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快速提高,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备受关注.《网络犯罪公约》为各国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一个法律模式.我国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刑事实体和程序方面的立法与上述公约的规定存在差异.为了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我国应借鉴公约的规定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网络犯罪的动向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已涉及绝大部分社会犯罪现象,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犯罪形式。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密切注视网络犯罪的动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以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犯罪现象越来越多.近些年来,一些重特大案中均有涉及计算机网络,所以怎样减少或者避免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本文在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主要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有效防止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几种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构建全球化的网络犯罪防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日趋成为人类社会生活重要依托的时代,网络犯罪对社会的威胁也日趋加剧。如何借鉴国际上防治网络犯罪的经验,构建网络犯罪防控机制已成为我国在发展计算机网络、建构信息化社会必须应对的课题。本文拟从理论、制度、技术、组织、社会以及国际合作等不同层面探索构建网络犯罪防控机制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互联网络在我国的普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案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描述了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分析了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各种原因。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际互联网是现代社会方便、快捷的沟通工具,同时也是网络骚扰行为人的理想作案工具.文章对网络骚扰这一新型犯罪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包括基本要素、犯罪侦查及调查捷径,也为公众提供了避免网络骚扰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2、犯罪危害的严重性国际计算机安全专家认为,网络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社会作用,取决于社会资产计算机网络化的程度和计算机普及应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英国打击高技术犯罪机构的调查,2003年网络犯罪给英国人公司  相似文献   

8.
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已是愈演愈烈,给国家、社会都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加剧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的研究,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治对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赌博犯罪成因分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赌博作为集网络犯罪和赌博犯罪于一体的新型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监控困难、危害极其严重等特点。作为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法律防控、网络警务、社会治理三方面综合防范网络赌博,为打击、防控网络赌博犯罪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犯罪场中,网络犯罪场的背景条件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并起作用的。代表了犯罪场系统要素的一个层次,具体包括网络时间因素、网络空间因素、网络被害人因素、网络社会控制疏漏因素等。网络犯罪场调控是网络犯罪控制的最有效途径。要通过对网络犯罪场诸要素的调控建构起一个动态的调控体系。以最终达到对网络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渎职侵权犯罪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它直接侵害了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财产和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在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渎职侵权犯罪,就显得极为重要。分析渎职侵权犯罪形成的社会因素,进而更好地打击渎职侵权犯罪,建立大预防格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就渎职侵权犯罪的社会成因及其预防对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走出犯罪预防的困境关键是要有新的理念。有序化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然而社会转型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的社会失序状况,而犯罪是对秩序最极端的破坏。因此,要把构建犯罪防控体系作为社会治安秩序重建的一部分,把社会整合作为构建犯罪防控体系的基础,从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整体的角度研究和构建犯罪防控体系,才能最终控制犯罪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中国犯罪总量变化不大,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严重暴力犯罪下降趋势明显,电信诈骗、拐卖妇女儿童、危险驾驶等犯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比较突出。2011年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全国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构建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2011年进一步贯彻和深化宽严相济的刑事立法政策和司法政策,全国公安机关采取了一系列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人民法院加强了刑事审判的监督指导力度,规范了刑事法律适用和量刑标准。2012年全国政法机关将围绕着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加强犯罪控制和预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受经济形态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经济犯罪不断的出现,且形式多样,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导致经济犯罪呈现出不断变迁的趋势.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经济转型、社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控制.鉴于经济犯罪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对经济犯罪的查处与防治,确保我国经济的安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犯罪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部位和动脉系统,所以,比一般经济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和经济破坏力,尤其是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频繁发生,成为近年来发生在金融领域内波及面广泛、社会危害性严重、在金融犯罪中增长最快的高频犯罪。文章从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多个层面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有利于金融机构完善信用卡管理与防范制度、有利于公安机关提高侦破诈骗类案件的破案率。  相似文献   

16.
犯罪的本质主要解决立法和定罪的正当性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德日法益侵害说、英美系的危害原则和中俄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是各自主流的犯罪本质学说。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本质为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这一概念能够揭示行为的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不过,当前据以判断社会危害性的实体内容和规范标准缺失,应当予以修正。将社会危害性理解为法益侵害性,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我国的社会危害性中的"危害性"与法益侵害性中的"侵害性"具有同一意思,而社会危害性之中的"社会"应当理解为法律所保护的生活利益,而不是抽象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出高发性、隐蔽性、智能化的态势,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因此,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能力,有效地惩治职务犯罪成为了当务之急。职务犯罪证据是整个职务犯罪诉讼制度的核心,如何提高收集、固定和运用证据的水平,通过侦查构建完整的证据体系,是职务犯罪侦查机关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8.
台湾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1998年创设了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意欲通过这种社会福利性质的制度,以社会保险分散风险的方式,来达成当局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任务,并借以达到促进犯罪防治及社会部分控制的附带目的。台湾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设计吸收了其它国家及地区的优点与实施上的缺失,因此有些制度内容具有领先性。然而该制度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一些误解和偏差,台湾的有识之士目前也正在积极探讨,力图寻求制度的理性变革,从而建构一套理性的犯罪被害人“司法”保护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由于对不作为犯罪的性质和危害性认识不足,近年来,人民警察在职务行为中的不作为犯罪的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充分认识不作为犯罪的危害性、避免因此而产生的不作为犯罪、减少因此而带来的社会危害,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文章探讨了人民警察职务行为中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及类型,提出了预防人民警察不作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