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她叫杨巧英,是八师一四一团十四连一名普通职工,2002年来疆参加工作。工作后一直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从2012年开始,她通过种田加养畜的方式,依靠100亩棉花和养殖的100多只羊,这两项年收入达20万元,圆了她的致富梦。2008年杨巧英承包了100亩棉花,由于连队的土地盐碱化程度高,自己缺乏科学种植方法,田管时管理不到位,棉花单产还不到300公斤。近几年随着团场"三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引进新技术和种植新品种,对职工科学种植要求也越  相似文献   

2.
郭家庄人富了,有人说,富在了诚信上。康乐县郭家庄村地处康临公路相邻的鱼嘴山下,人多地少,农民主要以育苗种植和养殖为主。过去,看到周边群众都富起来了,郭家庄人很着急,但苦于没有资金。2004年,在县信用联社的支持下,郭家庄村配合全县农民信用建设工程,开始实施信用村建设,群众可以凭借"诚信度"向信用联社贷款。随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一个年轻的村干部,有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灵活头脑;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描绘出新农村建设的动人画卷。他叫孙龙,现任新宾满族自治县红庙子乡西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富民不富,一样没出路"孙龙所在的西岔村原是一个后进村,村民只会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传统农作物,家家户户的收入自然不高。2010年,39岁的孙龙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孙龙上任后打的第一个"漂亮仗"就是解决本村遗留的林业改革问题。他带领村干部先从自家亲戚入手,然后起早贪黑深入各组了解情况,挨家挨户征求意见,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西岔村3万亩林地全部改革完毕,为村集体注入"第一桶金"150万元。  相似文献   

4.
<正>他在农业生产一线默默耕耘,吸取着丰富的营养,体会着基层劳动者的辛苦,不断在成长着;他热爱这块土地,辛勤劳作,自我发展,短短几年,已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农业种植"土专家";他不计个人得失,帮扶职工,垫付资金30余万元,带领10余户职工走出连队,发展域外经济,实现增收致富目标;他修炼自身能力,强身健体,只想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就是十师一八二团十二连工会主席王瑞锋。2002年,王瑞锋从河南来到新疆,  相似文献   

5.
前几个月,我作为全市百姓宣讲团成员,和其他成员一起,走进农村、社区、学校,进行了党的十八大"党在百姓心中"巡回宣讲。宣讲的过程,是自己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也是不断加深对我们农村认识的过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服务"三农"的决心和信心。我在房山区蒲洼乡东村担任村官。当我第一次来到东村时,看到漫山的菊花、成片的松林、山间的别墅以及一栋栋种植大棚的时候,我彻底改变了对农村原有的看法。原来农村可以这  相似文献   

6.
正黔南着力"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发展都匀毛尖茶产业,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明显提升,产品品质、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扩大,助力农民脱贫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都匀毛尖,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着力"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发展都匀毛尖茶产业,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明显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宜宾县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采取加大农业投入、建立"专合"组织、抓好科技培训等措施,不断夯实种植、养殖和劳务三大经济支柱,巩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仅2005年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200万元、扶贫资金580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四师六十八团九连青年职工胡四兵,被四师工会评为"多元增收致富能手";其家庭被师工会命名为"发展自营经济多元增收基地"。今年42岁胡四兵,目前他在68团九连有5座设施大棚种植油桃,建有一座家庭生猪养殖场,年存栏生产母猪和育肥猪600余口,还拥有各种农机具8台套。仅2015年胡四兵家庭自营经济收入100余万元。胡四兵是怎样依靠多元增收巧圆自己的致富梦  相似文献   

9.
赵鼎全这两年"抖"起来了,自打改种蔬菜后,家里的收入就年年看涨,每年挣个万把块钱不在话下,脸上成天都笑嘻嘻的.在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这几年靠种植蔬菜富起来的农民一抓一大把,大伙从产业结构调整中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以前,即使在出了名的贫困县青川,姚林村也称得上典型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只有800多元,村里的大宗电器屈指可数,家家户户可谓都是"贫农". 短短3年工夫,姚林村人平纯收入超过1200元.今年,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村民们依靠栽培竹荪、种植天麻、发展袋装香菇,收入可在去年基础上人平增收1500元,达到2700元!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2月10日,大方县首届"魔芋王"选拔邀请赛现场,18号参赛选手杨华凭借重28.3公斤的魔芋拔得头筹,荣获"魔芋王"称号. "从2017年到现在,我已经种了4年魔芋.合作社为我们提供种芋和技术指导,收获后再由他们统一收购,种植有保障."大方县绿塘乡魔芋种植户杨华介绍,当地通过党委统筹、支部引领、企社联动、村民...  相似文献   

12.
过去,多伦县十五号村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农民的生活非常贫困,尤其是1999年到2001年连续三年的特大旱灾,粮食产量接近绝收,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生活更加窘迫,返贫现象相当严重.为了生计村里的劳动力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一切,让时任十五号村党支部书记的李耀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他在电视上看到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要向经济作物转移,特别要推广蔬菜种植时,眼前一亮:"对,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找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老百姓致富达小康才有希望,否则只能是越种越穷,永无出路."于是,他走访河北邻县种菜农民,深入山东寿光蔬菜大省多处调研、多方请教.十五号村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又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李耀斌想,在十五号村大量开发水浇地种植蔬菜肯定能成为改变农民靠天吃饭,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他挨家挨户宣传打井种菜的想法,但村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正>"这五年我们家的变化很大,扩大了生产、装修了房子、儿子大学毕业、帮扶的贫困户脱贫了、个人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可以说,这五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五年。"6月10日,九师一六四团第一作业区职工郭志权对笔者说。今年50岁的郭志权,这些年来通过学科技用科技,发展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路子,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由于前一年玉米行情较好,2012  相似文献   

14.
王萍 《先锋队》2013,(25):40
我叫王萍,是南堡子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以种粮为主。一直以来,由于粮食的销售时好时坏,且价格低,种植的小杂粮没有一个良好的购销场所,主要售粮场所是附近的楼沟、尚峪收粮点,这样既增加了销售成本,又很难实现抢行情及时销售,达到公平交易的目的,销售成本平均要高出其他区域50元/吨,致使我村附近农民常常增产不增收,严重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2009年,我积极动员村内51户农民入股组建了小杂粮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一三○团本着团场引导、职工自主经营的原则,鼓励职工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围绕特色做文章,以新见长,以质诱人,以鲜取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一三○团二十三连紧紧依托靠近团部、人口流量大、交通便利、市场活跃这一地缘优势,菜农在种植模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7,(8)
霍山县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淮河源头,"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决定了霍山要靠山吃山养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霍山人牢固树立"林业是山区生存和发展之本"的意识,着力发展"山口经济"。霍山县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四旁绿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个普通的村干部,却有着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热心肠;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却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新农村建设的动人乐章。他叫张晓国,现任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高三家子村党总支书记兼永昌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勇挑重担为百姓张晓国所在的高三家子村原是一个贫困村,土地贫瘠,水源匮乏。长期以来,村民只会种植玉米、高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中央电视台科技栏目播出的科学种植血橙致富的信息引起我的兴趣,我决定引进晚熟品种塔罗科血橙。经过精心管理,2006年500株果树开始初步产生效益,实现纯收入8万余元。积累了一定的果树栽培技术后,我开始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和前来取经的人们,动员并帮助他们发展经果林。  相似文献   

19.
正她为父老乡亲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老老少少都竖起大拇指用苗语叫她"如阿雅",汉语译为好大姐。她在带民发展红肉蜜柚产业和推广农村科普等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2013年7月,被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评为"农村科普带头人"。她叫杨华,是铜仁松桃自治县太平营乡白果村如阿雅观光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因为她的执着,白果村由过去的荒山闲土之地,变成了"黄金"之地。2009年,杨华在松桃自治县第二  相似文献   

20.
<正>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突出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三大战略任务,推动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威宁落地生根,努力把威宁建成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中国南方马铃薯种植基地、中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南方高原生态苹果基地、贵州绿色能源基地和云贵川毗邻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一、要在贯彻精准方略中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