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密切相关并以之为先导的。因此,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不仅有利于总结经验,而且有利于坚持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辩证演进的历程。建国后近三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索中历经曲折,又在曲折中艰难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捍卫与创新之中辩证前行,最终在传承与升华的辩证中形成了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规律"、"两条原则"及"三组张力"的基本经验值得继续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哲学研究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进行更新的批判与超越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进行研究,既包括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包括我国学者在新时期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新时期哲学研究学科建设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是通过合理规划、资源整合和重点扶持等办法,培育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开发与时代相适应的课程,构建全面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改革开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分不开的,即: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搞清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本依据;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和法宝;尊重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范式的成熟与确立。毛泽东思想开创了这一理论范式,邓小平理论发展了这一范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这一范式,科学发展观则标志着这一范式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不仅不会束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而且将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梁栋 《学理论》2013,(4):38-39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实践。从党史的角度梳理了建党九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首次飞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探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重大飞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回顾党史的基础上,分析和阐述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总结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和科学界定,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实现了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完整整合,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邱仁富 《党政论坛》2009,(17):14-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绽放光彩,光辉耀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十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的三十年。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日益增强。然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话语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内在要求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阐发了"第一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它实际上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集中回答和认识上的升华,是对我们党8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规律性的概括。"第一个结合"的精神实质和真谛就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朱逸 《学理论》2012,(29):38-40
现代解释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这种视角暂且悬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取得的成果,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实地视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传播、生长的进程。其中的"回归"维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性",尤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而"对话"维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获得"当代性",进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发展的"理论双维",这两种理论维度实际构成了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域"和"当代视域",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成功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苏俄形态"向"延安形态"的转向,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范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延安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梳理和总结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有利于指导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在坚定理论自信中,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梳理这个问题的思想脉络。毛泽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初论述,特别是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对于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根据这一方法论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学"是西方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学术思潮。从研究主题看,西方"马克思学"以马克思的原生态文本为主;从研究范式看,西方"马克思学"是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深入研究西方"马克思学"的理论特质与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马克思学,有利于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法性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在一个合法的框架之下进行"结合"。它是历史与现实、事实与价值、自上而下的权力建构和自下而上的心理认同的统一,并体现为科学性、合理性、实践性、人民性、认同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尹志明 《学理论》2010,(23):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第一次正式把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中的基本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理论体系"的形成轨道、主要特点、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旨归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在这一历程中生发出三个亟待解决的关键论题,它们分别从三个维度表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真意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什么化";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离"了什么。深入分析和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这三个命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贯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理论脉络,讲好这一章的教学内容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好为什么学习<概论>、如何学习<概要>等疑问.那么,如何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呢?经过集体备课、反复研讨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又要分析其理论的深刻性和前瞻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即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性质,我们把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作为重点问题来展开.这样,既使学生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理论延伸,又增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学内容的理论色彩.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四次大争论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无不是社会各界围绕着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展开的思想理论交锋、争论的结果.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社会资源,它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长期被忽视不仅仅是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失误,也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带有普遍性的重大失误.在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研究开始起步.三十年来,这一研究涉及到利益、需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需要与利益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十多个问题领域,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认识成果.让利益思想"回到马克思"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界已注意到,"中国特色"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特征,而且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的基本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以"中国特色"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原则,就是要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四个方面全面把握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