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国军队在芷江就日本投降事宜和日本方面进行了洽商。对芷江洽降的经过、意义,本刊第八期《芷江洽降》一文中已作了介绍。这里摘发的《芷江受降目击记》,转自1983年1月出版的台湾《湖南文献季刊》第十一卷第一期,原文五千五百字,对洽降细节的叙述较详。可以从一个方面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芷江洽降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湘西边陲小古镇——芷江,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新闻——日军侵华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派今井武夫总参谋副长乘飞机从南京飞抵芷江洽降。侵华日军为何在芷江这座小镇举行举世瞩目的洽降?近50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迷。为此,在中国抗战胜利50周年快要来临之际,本文将向广大读者揭开这一事件的内幕—— 芷江大决战为芷江洽降 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芷江,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南麓,云贵高原东  相似文献   

3.
芷江洽降     
《湘潮》1985,(8)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中日两国在芷江举行了洽降会谈。至此,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我多灾多难多辱的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中日两国在湖南芷江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洽降会谈。这次会谈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签字投降奠定了基础。芷江作为中日洽降会谈的地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第一,“芷江洽降”还不是正式签订投降协定可以放到中小城市进行。正如冈村宁次派遣代表今井所说:“这次来,是联系停战协定的准备工作, 史实考证  相似文献   

5.
梁建昆 《湘潮》2006,(6):56-56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广播演说,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当天,蒋介石以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的名义,致电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要其派代表到江西玉山洽降。17日蒋介石又复电冈村宁次,将日军洽降地由江西玉山变更为湖南芷江。蒋介石为何改变洽降地点呢?原来,正当重庆方面为赴玉山洽降繁忙之时,一些高层人士对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提出了异议,认为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不利于洽降。因为玉山处于敌占领区,大部分日军还很顽固、傲慢,不服输。如果在日军占领区内进行洽降,不利于洽降安全、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在心理上给降…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0,(21):59-59
“八年烽火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在芷江向中国政府及盟军代表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抗战胜利受降名城芷江矗立着纪念二战胜利的标志性建设——“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旧址“受降堂”、二战期间“飞虎队”在芷江机场的大本营等等,它们是和平与正义终将战胜侵略的象征。2001年,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4,(5):F0004-F0004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5镇23乡,总人口37.86万,居住着侗、汉、苗等21个民族,侗族人口占55.8%。芷江建制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县城芷江镇六度为州府治所在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在芷江举行,芷江成为抗战胜利受降历史名城。为搭建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和平文化成为芷江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是湖南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芷江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点受降园,有全国唯一全面反映飞虎队援华抗战史绩的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有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侗乡龙津风雨桥,有中国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有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万和楼,有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道坑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8,(1)
正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因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楚辞》"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在湘西边陲这片209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生活着38.23万侗、汉、苗、土家等各族儿女,她如同中国万千小城一般普通,却因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举世注目的受降名城。2011年7月,芷江成为湖南省首个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今日的芷江已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8,(9)
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以下简称旧址)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是中华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之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中国政府在湖南芷江成立了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8月21日至23日,中国政府在芷江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办理了百万侵华日军投降具体条款,日本投降代表献交了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接受了载有各战区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史称"芷江受降"。"芷江受降"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彻底破产,写下了中国近现  相似文献   

10.
黄禹康 《党史纵览》2004,(12):41-43
中国抗日"凯旋门"耸立在湘西芷江县舞水河畔的抗日受降园内,这是惟一现存华夏大地上的当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在中国,大中城市有近百座,县城2000多座,中国抗日"凯旋门"缘何建在地处湘西大山深处的芷江呢?  相似文献   

11.
芷江洽降     
湘西会战(1945年4月9日—6月7日),是我国军民八年抗战最后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日中双方围绕着夺取和死守芷江基地而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血战,外国友人曾称它为“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果以日军的惨败和中国爱国军民的胜利而告  相似文献   

12.
芷江地处湖南西部边陲,是通往西南诸省的交通要道。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历来为湖南西部军事重镇。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令中国陆军总司搠钦负责一切受降工作。8月18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先赴芷江成立“日本投降典札筹备处”。8月  相似文献   

13.
芷江洽降     
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是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进行的最后一战。1945年4月。作最后挣扎的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以攻占芷江机场为目标的湘西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日军共调集了5个师团。加配3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迭8万人。中国军队则投入了8个军23个师。总兵力共11万人,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湘西会战历时50余天,中国军队通过顽强战斗。毙伤敌28174人,俘敌247人,缴获大小火炮24门,其他战利品20余吨。粉碎了日军攻占芷江机场的企图。这一胜利,与美军在冲绳岛的进攻遥相呼应。湘西会战后不久,中国军队即乘胜收复桂林、柳州,并在缅北滇西展开反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2,(8):F0004-F0004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5镇23乡,总人口37.86万,居住着侗、汉、苗等21个民族,侗族人口占55.8%。芷江建制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中县城芷江镇六度为州府治所在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在芷江举行,芷江成为抗战胜利受降历史名城。为搭建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和平文化成为芷江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是湖南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15.
难忘芷江红     
《湘潮》2021,(10)
正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芷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县,俯拾即是的红色印记所展现出的革命精神,激励着38万侗乡人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芷江长征,一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老传奇。红二、六军团长征在芷江,是历史选择的一份沉重,也是历史遗留的一份珍贵。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7,(7)
正芷江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缘,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现辖9镇9乡,总人口38.23万。芷江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建县史。1945年8月2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仪式在芷江举行,芷江从此以"抗战之城、胜利之城、和平之城"闻名。1986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芷江县,设立芷江侗族自治县。30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关怀下,在芷江县委、县政府正  相似文献   

17.
芷江,因为八年抗日烽火息落地而蜚声海内外。近年来,芷江这座湘西边城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抗战文化延伸、精炼,升华为和平文化,并以“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为目标,大力弘扬和平文化,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开创了一条创意文化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芷江,因为八年抗日烽火息落地而蜚声海内外。近年来,芷江这座湘西边城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抗战文化延伸、精炼,升华为和平文化,并以“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为目标,大力弘扬和平文化,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开创了一条创意文化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以来,芷江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围怀兴芷”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国绕怀化做文章,发展芷江经济。通过采取“借地生财”、“借鸡生蛋”、“借梯上楼”的对策,克服了经济要素先天不足的缺陷,以借助外力振兴芷江经济的发展构想,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之路。1、以怀化为窗口,循市场探径引路,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芷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把“农业强县”作为“围怀兴芷”的重要内容,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力求增大农产品名、优、特、新的比例,不失时机地将适销产品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20.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我在半个世纪戎马生涯中亲历之事皆如过眼烟云一掠而去,唯有参与日军洽降筹备及书写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战区总司令何应钦上将致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的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字第一号备忘录的那件往事,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945年8月,湘西会战的烽烟还未完全消散,部队就投入整补和训练,准备迎接日渐逼近的反攻。身任国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副官处上尉副官的我,随军驻扎于湖南省辰溪县北部山区。15日夜晚时分,突然,我军西边的美军驻地响起一阵乒乒乓乓的令人不安的枪声。刚才还是万籁俱寂的军营顿时一片骚动。经与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