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笔者认为,道家思想与后现代思潮“情投意合”之处在于以下五点:(一)反权威。后现代主义是明确表示这一点的。后现代主义急先锋们的“摧毁”、“解构”等都是直指所谓“权威”的。他们通过反对“权威话语”来实现上述目的。在他们看来,“权威话语”是以独断论和中心论为基础的,因而是僵化的,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遮蔽了人们的智慧。后现代主义向一切终竟至极的东西挑战,反对传统的把个别当一般,把历史当永恒的普遍主义观念,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他们“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庄哲…  相似文献   

2.
怎样认识后现代主义哲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化思潮,广泛存在于艺术、美、文学、语言、历史学、政治学、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意识形态诸多领域。它以否定、超越西方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术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几十来,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迅速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一词在西方乃至全世界成了一个时髦的用语;后现代用的一些词汇,如“话语”、“文”、“叙事”、“解构”、“颠覆”等,成了好些人的口头禅。“人人话语,个个谈文本,解构不离…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性与当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的问题.如今,在后现代主义文化问题上又叠加上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问题,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总体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后殖民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话语和政治话语的进一步延伸.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是当代世界时髦的文化思潮,对其性质、发展与价值观的评价,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人言人殊,面对这种全球性的思潮,中国学者理应做出自己的理论阐释,同时,还应更深一层地考察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正负面效应,促使我们在后冷战时期,在后殖民语境中尽可能从“解构的后现代主义”走向“建构的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知性意识及其整体主义致思方式,不啻为一次新启蒙。然而,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了旧形而上学之后却不自觉地陷入另一种形而上学,并且在其后果上引发了价值多元主义的自我悖谬。价值多元化何以可能?在一个“诸神纷争”的价值处境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消解策略,其中确立“边界意识”的策略具有理论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汤小红 《学习月刊》2013,(18):21-23
很多研究者认为.网络文学与经典无缘。首先是时代的原因。网络文学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反乌托邦、反历史决定论、反体系性、反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反意义确定性。倡导多元主义、世俗化、历史偶然性、去中心、非同一性、解“元话语”、解“宏大叙事”、睥睨权威、蔑视神圣、消解经典。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艺术.用费瑟斯通的话说:“在艺术中.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关键特征便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弭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胡玻 《探索》2002,5(6):99-102
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主要是针对着形而上学的“二重化”世界观及其最高价值设定来进行的通过揭示传统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论的虚无主义性质,表明了形而上学必然终结的历史命运;从认识论根源和心理根源两方面展开考察,阐明了形而上学所谓的“真正世界”、超感性世界的理性虚构性质;将“强力意志”确立为世界的本质和价值基点,据此形成了反形而上学的强力意志的世界现和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加强中央权威理论研讨会综述赵兴良,黄勇所谓中央权威,即指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权威。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央要有权威”,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维护中央的权威”。最近,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室邀请南昌大学、省社科院、省行政学院及党...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后现代情结的批判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 外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多诺与后现代的关系有多种说法 ,学者们主要是从阿多诺的否定性哲学意境出发 ,把他的理论直接指认为后现代理论的一部分 ;很少有学者从阿多诺理论的深层辩证法去揭示其价值建构方面的意蕴 ,而这一点正是阿多诺反对后现代的内在逻辑。本文对阿多诺理论的这两个方面作了批判性剖析 ,指出阿多诺理论在其抽象的否定性理论层面上 ,与后现代的“解构”与“打破”的意蕴是一致的 ;这也是学界主要谈论的所谓的阿多诺的后现代情结。但从更深一层的理论诠释来看 ,阿多诺理论在其本质上是反后现代的 :区别于早期后现代理…  相似文献   

10.
“回到马克思”是在当代哲学工作者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背景下衍生出的学术现象。“回到马克思”以“返本”求“开新”,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回到马克思”在方法上是求新的,在其旗帜下的言语实践中内蕴着反传统的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而从根本上说,“回到马克思”源自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