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土地问题”一直是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社会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关系到王朝的兴衰更替;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是国民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因此解决土地问题,成为中国历代政权最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更是十分重视土地问题,长期以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动了多次土地革命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土地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刘明霞  刘琳 《共产党人》2011,(16):34-37
中国民主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90年土地风云,延续了中国宏大历史命题:几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二者,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上不仅可以长出粮食,还可以长出城市和房屋。"90年土地风云,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解放区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土改",其基本特征是实现"耕者有其田",以此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社会的最高理想。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选择是,如何推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农业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中国道路如何走,反映在土地问题上,是上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运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90年代至今仍在进行的土地规模流转,则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道路上,对于土地问题的重新审视:既让农民拥有充分的持久的土地经营权,同时保留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对土地的主动权。土地从私有到集体与国家所有的跌宕起伏,从现代社会的视角分析,这不仅是关系中国8亿农民安身立命的核心问题,关系粮食安全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邱敦红 《学习导报》2012,(12):20-2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源。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制度,是构成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本要素,对农业社会文明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土地问题始终与江山社稷和人民福祉息息相关,是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和农民革命的关键问题。所以“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尽管在中国断断续续地喊了几千年,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道“千年难题”的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撰文认为,农业发展现在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把土地盘活,让土地流动起来,从而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但现在在土地盘活的过程中出现了权力对资本的干预,把土地资本的利润都拿走了,农民得到的很少。有些地方政府把农民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大  相似文献   

5.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其中人多地少的实际矛盾,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需要探寻解决的具体路径。本报告所要揭示的,是马塘村使用土地的实践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科学使用土地的模式。  一、马塘村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迁  解放前夕,马塘村全村28户,68人,水田、旱地各110亩,果林地40亩,山坡地、林地590亩。这里土地贫瘠、地域偏僻、交通闭塞,村民世代以农业为生,没有富裕人家。  从新中国建立至1981年的30多年间,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虽有所改善,但由于马塘人底子薄、文化程度低,所有村民没有外…  相似文献   

6.
论经营土地     
本文认为,当前应该由传统的土地经营向经营土地转变。作者论述了土地经营向经营土地转变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指出了经营土地的主要条件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地流转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流转工作的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这是我们处理土地流转问题的政策和法律依据,贯彻落实文件、法律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指导。一、土地作为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生产要素,其使用权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同时可以也应当进行流转。土地是…  相似文献   

8.
土地问题,是广大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文章就我国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和家庭经营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不同视角作了回顾和分析,并结合当前农村正在进行的土地二轮承包工作,纠正了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好一些认识偏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和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央和地方各种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的城镇化走上了一条“以中心城区为依托的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土地流转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天津市近郊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非常成功,在经济层面,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和城市近郊产业园区的发展,在社会政治层面,推动了基层治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10.
愚之心 《学习月刊》2013,(17):27-29
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土地使用性质、形式与主体的根本改变.即变农业和农村用地为城市和工业用地.变土地集体所有为国家所有.变农民承包经营权为其他主体使用权.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矛盾问题。尤其是对一个十几亿人口、人均耕地面积非常有限的国家而言.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土地问题日益凸现.潜在风险不断加大。我国土地到底问题、原因、出路何在呢?  相似文献   

11.
在三农视野下,中国的土地制度的选择与定位不仅仅关乎农业经济问题,而且是更加关乎9亿农民的出路问题和农村社会繁荣问题,甚至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中的战略选择的政治社会问题。期待通过土地产权变革来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城市化,以及对农民权益的保护进而解决"三农问题",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和浪漫化的想象,忽略了当前农村的差异、农民的分化和土地性质的不同,土地制度的安排最重要的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和农村社区共同体的联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土地集中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国际经验两方面分析土地集中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农业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分散的、细碎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则是一国工业化启动时间滞后和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国际经验比较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地集中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结论为当前中国改造小农经济、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是未来中国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小,农户经济基础薄弱,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和乡村基本建设。在坚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在坚持土地收益权归农民的前提下,通过土地向集体流转,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农业劳动力队伍,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评介李忠东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不能不研究农民土地问题。由郭德宏著、青岛出版社付梓的《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一书,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探讨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及其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是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政策工具,也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手段。无论是宏观经济出现问题,还是土地资源配置出现问题,在土地管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总是违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此,要履行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土地用总体规划就得更加完善,更加落实。  相似文献   

17.
土地公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提出了"土地的合作制"、斯大林实行"集体农庄"、毛泽东时期实行"人民公社"都没有找到一种既适合生产力水平,又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三权分置"的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也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把马克思主义的土地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找到了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略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李静荣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成为左右时局的关键。国民党土地政策的历史渊源平均地权思想,是孙中山1896年到欧洲考察之后产生的。1921...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土地问题是我国“三农”工作最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土地问题渐渐成为各方利益的交结点,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三农”工作因此备受党中央重视,一系列旨在及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本文是我们针对农业大省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鹿泉市实行的土地托管政策进行实地调研后,撰写的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这一地区的深入研究以小见大,探索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阮文彪 《学习论坛》2007,23(3):44-45
小岗村的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并没有动摇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不能说明公司农业或者“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经营”的土地股份制经营就必然是中国未来农业的主体经营形式和体制组织形态。小岗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是出于农民自愿和不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不侵占基本农田,任何形式的土地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体制形式都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