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2009,(3):62-63
互联网上总是热点不断,这边“华南虎”事件在此起彼伏的呼声中总算尘埃落定,那边“天价烟”、“躲猫猫”等事件又迅速升温,成为网民们竞相追逐激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消费首次被置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首位,但我国的消费环境却成为制约扩大消费的“瓶颈”。三鹿奶粉事件、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美的紫砂煲、家乐福价格欺诈……消费领域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不禁要问:如何营造一个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让百姓放心地消费?  相似文献   

3.
“稀里糊涂‘被涨工资’”,“做蚁族还是蜗居?”时下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热点就是网民讨论社会公共事件的主动性和推动事件发展进程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艾滋”违法犯罪:法律如何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导刊》2004,(5):21-23
主持人:我市最近一段时间,先后发生了“艾滋小姐”、“艾滋小偷”这类普通治安案件,为何它们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事件?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10,(1):40-41
通过对2009年热点法制事件的扫描,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时代的烙印:“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等事件告诉人们,信息公开透明对政府公信力是何等重要;对于查办贪官、重庆打黑、足坛查赌等大事件,人们坚信法治中国必然是朗朗乾坤;在邓玉姣、梁丽等案件中,我们又能看到法律、道德、情理的平衡:周久耕案件和“艾滋女”事件,  相似文献   

6.
王萍 《中国人大》2010,(6):37-37
2008年,在惩处“三鹿奶粉”事件的强大民意声中,食品安全法高调出台并实施,市面上着实好了一阵子。结果去年又爆出“毒奶糖”事件。“两会”召开在即,又爆出“海南毒豇豆”事件。民以食为天,作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问题,食品安全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今年的人代会上,如何防止食品安全“按下葫芦浮起瓢”,让百姓的餐桌更安全也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呻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礼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两年的社会热点,总离不开网络。从“正龙拍虎”,到“秋雨含泪”,从南京官员抽天价烟,到郑州官员的“替谁说话”论,从“躲猫猫”事件,到邓玉娇案件……  相似文献   

9.
最近,“圆明园事件”愈演愈烈。(见本刊2005年5月上期《“圆明园事件”波澜》)。湖底铺设防渗膜事件余波未平,又传出圆明园出租湖心岛“、万春园别墅”一系列事件,有关圆明园的园林、生态、文物保护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今天,谁来呵护我们的圆明园以及撒布在广袤大地上更多的“圆明园”,这个历史课题,谁也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10.
唐源涛 《世纪行》2012,(5):17-17
一、充分发挥好“热点报道”的引导作用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汉骂”事件的报道,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对社会热点的报道。一是要准确判断切入的角度。二是不要高高在上评头品足,要让受众唱主角,依靠受众的理性自省引导舆论,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三是要搞好大合唱。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不仅要运用消息、评论、综述等各种报道形式,各媒体还要一起发力,互相策应,用强大的主流价值舆论场影响社会。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互联网言论的影响力和穿透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成和传播格局。当前,在涉及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中,实际上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的“官方舆论场”;另一个则是由“民间口头舆论场”进化而来的“民间网络舆论场”。两个“舆论场”在大体重叠和谐、同频共振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李岩 《半月谈》2004,(10):5-27
最近发生的陕西假彩票案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竞相热点报道。沸沸扬扬。作为体育彩票的发行和管理部门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对这起事件是怎么看的呢?为什么会发生这起严重侵犯彩民利益、损害体育彩票信誉的“宝马彩票事件”呢?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实践》2007,(3):38-41
在中国的政治日程表上.2007年的热点属于十七大。春雷震震.热点频频,人们已能感觉到十七大渐渐走近的气息。年初以来,着眼于十七大,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中央在信访、纠风、“红头文件”清理、房地产市场整顿、节能减排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展开了一系列雷霆行动。我们对全国“两会”前后一系列重大政经事件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明确规定农民工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已有1.5亿农民工进城务工。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代表中还没有农民工。“每个利益群体都应有自己的代表,这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预见,在明年“两会”期间,农民工代表将是“热点人物”。我们期望听刭他们质朴而铿锵的民主之声、权利之音。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刘福利的文章,近日,某知名论坛就评出了2009年度网络10大炒作事件,躲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网络炒手”们也逐渐露出水面,被评的事件也大都广为人知,比如“艾滋女”事件、“贾君鹏”事件、曾轶可事件、“晕机女”事件等。  相似文献   

16.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9,(14):16-21
人人都讨厌垃圾,人人都制造垃圾。垃圾问题,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世界难题”。近日。因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问题,杭州若干小区的居民“联手”采取了抵制行动。此“事件”引起了各界关注,一时成为“热点”。不管小区居民的行动有无道理,也不论政府要建垃圾中转站的对与错,无法摆脱的城市管理者的“城市垃圾之困”,再一次进入我们观察记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等各个领域诚信危机现象愈演愈烈,已演化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尊重权利才能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近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9.
抗疫大考,干部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半月谈记者梳理抗疫以来的热点事件和网络热词发现,担当作为的逆行党员干部受到群众排队点赞,而部分任性、本位干部饱受诟病。要求实,不要虚功热点事件:西南地区某项目爆出“启而不动”新闻。领导干部宣布项目启动后,汽笛长鸣,场面火热。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视域下的执政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金山 《新东方》2009,(3):42-4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其特殊作用正日益显现。从2007年的重庆“钉子户”事件到山西“黑砖窑”事件再到陕西“华南虎”事件,从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到“娄烦事故瞒报”事件再到年底的“天价香烟局长”事件。在这些事件中网络舆论正成为舆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使执政党、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