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处理好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任务,处理好公司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则是公司外部治理即国家治理的任务。规范这两种治理并确定其界限是国家治理过程中法律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行和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途径和依据。对公司运行中国家外部治理予以法律规制,在整体上就是要明确区分政府职能发挥与市场调节两者的作用,尊重私法自治,保障公司法人的独立性;要规范政府职能,发挥其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公司运行外部治理法律制度、公司管理人员股权参与制度、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权制度,合理规制公司运行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司控制权的实质是股东权与法人财产权相互博弈的一个结果。以控制权为核心,可将公司制度的异化分为控制权向股东的偏离和控制权向管理层的偏离两种基本情况,前者在股权较为集中的大陆法系发达国家、大部分的经济欠发达国家均是公司治理的主题,对其纠正主要依赖法律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和对公司独立人格的认定,同时强调对公司相对人和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维护;后者在股权较为分散的英美法国家及部分经济转型国家较为常见,对其纠正则主要借助外部市场机制的压力,侧重于对公司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我国公司治理的根本在于市场机制、企业产权结构及公司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民主党派在履职中要加强民主监督职能,克服科层组织"反民主"的缺陷,使"权力清单"发挥作用,促进有限高效政府建设;要强化参政履职实效,再造符合"负面清单"要求的现代制度,避免出现制度性风险,重塑市场契约精神;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畅通信息,在社会治理中扮好互动、协调、推动角色,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企业高管股票期权属于一种选择权,看涨期权,高管是股票期权的唯一持有者。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着不足之处。须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健全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披露,健全外部监管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对高管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从股权激励产生的原因和运作机制来看,要想使其真正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外部环境。而市场环境和法律保障等外部因素恰恰是制约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主要方面。万科引入信托机制受质疑,隆平高科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引发股价的短期暴涨都反映出市场的不成熟和法律的不健全。因此,积极构建有利于发挥股权激励作用的外部环境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公司法首次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是对其具体运行规则却留待国务院制定,体现出立法者的审慎和学界对该制度的争议性。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和完善有待各项相关配套建设,而各项配套建设应置于公司治理这一大前提下,从内、外部两个方面来研究,以使这一制度能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协调好其与监事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和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纲领、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是执政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际表现为执政党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的现代化。这要求执政党,一方面在自身建设上,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的建设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处理好党政、党群和党法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法律保护可以互相替代,高度集中的所有权是治理结构对薄弱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的适应性反应。美国的金融机构对公司股权持有的限制受到巨大的法律和规制约束;而德国的反托拉斯法没有象美国那样限制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条款,也没有明确的立法反对内部人交易,日本对于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份的规制较少,惟一的约束来自反垄断法。我国上市公司可以考虑的改革路径:一是引入保护投资者的强硬法律,二是寻求功能替代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提出,是基于以往历次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依靠权力和关系在体制内封闭进行,缺少法制的刚性约束,导致不断反复。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使破解这一难题有了突破口,即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纳入国家治理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通过建立和完善行政法律规范体系,合理规范权力运行,建设善治意义上的治理服务型法治政府,以更好地体现现代国家治理所内蕴的现代法治精神,加速向现代国家转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依法解决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体现制度的正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1.
引进独立董事和健全监事会制度是实现上市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在独立董事制度逐步推行的今天 ,我们不再需要质疑这一制度 ,而是要针对已经发现的弊端加以健全和完善。而发挥监事会的制衡作用 ,关键是要使监事会和监事的各项职权真正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 ,处理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 ,成为实现公司治理制衡机制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性质上讲,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组成部分;从监督和制约的职权特征上看,独立董事是外部董事.据此,笔者认为,独立董事在防范公司内部人控制和避免外部监督低效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制度优越性.而我国近两年的实践和美国的"安然事件"又暴露了独立董事难以保持独立性、勤勉履行其职责的动力和压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完善独立董事选任规则、责任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并从弥补公司法的缺陷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制度潜力发掘--市场规范发展彼此良性互动的机制下,独立董事制度才能逐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以盈利为宗旨是经济学的常识。在依靠法律规制经济活动时,企业法人内部的治理之复杂性不亚于一个国家,所不同仅仅在于,前者具有经济性而后者具有政治性。本来明晰的法律要较宣绪性的政策更详尽和更具可操作性,可是公司法对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留下太多的疑惑和空白,党政领导人经商和在企业兼职的现象屡禁不止,企业内部法律上的混乱和企业外部的事实上的混乱导致企业低效益。分析法人治理结构从法律规范的高度予以完善,是再次修改公司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债转股已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虽已执行多年 ,但仍存在诸如债权出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动作模式等若干尚待解决的法律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加强规范动作而不至于陷入泥潭 ,其关键是要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激发企业活力 ,完善外部市场条件 ,早日实现国企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既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型政党制度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和完善党对国家治理的领导,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作用发挥,构建和完善治理效能转化的制度体系,从而准确把握好制度与治理间的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优化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企业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决定企业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方法;外部治理则是以外部市场来约束企业,这些外部市场一般包括经理劳动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以及技术市场。不同的国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所起的作用不同,同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结构也有差异。总的来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可分为两类: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本文着重于这两种治理模式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政治创新。在目的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公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价值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方法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人治与法治、自治与管制的关系。重视民众的基本权利,实现公平正义的国家治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以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改革国有资本治理体制作为主要切入点的国企改革当被放置在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时代当中,其中的法律问题也需要被重新定位和充分理解。国企改革的法理基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调整、是国有企业公共性与营利性的平衡协调,其法律逻辑应当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制度化和具体规则化。经济法对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大体可以由企业与公司、宏观调控、市场规制和经济体制四个层次的法律制度构成,而从国有资本管理走向国有资本治理是国有企业未来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家治理相对于传统国家治理具有主体多元化、客体立体化、目标人本化、方式规范化、手段文明化的特征。改革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社会运行体制改革。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法治既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手段,更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目标。为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指引改革、以法治原则和法律程序规范改革、以法律制度和法律机制制约和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20.
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和普遍形式,良性的政党政治应该充分体现现代化治理中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等属性。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党政治未来的发展应以科学化为方向,民主化为核心,法治化为保障。科学化就是要处理好党政关系、政党关系和党群关系,强化制度支撑;民主化的关键是要统筹好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的关系;法治化需要不断完善政党法制建设,理顺法律与政党政策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