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死亡时间的推断(PMI)一直是法医学领域最重要且复杂的课题,为此人们应用各种手段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根据骨骼、牙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靠性已经得到大量实验结果的证实。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法医学中根据牙齿、骨骼等死后变化情况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骨骼、牙齿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尤其对于腐败尸体,有望成为今后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蝇蛆对被害者死亡时间的推断作用极大,南昌地区因其气候特点及近几年的变化,尸体上蝇蛆繁殖周期及尸体骨化时间与以住法医学文献所载时间明显缩短,尸检时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3.
死亡时间是法医和刑事侦查工作者在调查犯罪行为和其他死亡事件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之一。但是目前死亡时间推断所使用的传统方法常受到经验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推断的准确性。由于DNA和某些RNA在细胞内的含量十分稳定,而且个体死亡后这些遗传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呈有规律地降解,所以通过测定死后细胞内的DNA和RNA含量推断死亡时间成为法医学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在死亡时间推断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组织细胞、体液成分、生物大分子均出现规律性变化,并与死亡时间高度相关,可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5.
随着放射影像学诊断技术飞越发展,其在法医病理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类技术能够解决损伤时间推断、个人识别、死因分析、致伤方式判断、识别身体异物等法医病理学常见问题,在以放射影像学为基础的虚拟解剖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无创的新型解剖技术将在尸体检验及死亡时间推断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应用前案。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IGF-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应用IGF-1推断烧烫伤增生性瘢痕形成时间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法医工作者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对尸体的详细检验来确定死因、死亡方式、推断致伤物及死亡时间等问题,以及对案情性质、实施犯罪的基本情况作出分析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基本情况,推断出犯罪应具备的条件,从而确定侦察方向、划定侦察范围为侦察破案服务。尤其是推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薄层色谱及其扫描法,对上芯93.1.1牌蓝色圆珠笔油墨在日光照射人工老化条件下,考察了试样中各染料成份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人工老化曲线。此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有助于进一步推断圆球笔油画墨盛开的相对时间。  相似文献   

9.
道德理性的形成是道德学习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内容,道德推断是主体道德理性形成的关键。把道德推断当成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需要我们以道德推断的方式开展道德教育。那就是:拓展主体的生活时空;揭示主体的道德冲突;促进道德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钢丝钳加工痕迹,如铣绞、锉纺和铲纹在被剪客体上反映的痕迹特征,可以推断钢丝钳种类。本文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推断钳剪工具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以“大型多玩家网络游戏”(MMOG)的责任情景为例.从责任推断过程的信息提取、原因理解和推断结果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发现计算机网络可以建立一种持续的社会关系,这些持续稳定的社会关系带来虚拟社区中的信任和宽容;虚拟社区中的责任推断基本符合Weiner提出的一般模型;虚拟社区责任推断的关键原因维度与一般责任情景中的关键原因维度基本一致.责任情景中涉及现实生活的因素被认为是不可控制的因素;由于网络惩罚行为的高代价,故虚拟社区中的责任推断并不一定产生明显的行为反应(惩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影响足迹变化的天气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其影响足迹变化的规律,从而大致推断足迹的遗留时间。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不同时间的转换增殖因子β-1和肝细胞增殖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这些因子作为推断损伤时间依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法医实践中,当事人以损伤造成腰椎间盘突出而申请法医学鉴定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腰椎间盘突出历来是法医鉴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尤其它与损伤的关系是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目前我国现行法律缺少这方面的明确规定,这给我们法医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鉴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形成时间的推断、损伤程度的鉴定作探讨性的研究,总结国内外的一些理论与实践,以期对法医在此方面的工作及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针对在短时间即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P-selectin(选择素P)和VCAM-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1)两种因子,选择豚鼠制作皮肤切创模型,经取材并制成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及单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种因子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在光镜低倍视野(100×)下,取两侧创缘及创底的5个视野,进行管内皮细胞阳性染色血管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selectin在损伤后5分钟即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其阳性染色及强染色血管数量随时间逐渐增高,至30分钟达到最高峰(P<0.01),而后随时间其阳性染色及强染色血管数量逐渐降低,直至损伤后6小时。VCAM-1在伤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也存在时间上的变化,在损伤30分钟组和1小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因子的生前各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死后损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种因子在不同损伤时间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数量及强度的差异,表明P-selectin为短时间损伤时间的推断以及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别提供了判定依据。VCAM-1可作为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别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康人理发后一定时间段的头发发端的微观结构和直径变化,从而建立理发经过时间推断方法。方法:采集53例不同年龄段健康志愿受试者的头发,用扫描电镜观察理发后间隔一定时间连续收集头发发端的微观结构和直径的变化,分析理发后头发发端和直径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结果:理发后头发发端的微观结构和直径变化明显。理发后头发发端呈现出由平整规则到参差不齐,再到逐渐圆滑,最后变尖或变圆钝的变化规律,发端的直径也随之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疼痛患者1 621例,其中闭合性胸肋部软组织损伤1 080例,腰背肌筋膜炎181例,肩关节周围炎360例,将每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中药的乙醇提取液喷洒患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于3种疾病,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法医鉴定对强奸犯罪的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认定、犯罪时间的推断等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法医鉴定角度对侦办强奸案中如何确定性交、暴力手段、犯罪嫌疑人、犯罪时间以及被害人的年龄和精神状态等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色敷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400例,分为治疗组(三色敷药组)212例,对照组(麝香解痛膏组)188例,按照中药新药指导原则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为7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三色敷药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佳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剪类工具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了这些工具加工特征的形成及特点,从而进一步确定了这些特征的特定性,并对其所形成的痕迹作了分析,找出了根据现场痕迹进行工具种类推断和检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