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     
《政府法制》2011,(18):33-33
女秘书 妻问:"你那个女秘书进入公司几年了?"夫答:"三四年了吧。"又问:"她多大了?"答:"三十几了吧,没有问过。"再问:"她漂亮吗?"答:"一般吧,过得去。"追问:"穿衣服怎么样?""挺快的!"夫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2.
幽默     
读书 T一脸愁容地走在回家的路上,J一见他就问:"你怎么了,怎么愁眉苦脸的啊?" T:"别提了。老师留了个作业,叫‘昨天你都做了些什么’。" J:"那还不好办么?你昨天做了些什么?"T:"还能有什么?喝酒呗。那我不能写昨天就喝酒了吧?" J:"傻子!你只要把‘喝酒’的字眼改成‘读书’不就好了么?"  相似文献   

3.
这是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北京的一个民间传说。 侯宝林问华罗庚:"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四?" 华罗庚沉默了。 侯宝林强调说:"请注意,我问的是在什么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审理一起贪污上诉案时,见到这样一段口供: 问:你贪污了多少客伙粮票? 答:我贪污了362斤。问:你采取什么手段贪污的? 答:收客伙不记帐。两年多时间零零星星贪污的。问:你贪污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答:是我估计的。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毛泽东问刘少奇和周恩来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回答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摆了摆手,说:"决不能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6.
作文 《政府法制》2011,(21):43-43
上古时代,黄帝带领了六位随从到贝茨山见大傀,在半途上迷路了。 他们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 黄帝上前问道:"小童,贝茨山要往哪个方向去,你知道吗?" 牧童说:"知道呀!"于是便给他们指路。 黄帝又问:"你知道大傀住哪里吗?"  相似文献   

7.
学会倾听     
一只乌鸦落在窗外的树上,坐在客厅里的八十四岁父亲便问正在看报纸的四十八岁的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看说那是乌鸦。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是乌鸦。没多久父亲接着问:那是什么?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那是乌鸦!然而,当父亲第四次问儿子窗外树上的乌鸦是什么的时候,儿子有点咆哮了,你烦不烦,我都说了好几遍了,那是乌鸦,那是乌鸦!说完儿子将报纸翻得哗哗响。这时,父亲不声不响地从卧室里拿出一本日记,上面清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三岁的儿子看到窗外的乌鸦问父亲:爸爸,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铅笔人生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3):36-36
一个小男孩儿问正在写信的奶奶:“奶奶,您在写什么?”奶奶停下手中的笔对孙子说:“我在写你的事情,比我所写更重要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支铅笔。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这支铅笔一样。”  相似文献   

9.
古语又说"游必有方",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父母亲在孤单地望着我所在的方向。夜静静的,经过一整天的执勤,我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脑中的思绪斡旋盘绕,超越手底的键盘,飞回了更久远的昨天。2010年底。时值大三,休息在家,和父母围桌而坐。"儿子,毕业后你有什么打算?"父亲问我。"就走一步看一步呗。"我应付着。"  相似文献   

10.
银行被抢     
《政府法制》2011,(27):42-42
广东一伙劫匪在抢劫银行时说了一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大家都一声不吭躺倒。一劫匪望了一眼躺在桌上四肢朝天的出纳小姐,说:"请你躺文明些,这是劫财,又不是劫色!"劫匪们回去后,其中一个新来的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钱?"那老劫匪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啊?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11.
郭炜 《政府法制》2010,(20):50-50
星期一早晨刚上班,一个农民模样的老汉走进了办公室。正当办公室牛副主任准备问他找谁时,那老汉唯唯诺诺地开了口:"我打听一下,主任在吗?"牛副主任放下手中的报纸没好气地说:"你找他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2.
幽默     
《政府法制》2011,(27):33-33
没结婚 十年后某个早晨我们再次相见。她问我“:生活得好么?结婚没有?”我说,没有。“那你晚上七点来宾馆找我。”我一整天魂不守舍,提前半小时冲到宾馆。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山东审判》2012,(3):114
法官指着作案凶器问被告:"你见过这支枪吗?"被告答:"没有,先生。"法官又问了几遍,被告仍然坚持说没有见过。于是,法官决定第二天继续审问。第二天,法官问被告:"你见过这支枪吗?""是的,先生,我的确见过。""什么时候?""昨天在法庭上。"监狱里,一位死刑犯焦躁不安。一位好心的看守安慰他说:"别怕,电流很强,也就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社会》2011,(11):24-26
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独自在湖边划船,船上放着一根钓鱼用的钓竿。一名男警察走过来说:“对不起小姐,我要没收你的小船和钓竿!”女子问:“这是为何?”警察答曰:“因为你准备钓鱼呀!”  相似文献   

15.
问:《劳动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答: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适用《劳动法》.这里说的用人单位,既包括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问:《劳动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张驰  袁成本 《法人》2010,(10):24-26
在两个月前,无论身处在葫芦岛市区的任何一个地方,你只要打车说去"锦化",司机师傅问都不问直接就把你拉到位于连山区的化工街,因为"锦化"的招牌谁都知道;现在,你再说去"锦化",有的师傅会小心翼翼地轻声问一句:是现在的方大化工么?  相似文献   

17.
施明 《政府法制》2010,(22):53-53
谦称 一个师爷胸无点墨,一心想升官发财,为了巴结讨好上司,特地设了丰盛的酒席,宴请县官。喝酒时,师爷讨好地问:"太爷有几位公子?"县官不假思索地说:"有犬子二人,你呢?"县官反问,可把师爷难住了。他暗暗想:县太爷还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8.
警察的罚单     
彭忠富 《政府法制》2011,(26):14-14
一位丹麦警察正在街上巡逻,忽然发现对面有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警察习惯性地打开测速器,发现自行车跑的居然是汽车的速度。于是他毫不客气地将自行车拦下,车上跳下一个满头大汗的学生。“先生,我要迟到了!”学生紧接着问:“要罚款吗?”“当然,你是哪个学校的?叫什么名字?”警察说。警察将交罚款的时间和地点告诉了学生,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  相似文献   

19.
刘卫 《政府法制》2010,(8):33-33
"发福利了,发福利了。"蔡大姐一上班,就神采飞扬地在办公室里大声宣布。 大家马上围上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是什么好东西?""以前不是过节才发的吗?这不过年不过节,发的什么福利啊?"  相似文献   

20.
问: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实侵犯了人身权或财产权,那么,什么人可以请求赔偿?向哪个机关要求赔偿?怎么要求赔偿?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实违法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权要求赔偿。如果受害的公民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