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企业展现了从"经济人"向"社会经济人"转换的社会责任以及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欧美社会企业的经验充分体现了财富资本与社会治理同步发展的过程。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负责帮助社会实现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社会目标,这是社会治理的使命。本文基于营利性、生态性和社会性的三大原则的分设与制衡来探索企业的社会存在、企业的"公共利益"和"利他主义"理念如何向社区渗透以及社会责任投资内含着的协同治理的路径。"社会企业"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才能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与交融。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尚有部分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在地理分布、语言文化、职业结构、城镇化进程等多个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疏离和隔阂。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公共治理的政策和措施,消除族际交往障碍,增强各民族共同的利益纽带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3.
在成熟市场经济中,作为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具有弥补政府缺陷和市场不足的一般功能。在我国转型时期,社会组织在市场不断发育成熟与政府职能不断转变过程中,扮演一种怎样的角色?文章通过在对我国转型期社会组织发展省域间差异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国省域面板数据对社会组织发展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转型时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对公共事务的治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社会组织的发展也会比较快;在现行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分配逻辑的彰显,是所有社会成员分享、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正义的体现,是一种融合市场机制和再分配机制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建设理念,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内涵是让所有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种发展理念是针对阶层分化、城乡差距和地域发展不均衡等结构分化的现状提出的,目标是降低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良性互动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现实支撑点。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政策引领下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社区化的组织体系日益完善、社区群众自治不断延伸与拓展、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等。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治理创新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治理主体"融合发展"、治理手段"提档升级"、治理过程"规范提升"、治理规划"高位推进"等创新维度,不断体现着"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所谓"共建共享",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共同参与的治理理念,把"共建"的治理过程与"共享"的治理目标结合起来,是探索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基于此,为了不断贯彻落实"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以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未来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需要进一步从农村社区治理主体规范机制、治理运行机制及治理保障机制的角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化解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要坚持调处结合、调判结合,能调则调,当处则处,该判则判,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矛盾纠纷调解衔接配合机制,充分发挥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贫困问题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从扶贫开发的时间进程维度和扶贫开发规划的顶层设计角度来阐述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战略调整。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确把握致贫原因、滴灌式的精准帮扶、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来全面把握精准扶贫内涵,指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体系的建构要素;并从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主体、精准扶贫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精准扶贫治理模式转型,认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政策的丰富拓展。精准扶贫的治理突破路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全面全程精准化的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格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网格是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新的治理单元。纵观各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网格化实现了国家基层政权渗透和提升国家治理绩效的目标,但没有完成推动社会自组织治理的任务。借助网格化微单元的优势,在网格内组建居民微社团,培育居民自组织和合作能力,开展集体行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从而形成一种微自治机制,将是网格化承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使命的新要求和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人文北京"是"人文奥运"理念的转化和升华,也代表了一种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和方向的选择。"人文北京"的核心内涵就是把"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及人文关怀精神贯穿到城市建设和发展之中,以发展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正是将人文理念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抓好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我们己经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面临问题和挑战形成的倒逼机制是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今后要从四个基本途径上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牢固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夯实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以改革为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非常崭新的话题:全球治理。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所分析的几个发展阶段和最后将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对于有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之称的原始社会的具体情况,我们且不去说.只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帝国主义阶段,便知道压迫必有反抗,特权带来争夺。于是战争不断.逞强称霸,愈演愈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局部战争至今仍在进行。广大人民群众和明智之士总希望实现持久和平、天下大治。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民族政治文化的反映,更是民族地区维护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石,但是民族传统在信息社会和媒介的冲击下支离破碎,在党和国家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认识以少数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探讨它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及可能性,并对民族传统的社会治理采纳方式进行探订。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煤矿产权结构对资源型村庄治理影响不同。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同村庄治理具有比较密切的内在关系,但是产权结构不直接发挥作用,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状态和治理绩效是多变量交互作用的结果,产权结构通过产权主体、经营者的价值偏好和村民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度等因素对村庄治理产生影响。集体产权与国有产权、个体产权相比,由于其产权单位和社会群体利益清晰程度的适中,以及集体主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社会资本,使其更有利于资源型村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主要由资源供给方、交易平台、资源需求方以及基础设施这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在我国,由于理念以及体制上的一些原因,共享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其完善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具体而言,在未来应当通过各种举措培育社会大众共享文化认同、健全共享经济发展保障机制、升级共享平台信息安全技术。在此基础上,让共享经济真正成为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信访工作牵涉部门繁多,有效的跨部门合作对于推进国家社会治理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信访协同失灵反映了"碎片化威权主义"的弊病,损害了国家权威的统一性,给社会抗争提供了政治机会;导致信访事项办理质量低下,引发"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使得矛盾制造方与化解方分离,导致政策制定的草率,给未来矛盾的产生和激化留下了隐患。本文从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信访体系跨部门合作的机制建设,梳理各地在信访协同方面的探索,如群众工作部、联席会议、联动接访、信访大调解、信访大督查、沟通协调会、听证会、领导接访和领导批示等。笔者认为,有效的信访协同,有利于提高国家自主性和内聚力,有利于提高常态下的信访事项办理质量以及社会危机情况下的国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是中国基层治理的新疆探索。文本在总结这一工作已经取得的有效经验基础上,结合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现实,同时认真反思"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全新的历史认识高度,这首先要求我们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其作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这些核心价值理念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义利统一的价值原则;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天下一家的世界情怀。而社会秩序整合与政治治理的精神原则则主要是:仁义为本的立人之道;恭敬谦让的礼仪之邦;权责统一的现代精神;德法并举的治国方略。对主体修养与安身立命的精神滋养同样体现为:理想信仰的崇高追求;崇德向善的君子人格;修身为本的主体实践;心安身健的幸福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与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社区区别性治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同一社区中居委会等主要治理主体针对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所表现出的在治理态度、治理过程、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等四个方面的不同和差异,最终加大了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区隔,降低了社区满意度,阻碍了社区共同体建设的一种过渡性的治理方式。它既是传统管理与现代治理交织的产物,也是社区治理理念滞后、户籍制度藩篱和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结果,必须从转变社区治理理念、推进系统性户籍制度改革和弱化社区内部结构边界三方面跨越社区区别性治理,最终达到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共享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中国社区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与创新、现实与冲突提供了更为本土的解释视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在数量增长、区域扩大、领域拓展、适应外部需求等外延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的发展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整体上我国社区教育还处在无法有效满足社区治理和民生保障需要的初级发展阶段,社区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一体化与碎片化、多元性与主导性、普惠性与局部性也在同时延展。新时代的社区教育,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通过"改革发展创新"全面提升"社会发展质量",通过共享治理进一步以行政性规划与居民需求双向融合作为逻辑起点、以党建引领下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作为重要内容、以协商共治和社会化竞争作为发展机制、以本土资源挖掘和区域资源整合共享作为发展旨归,不断推进和实现社区教育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化程度也成为了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信息化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在现代化进程中,信息的全面渗透性、信息的分化性、信息的高度失真性、信息供求的不匹配性、信息资源城乡分布的非均衡性、信息系统的潜在风险性都可能引发各类社会风险,对当前社会管理秩序有序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形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