的彩色擴印點和新出現的農民攝影小組,匯成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攝影热”。它正在為當今中國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形形色色的影展“中國、婦女、生活”影展中共展出了一百六十四幅作品。這些作品均由英文版《中國婦女》雜誌社的四位男性攝影記者拍攝的(該雜誌社的所有文字編輯、記者皆為女性),這四位中青年記者自一九七八年《中國婦女》復刊以來,奔走於全國各地,拍得了五萬餘張底片。這次從中精選出的一百餘幅作品內容豐富多彩,對許多題材的挖掘、探索都較有深度,留給觀衆的印象是親切、自然、生動,生活氣息濃厚奈荒行詳z影記者,拍攝婦女題材的照片是有一定的難度和局限性的。但由於他們  相似文献   

19.
聽說從委內瑞拉來了位辦中文雜誌的女總編,也許因爲她是文人,靈犀相通,我欣然叩門拜訪了這位從異國來山東的中國女性——黄麗寶女士。黄女士今年四十五歲,祖籍廣東惠陽,出生在香港,一九七九年隨丈夫移居委內瑞拉。說黃女士是個文人,而給人的直觀感覺一點也不像。她既沒有那種  相似文献   

20.
在西藏和平解放四十週年之際,特邀藏族知名人士回憶對這段歷史的親身經歷及西藏四十年的變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