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被妖魔化了的“陌生人”贺新:今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寇教授,对此,您怎么看?“陌生入社会”又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寇东亮: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这种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历史合理性,但人们对这种转型也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拒斥甚至否定。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对多数人来说,“熟人”因知根知底,便认为是可亲可信的,而“陌生人”因其来历不明或形迹可疑而被不少人视为潜在的“坏人…敌人”,则是可疑可怕的,甚至被视为可怕的“妖魔”。多数人总是以防范的心态面对“陌生人”,告诫自己或劝诫亲朋好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陌生人交往”。另有一部分人则信奉脸厚心黑、情感冷淡、道德冷漠、为人冷酷等,通过瞒、骗、欺诈等手段,伤害或损害“陌生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从总体上分析了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其中调查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蓝皮书认为,中国目前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二到三成信任陌生人。  相似文献   

3.
2013年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究报告(2012—2013)》披露,"目前,中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人。"这份社会心态蓝皮书发布后,在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  相似文献   

4.
从红十字会“天价餐”事件到“郭美美事件”,再到河南“宋基会”事件……一连串慈善事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信任风暴。向来被认为是社会良心和仁义的慈善募捐事业,处在前所未有的风口浪尖上。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募捐的法律规范,使制度及时跟进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日常生活联系。人离不开交往,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人只有通过与他人交往和联系才能生存和发展。军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样置身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之中。但作为军人,有着特殊的身份,担负特殊的使命,在对外交往中就必须有着特殊的原则和要求,要做到“三思”。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1,(9):38-39
“跌倒”的不是老人,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与人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信力。不能重建社会诚信,再多的《指南》也扶不起跌倒的老人。  相似文献   

7.
周若辉 《湖湘论坛》2013,(3):98-102
社会信任是检验一个社会“质量”的最重要标尺。借鉴欧盟的“社会质量”理论及其基本内涵,社会信任也是“社会质量”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当下中国较大面积的“社会信任危机”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转,影响到“社会质量’’的整体状态。因此,如何通过重建社会信任来全面提升“社会质量”,也成为人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3,(3):5-5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官民、警民等信任度下降,社会冲突增加,社会信任度已跌破警戒线,总体社会信任降到了“不信任”水平。此外,64%的民众认为现今中国社会“不公平”,其中,农民工普遍感到社会不公平,且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大多消极逃避。  相似文献   

9.
廓清领导行为、下属信任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入分析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对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二者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从理论上说明了下属信任的产生路径以及不同领导行为在此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进而明确了领导行为是如何经由下属信任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本文为进一步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本道路狭窄,车流量大,但车速可以很快而事故较少发生,展示着当代日本社会的效率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与默契。回忆起在日本开车的经历,一些细节和几件小事让记者感动。  相似文献   

11.
信任     
在该书末尾,作者写道:“从历史上看,而且从实质上看,信任采取了许多不同的形式。在古代社会系统它具有的特征不同于在文明社会系统它具有的特征;它可能是自发产生的信任,或是个人的而且以策略一敏锐的方式建立的信任,或者它可能是在一般系统机制中的信任。它避免了明确的道德教导。只有从官的功能角度,我们才能把它理解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2.
程萌 《学习与实践》2023,(3):121-129
“奇点”是当前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影响的重要理论框架。它通常用来表示人工智能将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界限的巨变情形。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尽管近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形态与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再到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变化有紧密联系,并且人工智能在19世纪机器体系替代人的体力器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展现出替代人的脑力器官的演变趋势,但它在实质上难以获得人之为人的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决定的主体性意识。基于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形态变革之间内在勾联的角度所总结的“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这即是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带来的并非“机器是人”的“物种奇点论”,相反是使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可能的“社会奇点论”。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的基本信任做润滑剂。不然,社会就无法正常有序地运转。信任是加速人体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自信比努力更为重要。信任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振,有助于单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并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时,用“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现象屡见不鲜”来概括当前的诚信现状。此前,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称,我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3,(6):74-74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经常有些事需要协商。大到企业之间的兼并,小到买一张车票,都需要与人协商。社会协商看起来没有“大是大非”,但正因为它看起来小,也就容易让某些人扯皮、推托甚至无理耍赖。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合情合理地在社会协商中取得成功。协商成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3,(4):46-47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364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觉得陌生人间的信任度降低了吗?”的调查显示,82.6%的受访者认同“超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这一说法。69.2%的受访者表示,“欺骗造假,使社会整体诚信度降低”是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67.2%的受访者表示,在当下增加陌生人之间的互信、提倡学雷锋更有现实意义。受访者中,90后占12.0%,80后占51.3%,70后占25.4%。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书 《理论月刊》2005,(12):38-40
国家与社会是两个既相互对立,又密不可分的实体。国家是通过政治手段而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则是通过经济手段而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家与社会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与社会对国家的控制贯穿于国家与社会关系产生与演变的全过程。未来的国家将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社会,未来“自由民联合体”社会中将不再有国家而只有社会。  相似文献   

18.
朱贤良 《今日浙江》2011,(15):50-50
作为市场经济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之一,温州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社会问题是“人无我有、人后我先、人轻我重”。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周毅 《现代领导》2002,(5):12-13
去年底刚刚拿到手的郑也夫的《信任论》,仓促之间,来不及作更多介绍,就上了我们的“年度选书”。事后总觉意犹未尽。这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关于信任的学术著作,虽说信任的建立是一次漫长的“千里之行”,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姑且将这次写郑也夫的访谈,在交谈中对信任的思考,算作这千里之行的一小步吧。  相似文献   

20.
陈宇鹏 《前沿》2012,(4):114-115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相关理论调查发现“国际社区”外国人不仅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社会资本,并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弱关系社会资本共同构成其社会支持网络,网络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友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构成。“黑人聚集社区”外国人并不具有较充分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社会支持网络基本上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强信任构成,其网络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推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