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中美人白鳍豚郑振杰1980年1月,几位渔民在长江中捕鱼时,意外地获得一只雄性白鳍豚。随后,这只白鳍豚被送到设在武汉市的中国白鳍豚研究中心,取名“淇淇”。经过几年精心饲养,淇淇的体重达到125公斤,进入了性成熟期。这位单身汉求偶心切,常常显得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2.
“水中美人”──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见闻李和金人工饲养白鳍豚。素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湖北省洪湖市长江新滩至螺山江段,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的白鳍豚的自然保护区。该江段全长135.5公里,占白鳍豚分布江段的十二分之一,但拥有全国五分之...  相似文献   

3.
白鳍豚传奇     
白鳍豚传奇陈远发全世界现存四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和白鳍豚,其中有三种生活在亚洲。种群数最少的自鳍豚则一直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域从瑰奇与浪漫的历史中走来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遗物,因其种群数量稀少,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有"...  相似文献   

4.
去年一月十一日,湖北省嘉魚縣的漁民在長江中游洞庭湖口江段,捕獲了一頭白鳍豚。當天夜裏,我们得到消息後,立即出發,用汽車把它接到武漢市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是我國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它僅産於我國長江,是世界上现存四種淡水豚類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白鳍豚身體呈紡錘形,背部和侧面呈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3日,“长江白鲂没有进入2020年”的消息登上了网络热搜。这个消息来源于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在线发布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一篇研究论文,专家们在论文中称,长江白药这一中国长江特有物种,目前已经灭绝。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1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白鳄灭绝反映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赵雨 《传承》2012,(10):62-63,91
根据生物灭绝周期规律的发现,地球生物随时可能会再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大易哲学的人文-生命宇宙观认为,生命力是永恒不衰的,生物灭绝周期是"大年"的季节更替的体现,具体物种的生灭过程是更广大的生命过程的一个环节,人类应对时间与命运深怀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除了一江碧水,更得益于全流域独特的生态系统。碧水清波、湖泊荡漾、林木婆娑、虎啸莺鸣……这里曾经有过天堂般的美丽。而今天,随着流域性的环境恶化和人类贪欲下的破坏,天堂早已风景不再,滇池、草海、黄果树等天然的气候调节器命运堪忧,曾有过无限辉煌的白鳍豚、大熊猫、藏羚  相似文献   

8.
<正>长江自从在地质史上贯通形成,就成为400多种鱼类、2种淡水豚类和许多水生生物的乐园,也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当我们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开发利用长江,追求富裕、文明的生活,这些水生生物却正在遭遇一场灾难:白鳍豚、白鲟、鲥鱼已多年不见踪迹,江豚只有一千头左右,中华鲟连续两年不能产卵,约1/4的长江鱼种进入濒危名录。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包括:1.人工设施阻断了  相似文献   

9.
报载一笑话:《隐患》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意,便让时光倒流了一千万年。于是,地球上又出现了原始的森林、草地、兽类、昆虫……上帝要离去时,对所有的动物说:“我把这个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动物们立刻一群群地朝上帝跪下,指着森林边的一群猴子齐声道:上帝啊。请你把猴子们灭绝了吧。读罢寥寥数句,捧腹之余,脑子里却始终有挥不去、化不开的愁绪。灭绝猴子,意在灭绝人类。我们人类,地球上自以为最聪明的动物,究竟是地球的主人,还是世界的隐患呢?我想起了前不久《新闻调查》介绍的一起事件。在我国云南某地生长着一种珍稀树…  相似文献   

10.
达赖集团及其西方支持者对中国“灭绝西藏文化”的指责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不绝于耳。面对达赖集团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指控,笔者将以事实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西藏藏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进程,驳斥“西藏文化灭绝论”的谬论。  相似文献   

11.
十四世达赖(以下简称达赖)1959年叛逃到国外后,走上背叛中华民族、企图借洋人之力分裂祖国进而实现“西藏独立”的罪恶歧途。达赖集团一直从事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活动。达赖喇嘛编造了诸如“十七条协议是武力逼迫下强加给西藏的”、“汉人向西藏移民570万人,藏族成了少数民族”、“藏族传统文化艺术遭到灭绝危险”、中国在西藏“灭绝宗教、灭绝文化”、“中国政府反对宗教自由,迫害宗教人士”等大量谎言、谰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曾预言:山林之王老虎将在21世纪灭绝。此话并非危言耸听,除了动物园里圈养的那些“没落贵族”,自然界已久不见虎啸山林、百兽辟易的场景了。前几年长白山地区发现几个老虎的脚印,竟然成了重要新闻而让人们兴奋了一阵子。  相似文献   

13.
微观     
《小康》2018,(24)
正@平淡无奇ms:眼神真的让人心酸!【北极圈出现罕见32℃高温北极熊或在40年内灭绝】近日,瑞典北部北极圈内的温度一度达到30℃。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气温也在本月初一度达到32℃。今年5月,据外媒报道北极熊或在40年内灭绝。近年来气候变化使北极熊所在的地区浮冰快速消融,无法捕猎,只能捡拾人类的垃圾吃。点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4.
拯救华南虎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为中国特有虎种。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的一场“保良除害”运动让华南虎近乎灭绝,成为世界十大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之首。仅江西省1955年到1956年之间,扑杀的华南虎就达170多头,湖南省1952年到1953年之间共捕虎170多头。广东省的数字则更为惊人,打死的华南虎已无法统计。随后在自然资源开发时也没有注意生态保护,华南虎栖息活动的范围不断缩小。据调查,通过对发现的足迹、粪便以及当地群众和地质勘测队的目击,在广东省的野生华南虎总数也不过6至8只。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部门的野外调查中,没有发现野生华南虎踪迹。…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31日,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的决定》,并自通过之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进入新的阶段。一位常委会委员动情地说:“这既是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一次成功体现,也是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办理代表议案的一个典型范例。”洞庭鱼:牵动四面八方滚滚长江水,浩浩洞庭湖。八百里洞庭一直被誉为“鱼米之乡”,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在这里有117种鱼类,仅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江豚、中华鲟、胭脂鱼等就有10…  相似文献   

16.
正1974年我曾经跟傣族的小姐妹们在傣族寨子里住过。村边有绿孔雀来吃稻谷,科考队员野外配枪防老虎。40年后我再回去,白颊长臂猿灭绝了、印支虎灭绝了、犀鸟难寻踪影,村子边的绿孔雀不见了,绿孔雀主要种群范围缩小到红河中游。40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人类的价值观和行为基于信念,整个社会埋头推进经济发展和家庭致富。我们被自己认识不到的盲区所误导,以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富强。视野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32年前,世界上仅存7只朱鹮,几近灭绝。经多年的抢救保护、繁育,如今,朱鹮家族人丁兴旺,并实现了繁殖数量的连续增长。据陕西省林业厅保护处工作人员介绍,陕西朱鹮从最初的7只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700多只。中国对朱鹮的成功保护,成为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史上成功的典范。生死攸关,朱鹮摆脱灭绝险境路宝忠是土生土长的陕西洋县人,他见证了朱鹮保护的历程。1981年,路宝忠从汉中农校毕业分配到洋县林业局工作。那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受中科院委托来洋县寻找朱鹮时,意气风发的路宝忠自告奋勇,陪同刘荫增去大山深处寻找朱鹮踪迹,从此与朱鹮结下不解之缘。1981年5月23日,路宝忠在洋县姚家沟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后,立即成立朱鹮临时保护小组,由他任组长,开始了朱鹮保护事业。世界上仅存7只野生朱鹮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全球的震惊及关注。为了保护它们,使之繁衍生息,路宝忠和其同事在每棵巢树下搭建观察棚,进行24小时监护。为了防止蛇、黄鼠狼等动物上树,他们门在树干上涂抹黄油、安放刀片架,为了防止幼鸟掉巢摔伤,还在每个巢下悬挂尼龙网,最大限度保护卵和幼鸟安全,以保障野生朱鹮的成功繁殖。  相似文献   

18.
应在北京城市发展总体战略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更宏阔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北京老城保护与复兴,真正建成中华传统与现代文明同辉互映的典范之区。2019年12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核心区规划》)向社会公示。  相似文献   

19.
田网 《中国减灾》2004,(5):52-52
这个春天,想到两个关于鸟的故事。一条来自新闻。国际鸟类联盟出版的《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指出,全球鸟类1/8濒临灭绝。目前,全球每年有6万个物种灭绝,由于人类的活动,近代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快1000倍。另一条来自历史。1962年,《寂静的春天》登上了美国畅销书的排行榜。生物学家卡森论述了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灾害,提出发展必须顾及环境。书中“可持续发展”一词,逐渐成为流行。有专家说,人类为了生存大肆杀戮动物,地球表面40%的区域被人类用做农业和建设,现代工业排出的污染导致自然环境恶化,1200多种鸟类面…  相似文献   

20.
人类会步恐龙后尘吗?从去年7月17日开始,慧星和木星发生一系列碰撞,并能量相当于3万亿吨TNT炸药的爆炸能力。长期以来,人们担心有朝一日,地球会被星际来客撞个粉碎,这不能说是“杞人忧天”,因为外天撞击地球的现象是可能存在的。专家认为,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之所以突然灭绝,就是由一颗直径大于10公里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其爆炸能量高达1百万亿吨的TNT量级,这使当时一半左右的动物和植物物种随同恐龙灭绝了。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颗比太阳更耀眼的大火球在俄国西伯利亚通古斯上空8公里处爆炸,其爆炸能量相当于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