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团主义近年来成为分析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走势的一个理论框架。与强调社会自治的多元主义理论不同,法团主义重视将组织化的利益整合进国家政策制定领域,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政治社会团体作为组织化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成为法团主义的核心主体。作为一个植根于欧洲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语境,法团主义分析框架面临着三大问题:规模上难以适用,社会基础和传统差异,内在的公共地位和私域自治平衡困境。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是民主国家治理社会的主要工具,公民参与则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公共政策公民参与面临"内输入"公共决策系统、"附属物"社会利益团体、"官本位"政治参与文化、"残缺化"制度保障机制、"喉舌论"大众传媒体系等问题,要改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需从还原利益团体的政治本色,构建以民为本的参与文化,增强大众传媒的公共话语权,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框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政商关系是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经济状况、社会思潮的集中体现,体现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政府、官员与商人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基于各自的历史经验和价值取向,对政商关系的态度、观点和政策都有所不同.政商关系主要在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和统合主义三种语境中实践.基于独特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中国的政商关系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基于独特的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政策支持、政治吸纳与合作治理构成了中国统合政商关系的治理经验.中国的政商关系既不能陷入自由主义式的政治被经济绑架的陷阱,也不能落入国家主义式的经济被政治统摄的窠臼.构建健康政商关系,要以法治建设规范政商关系的行为边界,以制度创新拓展政商关系的合作空间,以核心价值引领政商关系的观念变革,以统一战线统合政商关系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4.
参与选举是维护公民政治权利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立法落实各选举原则是保障公民选举权的逻辑前提。根据乘积原理,公民选举权的落实状况是由各选举原则所组成的关系系统决定的,挖掘各选举原则的核心要素并分析这些要素在选举中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就可以推导出落实公民选举权的一般情形。在我国,以逆向平权为基本运行规则的选举逻辑根植于国家法团主义内部,数量有限的各法定团体和组织以责任明确、非竞争性的方式参与各项政治选举,它们在政治表达和代理人选择方面给予国家以组织化的支持并自愿接受国家的控制。这种以利益协调为本位的制度设计,是各选举组织的民意代表功能明显不足的现实缘由。  相似文献   

5.
政治社会团体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体,但我国学界尚未形成达成有共识的概念,有必要从相关概念的比较中辨析其内涵。政治社团是社会团体的一种,但需要区分社团的政治性和政治性社团,也需要对利益集团和与之关联的既得利益集团等术语进行严格界定。结合我国现实,政治社会团体就是指其利益代表地位获得了国家认可、承担一定公共职能,并制度化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利益集团在我国已逐步形成且不断发展.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也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利益集团政治参与模式一直存在着多元主义与合作主义之争,相对于多元主义,合作主义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着更多的适用性,因而成为我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要选择模式,由合作主义所建构的协商民主机制则是这种政治参与模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们需要思考,要如何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威权主义政治形态下的国家治理学术研究来看,我们的话语权基本被垄断,少有创见。在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国家治理经验方面,可分别归纳为“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模式”和“运动式治理模式”,前者主要是中央政府“做对了激励”;后者主要是各级政府普遍使用“地方国家统和主义”的做法。未来国家治理不能回避四个问题:大国如何治理?为了什么而竞争?在地方上谁代表国家?社会治理如何创新?答案是将中央与地方实践性分权的动态博弈过程回归到法理型权威治理和制度化分权的轨道上来,赋予地方治理大胆实践创新的空间与能力;在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关系中改变地方性的政府统合主义途径,激活体制改革红利,释放社会潜力与活力,实现赋权增能双赢发展。最后指出,通过做好的社会科学研究,赋予国家治理实践理论指导,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法团主义是一种新的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本文在阐述法团主义视阈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社会转型期中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建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论证了新政治局面的发生背景 ,具体分析了当前阶层分化使“整体主义”的政治局面面临着政治参与、价值的质询、公民社会的成长、政治资源流失的压力。然后通过对法团主义理论模型的分析 ,论证了我国借鉴这一理论的合理层面来型构新政治局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最后从政党 /国家 /社会三者关系、政治能量的交换、政治文化三个方面 ,对有中国特色型构进路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外干预问题上,19世纪中后期英国国内形成了持完全敌对政策主张的两大派别:国家利益派和曼彻斯特自由派。在这两大派别之外,格莱斯顿实施了同样具有影响力和实践意义的新干预主义政策——有节制的干预主义,这就是在总体上倾向于曼彻斯特自由派提倡的以和平方式参与国际事务、解决国际争端的同时,又肯定国家利益派主张的武力干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公共利益集团政治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融 《外交评论》2002,(2):36-42
美国的公共利益集团政治表现为新的行动主义的政治参与模式。它的发展是美国多元主义政治理想的体现 ,是后工业社会中后物质主义意识的产物 ,是政府职能扩大的结果。美国公共利益集团政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由派与保守派间的激烈冲突 ,使公共利益集团政治的发展仍面临重重阻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政治系统内的团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以达到影响和监督政治决策等目的而实施的政治活动。网络政治参与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手段,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又给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政党与社会分离的现象.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自由主义的胜利.然而,自由主义中内含的消极政党参与也导致了代议工具主义和公民犬儒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种新的协商政治模式在汲取共和主义中积极政党参与传统的基础上,力图解决自由主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将政党因素考虑进协商民主的讨论中,可以增强这一新政治范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从社群整体的角度出发,尖锐批判新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价值观、普遍主义正义观、机会平等观、中立的国家观。社群主义的复兴进一步促进了西方政治哲学的繁荣。然而,在充满利益纷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德性社群带有很大的虚幻性。社群主义只不过是由于不满自由主义而引发的理论憧憬。它不是替代而是对自由主义片面性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立宪主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和政治原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控制系统,它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运行机制。随着我国立宪主义进程的日益加快,社会各种内部矛盾的凸显,现实对校园安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立宪主义背景下我们应当从立法上、校园主体定位与内部安全机制的建立上解决校园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益诉讼产生发展的背景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现代公益诉讼产生并勃兴的社会背景的考察,发现公益诉讼是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致社会巨大变迁的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各种利益不平衡而产生的,其核心推动因素是广泛的公民参与,而司法能动主义和律师的公益辩护是其发展的有力保障。这对于我们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强大的、稳定的、能够有效吸纳、代表、综合各方面诉求和利益的政党制度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党制度在现代化发展中能够在扩大政治参与的同时调控政治参与的规模和速度;能够有效地代表各方面利益,培养公民对整个体系的认同和忠诚;对社会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并有效地探索了合作型政党制度框架中政党之间的互相监督特别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层面的变化如何对政治领域产生影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面临着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转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关注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可能带来的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参政意愿,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人民民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现实关切,建立有效的沟通、引导和反馈机制;提升社会幸福感,促进国家治理与人民需求相统一;坚持国家治理目标的全面性,努力实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法团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模式,用于分析多元主义所无法予以有效解释的诸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类型,填补了多元主义的不足。法团主义强调政府与社目组织的帝l度化合作,这一制度安排对强化了国家的基础性权力、提高政治整舍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法团主义作为现代国家构建的一种权力技术。它从基础性权力强化及政治整合两个雏度提升国家能力,推动着现代国家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下的责任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以来,随着风险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刑法理论和实践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责任主义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包含着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刑罚价值的制衡。为了防范风险维护公共安全,责任主义需要对两种价值选择进行新的定位。作者从归责上的责任主义,量刑上的责任主义以及团体责任三个方面,分析责任主义在风险社会下可能出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