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素玲 《传承》2014,(3):114-116
悠悠茶史,茶润人和。"和"作为中国茶文化与审美思想的重要范畴,主要表现为茶人与自然的天人之和、茶人与社会的人人之和以及自我的身心之和。"和"为茶之魂,自有焕发生机、绵延不息的生命力,也赋予了中国茶文化典型的东方民族特色与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磅礴。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茶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是茶文化的民族性,其次是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第三是茶文化本身孕育着鲜明的和合思想。因此,在新时期要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之精神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特色农业的创新、稳步发展,近年来,漳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视察、调研,并提出建议、意见,抓好跟踪督办,助力漳平特色农业产业创出新的天地。漳平是"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水仙茶原产地"。为做大做强茶产业,在漳平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漳平市政府  相似文献   

4.
黄福良 《今日浙江》2005,(22):28-29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磐安,要落实“走在前列”的要求,生态建设这一篇可以做好做透的大文章。磐安作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6%,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99%的河道水质全年达到一类标准;大气清洁度高,粉尘污染少,有“浙中绿谷”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其次,生态经济方兴未艾。磐安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和“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全县现有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万多亩,是全省十大有机农产品基地之一。以圣诞礼品、塑料制品、农副产…  相似文献   

5.
桐乡市以运河文化为纽带、古镇文化为亮点、农耕文化为基础、名人文化为特色,建设"人文名城"。近年来,桐乡市以运河文化为纽带、古镇文化为亮点、农耕文化为基础、名人文化为特色,构建特色文化体系,建设"人文名城",先后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市、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摄影之乡等荣誉。运河,是桐乡人民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是祖先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从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茶和茶文化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养性健身功能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对中国茶产业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茶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明光  塞树林 《前沿》2010,(13):125-129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以蒙古族茶文化研究为例,对蒙古族饮茶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茶文化进行探讨,一则探索蒙古族茶文化自身的内涵与外延的演变规律,二则对蒙古族茶习俗事像进行一定的理论阐释,希望有助于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北岸,御茶园对面,有处古渡口,叫平林渡。自古此处称为"小九曲",意即此处风景是九曲之精华。在这样一处舟楫往来频密、茶客络绎不绝的古津,还留下了有关茶文化的遗存,如摩崖石刻"庞公吃茶处"5个字,就是对康熙辛巳年间武夷山九曲溪畔茶事活动的记录。庞公,即题刻署名者林翰所陪游的建宁太守庞垲。  相似文献   

9.
浙江浦江素有中国"书画之乡"和"文化之邦"的美称,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浦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2005年制定出台了《中共浦江县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名县的决定》,并围绕"继承传统,弘扬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实力"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文化发展"五项工程",有力推动了浦江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浙江》2010,(15):F0003-F0003
泰顺——中国茶叶之乡,位于浙江南部山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峰峦叠嶂,云雾迷漫。拥有得天独厚的产茶环境,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三杯香茶”是泰顺茶叶的主导产品.以“香高味醇,经久耐泡”而著称,被专家评价为“清汤绿叶,香高味醇,反复冲泡,三杯犹存余香”,多次获得国际茶文化节金奖、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是浙江名牌农产品、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0,(20):22-23
无锡宜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深刻内涵,切实发挥"环保之乡""中国陶都""书画之乡""教授之乡""院士之乡"独特人文优势,彰显放大"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擘画了太湖西岸中国陶都、东方水城的秀美图景,展现了一个经济实力强、百姓生活富、生态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国家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示范样本,铺就了一条具有宜兴特点的高水平全面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2.
《吉林政报》2013,(17):2+41-42
富庶美丽的辽源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被誉为东辽河畔的一颗明珠。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1902年设立县制,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辽源素有"中国二人转艺术之乡"、"中国棉袜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  相似文献   

13.
大容山下,圭江河畔,一片物华天宝的沃土,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北流,是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的家乡,以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水稻高产之乡、中国荔枝之乡、世界铜鼓王的故乡和中国陶瓷名城享誉海内外。"十一五"期末,其总量位居广西111个县(市、区)第四位,是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已连续九届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与义,而英国的茶文化反映的是英国文化中的仪与用。中英两国的茶文化迥异,反映了中英各自所从属的不同文化体系和历史环境。在当代跨文化视野研究下,通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我们能够以更为具体和直接的方式管窥两国各自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0,(1):106-106
<正>茶叶与咖啡、可可被公认为世界上三大天然饮料,而茶叶是其中饮用流传最广的。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产茶,160多个国家的20亿人饮茶。我国是茶树的故乡,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堪称世界之最、中华之"国粹"。  相似文献   

16.
刘慧  杨通站 《当代广西》2012,(10):56-56
青翠的茶山,悠扬的茶歌,4月28-29日,2012年中国名茶之乡——广西凌云茶文化旅游节在凌云隆重举行。凌云,以茶显其大,诞生天下第一壶、天下第一锣,名茶之乡豪气让人顿生雄怀阳刚。作为全区40个旅游重点县之一,  相似文献   

17.
熊素玲 《传承》2014,(2):103-105
泱泱中华,悠悠茶史。中国茶文化是具有典型东方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形态,体现了传统文人的人生境界与艺术追求。茶之清静及自然之性显现的自然、虚静、恬静成为古今茶人们所眷恋的审美情怀。静为茶之性情蕴含了淡泊、简约和俭德等品性之美,同国人宁静致远、莫不静好的情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硕 《世纪行》2013,(7):39-40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元,普及于明清,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湖北是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可以说与三个湖北人的足迹相伴。  相似文献   

19.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物质文化的一块瑰宝。而茶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则远不止于此,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中国。一、茶是中国浓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可以看做是茶的发展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在唐代进入了繁荣  相似文献   

20.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应以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为总依据,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为直接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内容应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容相一致,是"五位一体"而不应是"四位一体"。应把"美丽中国"建设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起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之中,使其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