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社会良性而有序的流动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个十年,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阶层固化的趋势,这是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阶层固化将对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危害,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凤凰男的污名化,与资源、权力垄断的加深和二元体制的泛化紧密相关,是中产阶级下流化、阶层固化与阶层排斥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严重降低了经济发展潜力,激化了阶层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只有打破利益集团对资源与权力的垄断,缩小体制内外的收入差距,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降低房价,才能为凤凰男创造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阻止凤凰男的继续下流化趋势,促进各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性婚姻挤压压力不断增大,直接或间接地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并造成较大冲击。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婚姻挤压导致家庭结构的脆弱化,加剧阶层分化的全面化并使分化结果固化,造成地区和城乡间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导致社会失序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类型,流转方式的改变会重组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研究发现,分散式农地流转催生"新中农"阶层,该阶层构成当前农村社会生活和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农地集中大规模流转则将"新中农"阶层推向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加速农村精英流失,使社区公共事务和村庄治理丧失积极分子,农村社会秩序维系及其接应国家政策的能力面临困境,农村社会稳定受到影响。研究认为,政府应正视分散式流转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支持、保护和引导"新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的起草和审议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它的通过更是为世界所注目。物权概念的确立和对物权的保护不仅是对"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的具体化,会对社会观念的重塑、政治文明的再造和阶层结构的重构产生重大的影响,更会因为它有利于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减少社会冲突、有利于中产阶层的壮大,增强社会稳定基础和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强化社会保障能力而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流动与中间阶层的壮大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星 《前沿》2005,(3):156-158
中间阶层的壮大与发展可以使社会结构尽快地从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 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社会流动直接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影响中间阶层的构成与发展。因此, 现阶段要扩大中间阶层比重,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 推动社会成员实现合理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7.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而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向来高度重视,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村社会稳定思想。认真学习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稳定思想,探究影响新时期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及对策,对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呈现出大分化、个体化、再组织化和阶层固化等特征。统一战线作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重要法宝,必须树立大统战意识,建立大统战机制和格局;固本纳新,建设动态的、开放的统一战线;借力社会组织和网络,延长统一战线的手臂;发挥体制赋予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优势,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在制度和理念层次的确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促进家庭和谐,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促进家庭和谐应加强对家庭领  相似文献   

10.
说“稳定”     
我们通常所说的稳定,是指社会稳定,即政治稳定。具体地讲,是指没有全局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政权不发生突发性质变,公民不用非法手段参与政治或夺取权力,政府也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的政治行为,以此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显而易见,稳定是一种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双向的,互动的,协调的默契。  相似文献   

11.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Z2):62-63
收入鸿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的罪魁祸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这一精神的关键在于消除制度、收入、阶层及区域四大社会鸿沟。制度鸿沟:各类社会鸿沟的根源制度鸿沟是指各地区、各群体或阶层在制度、政策及其实施绩效上的明显差异。制度鸿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  相似文献   

12.
社会良性而有序的流动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个十年,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阶层固化的趋势,这是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阶层固化将对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危害,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非公有制企业是一支重要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阶层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与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刘建伟 《理论月刊》2012,(3):180-184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以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协调程度为参照系,论述了中产阶级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强调处于成长阶段的中产阶级政治上倾向激进,是政治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已经壮大和成熟的中产阶级政治上趋向保守,是维护政治稳定的力量。他还分析了中产阶级中的青年学生和部队军官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亨廷顿关于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并被实践所检验,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对于我们今天引导和规范中间阶层健康成长、建设和谐的橄榄型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应当更新理念,科学统筹和谐稳定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源头制衡作用;应当综合施策,切实增强整体安全效能;应当强基固本,着力夯实和谐稳定根基;应当完善机制,努力提高领导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我们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有关人民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社会和谐稳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统一战线服务发展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统一战线对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问题事关社会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正武 《前沿》2006,13(2):219-222
农民工市民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在就业、生存、维权、心理、交往、身份认同、自身素质等方面面临着困境,从而对农民工阶层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了不利影响。农民工阶层具有较为严重的剥夺感,难以建立起对城市群体与社会的精神归属感,对政府、城市社会和市民的信任度不高,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倾向,这些问题的存在危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徐林灿 《今日浙江》2008,(18):55-55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是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核心内容。它彰显的作用是保障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探析和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构成变化给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带来新的挑战;工农阶层边缘化,导致巩固执政基础的难度加大;贫富差距扩大化,导致维持团结稳定的难度加大;价值取向功利化,导致意识形态统一的难度加大;社会主体多元化,导致矛盾冲突协调的难度加大;"数字鸿沟"加剧化,导致维护社会和谐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的特点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伴随社会转型出现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变化。其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中间人群”的形成和凸现。社会中间人群的存在 ,有效地防止了社会两极分化 ,极大地减轻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摩擦和利益碰撞 ,削减了社会张力。社会中间人群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 ,社会中间人群将会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