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08,(2):7-7
中国股市为何不影响中国经济?2007年10月创下高点时,中国股市比2005年低谷时上涨整整5倍。亚洲历史上,只有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股市曾有过类似的表现,其中台湾有过大盘在两年内暴涨600%的记录。在如此疯狂的涨势和明显的投机气氛下,任何理性的分析师都会认为,中国股市充斥着泡沫,而且这个大泡沫必  相似文献   

2.
叶檀 《南风窗》2007,(11):64-65
李扬直言,“中国公司债市场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股市的红火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和钱包,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于资产价格是否过热,中国经济是否会重蹈日本与泰国等国资产泡沫崩溃覆辙。在这样的追问中,  相似文献   

3.
姚洋 《南风窗》2010,(15):68-71
泡沫破裂是否就是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真正原因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都属于短期宏观波动范畴,很难想象它们可以解释日本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20年的停滞。我们必须从长期因素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4.
媒体     
《南风窗》2010,(24):11-11
<正>1今天的中国像19世纪的美国?【美】《时代》11月15日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经济霸权冲刺吗?是的,马丁·雅克在他的书《当中国统治世界时》中给出了确定的答复。不,经济学家约翰·马金和对冲基金巨头James Chano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泡沫迟早会破灭,到时中国会出现类似日本"失去的10年"那样的不景气局面。后一种看法也反映在畅销书《未来100年》中,这本书认为中国的未来不过是"日本的翻版"。  相似文献   

5.
陈淮子 《南风窗》2010,(17):68-69
不是危言耸听,日本经济由盛而衰,从腾飞年代到泡沫破灭再到滞胀这几十年的历史会不会在中国重演,至少是经济学界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祁京梅 《南风窗》2008,(23):77-78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不景气,其实质是在房地产泡沫的制造过程中阶段性受阻。此时如果政府在金融、信贷等方面放手进行所谓的"救助",那就意味着支持房地产业可以继续吹大泡沫。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理事长濑户宏教授应邀访问中央编译局并作了题为"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的学术活动及其变迁"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濑户宏教授介绍了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的发展概况、特色以及它与亚洲政经学会在研究立场与关注领域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梅新育 《南风窗》2010,(12):64-67
今年是《广场协议》签署25周年,也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20周年,很多人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当年的日本有比较多的相同之处。当年日元在美国的压力下大幅升值,而中国现在同样面临美国的汇率压力。是当年日元的大幅升值造成了日本失落的10年吗?如果人民币做同样的选择,会陷入长期经济衰退吗?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是如此关键而富于争议,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方和美方聪明地回避了汇率问题。但政治上的考量和较量并不影响外界对汇改的期望加温。从本期起,编辑部会陆续邀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撰文,我们会把不同观点和立场都呈现出来,希望能通过这一组稿子对《广场协议》的后果和中国宏观经济有一个深入而透彻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最剧烈的一次变化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的一次巨大动荡,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都纷纷制裁中国或想要改变中国。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实施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很快打破了暂时的孤立状态,并更加开放和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其中,对日本的政策也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日本对华政策的不同变化而逐渐调整成形,即一方面基于同日本的友好而谋求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对日本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不远的将来、最快在2010年前后,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世界第二"与日本的"第二"有本质的不同。如何与届时的中国相处,日本必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陈言 《南风窗》2012,(6):78-81
如果说20年前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日本经济永久发展论,随着泡沫的崩溃化作成了20年的失落,那么建立在绝对安全、成本低廉、高效率等虚幻基础上的日本核电体制,也已经随着福岛核电站两个机组的厂房发生的爆炸,化作让世界各国必须吸取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12.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14-14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是金融衍生品过度泛滥导致的,但中国恰恰在危机之后推出了股指期货等衍生品;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但中国随后却进一步吹大了房地产泡沫,以至于不得不用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在进行汇率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泡沫,其中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最为突出。当今中国大陆的资产泡沫也正逐渐扩大,两者之间的态势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台湾处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资产泡沫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相当的现实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琛  陈倩 《工会博览》2010,(2):90-90
美国为了缓解其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采取的是美元贬值的措施。美元跌势从2002年开始,作为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种货币,美元持续贬值,对其他国家经济的损害和打击不容小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受其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美元贬值造成中国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国家财富流失、房地产及股市泡沫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列举了美元贬值对中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简要阐述了中国面对这场货币之战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07,(24):7-7
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都令人羡慕,两个国家的未来也紧密交织在一起。仅在上海,就居住了2万名日本人。而在日本的中国人数量更加可观:50万人的中国合法移民是日本的最大外国人群体,这些人不仅仅是厨师或者只是在便利店里值夜班,有超过8万名中国学生在日本大学里学习,占了日本外国大学生数量的2/3。  相似文献   

16.
"依据日本的经验,上海世博会后,中国的出境游热潮必将到来,我们期待在这次热潮中有更多的中国游客访问日本。同时,与30年前的日本游客类似,普通中国游客‘适应’海外旅行,也需要一个学习和磨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将使用经济柔道,在日本自己的重商主义游戏中击败它。 现代的日本人并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敬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邱兆锋 《南风窗》2010,(9):42-43
<正>市场就是一场勇敢者的零和游戏,中国汽车走出去的成败,还有待时间的检验。4月伊始,自主品牌后起之秀比亚迪正式接管全球著名模具生产企业——荻原公司在日本的一家工厂。今后,在日本生产的高精度模具将运送至比亚迪在中国的生产线使用,而比亚迪的中国员  相似文献   

19.
读者     
《南风窗》2008,(22):10-10
楼市泡沫必须挤干净(2008年第21期《阵痛中的民生突围》)美国金融危机的总祸根是高房价,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必须汲取美国的沉痛教训,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中。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是"纸里包火"、"打止痛针"的观点。即:拿中国经济、银行、百姓做"人质",抛出房价下跌经济滑坡论、银行先死论、百姓负资产论、农民工失业论等,要挟政府救助房地产,目的在于维护高房价,维护自己的暴利,根本不考虑造成金融风险的后患。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结成强势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20.
朱焱 《南风窗》2008,(10):88-90
与日本对中国的研究相比,中国对日本的研究落后了。不仅如此,就是对中国的研究上,日本学界也在某些领域领先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