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内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内政治水平的重要举措。为了使新党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老党员始终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就必须强化党内教育,确保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把握党内教育政治化、实际化的内涵要义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对于党的组织问题向中央提出建议:“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在他初步探索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萌发了党领导革命斗争要注重无产阶级思想领导。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邓小平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实践.借鉴共产国际各国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深刻教训.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他论述了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分析了党内民主政治生活因制度缺失而造成的弊端及其危害.提出了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途径。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对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是在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之后的政治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改革党的最高机构为突破口,扩大党内监察力量,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党最高层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改善党内民主状况;设立党内最高代表会议代行党代会闭会期间职权:主张党的监察机构与国家监察机构协同起来运行等。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监督,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宕莳 《求贤》2010,(3):39-40
1928年.中共顺直省委及天津党组织结合贯彻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实施大规模的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中共中央针对顺直省委出现的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等问题,先后派出陈潭秋、刘少奇、周恩来到天津巡视,调查研究,指导省委改组,提高认识,纠正错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了北方党组织在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内正义力量针对思想理论领域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搞得混乱不堪的局面,为捍卫党的指导思想的纯洁性和正确性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尤其是三次大的思想交锋即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斗争、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和围绕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斗争,从思想上唤起了人们对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的认识,认清了林彪、“四人帮”所贩卖“理论”的错误本质,从而为最终结束“文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文革”之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内正义力量针对思想理论领域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搞得混乱不堪的局面,为捍卫党的指导思想的纯洁性和正确性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尤其是三次大的思想交锋即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斗争、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和围绕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斗争,从思想上唤起了人们对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的认识,认清了林彪、"四人帮"所贩卖"理论"的错误本质,从而为最终结束"文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文革"之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拔乱反正和正本清源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7.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思想建党原则,开启了探索一条着重从思想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80年来,古田会议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界碑,是加强党内思想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的历史教材,是积极开展时党内错误思想斗争的历史见证,为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党内思想上的各种矛盾。党内思想上的矛盾纷繁复杂,如果不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并抓住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是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平均使用力量,那么思想建设则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认真分析党内思想上的矛盾即党内本质矛盾,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是党内本质矛盾共产党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但是在各种矛盾中,规定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只能是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为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先…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的根本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并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提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实践表明: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党的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坚持和发展得好,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就会失去活力,党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挫折。党内民主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自身发展及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抑制腐败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人和胡锦涛同志对党内监督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深刻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党的三代领导人和胡锦涛同志的党内监督思想,加强和搞好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1.
李洪影 《世纪桥》2004,(1):35-37
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所谓思想建党,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武装全党,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教育和改造党员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着重于党的思想建设并把它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毛泽东整个党建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今天重新认识这一光辉思想,切实改进和巩固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孙辉 《奋斗》2006,(10):4-5
江泽民同志在《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扬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直接决定政治民主化的方向和性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丰富和发扬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3.
实现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关键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也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克服和改造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应首先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延安整风时期提出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提出“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  相似文献   

14.
顺直省委问题是中共党史上颇有影响的重要事件。从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一年多时间.中央为解决省委内部矛盾和省委与中央之间的意见分歧.先后三次改组省委。一次停止省委职权,一次改组省委常委,四次更换省委书记,还有一段时间由中央巡视员直接领导省委工作。可见,顺直省委党内出现的严重矛盾在当时党的内部问题中的确是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党内思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思想教育的规律把握不够深入;对党内思想教育的作用重视不够,上难接天线,下不接地气;党内思想教育创新不够,针对性不强等。推进党内思想教育,要把握住几个重点:推动党的自身思想建设,重点解决对党的忠诚问题;掌握党内思想教育规律,重点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斗争精神,敢于思想亮剑。同时,还要采取以下措施:严把入口关、培养关,将党员纯洁性作为党内思想教育的第一课;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干部在党内思想教育中的垂范引领作用;把思想教育与党员自身实际结合起来;采取生动化、多样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却有着丰富的构建党内和谐思想。毛泽东关于构建党内和谐思想的主要之点可以归纳为: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首先从思想上构建党内和谐;创造整风形式,通过整风化解党内矛盾、实现党内和谐;提出民主集中制的公式和目标,意在造就党内和谐局面;提出党的干部标准和路线,意在消除党内不和谐的主要肇因;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为党内和谐提供有效手段;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寻求实现党内和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封建传统的最坚决最彻底的批判者,其锋芒所向,不但使整个旧的社会制度为之动摇,而且触及到了意识形态的许多方面,形成了大规模的移风易俗运动。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传统异常牢固,而革命又始终处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斗争成为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封建残余意识不断地在党内反映出来,严重影响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刘少奇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改造党内封建意识的重要思想。 一、改造党内封建意识的必要性 1.改造党内封建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刘少奇认为,在某些党员身上,…  相似文献   

18.
一、苏共党内监督的理论与实践(一)列宁关于党内监督的思想。列宁关于党内监督思想的集中论述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是针对布尔什维克党内高度集权和党员干部搞特权及官僚主义倾向提出来的。十月革命后,由于帝国主义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的武装叛乱,使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危机。在领导这场反危机斗争中,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形式采取了高度集中制,而在工作方式上,则实行战斗命令制。这种领导制度存在着削弱党内民主生活、限制广大党员民主权利的严重弊端。其后果致使党的最高领导成员中某些“个人的偶然因素”在党内起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内民主冯锋  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是调动一切积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处在伟大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要求党的整个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  相似文献   

20.
1928年夏.沙县夏茂籍中共党员官锦铨、姜敢等人根据临时省委扩大会议精神,回到家乡沙县夏茂,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隶属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沙县特支从1928年成立至1934年历时7年,在传播革命思想,建立革命联系,配合红军工作团活动、反抗军阀卢兴邦斗争、配合东方军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