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理论学习》2010,(2):48-48
1日,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覆盖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惠及19亿人口,整个自由贸易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即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有90%约7000种产品接近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  相似文献   

3.
每月大事     
<正>1日,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  相似文献   

4.
甘霖 《学习导报》2011,(3):59-61
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海外市场,是从前华人"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简称自贸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之间90%以上产品关税降为零,开启了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的崭新时代。自贸区建成后“南洋”市场商机涌动,扩大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形势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在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启动内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要启动内需,占中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不增收致富,消费能力没有根本提高,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     
我国人口承载量绝不能超过17亿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绝不能超过17,亿。目前的中国农业在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2%。中国的播种面积只有美国的70%,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全国人大环境委员会主任曲格平认为:“中国的最合适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量为16亿左右,超过这个数量,就会发生全面崩溃。这就是说,16亿或17亿是中国的一条生命线。”如今,我们距离这条生命线只有4—5亿,时间只有20-30年,形势非常严峻。企业分配制度将有五大突破新组…  相似文献   

7.
1月 4日 485位院士投票评选出 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月 4日 继 1999年全国税收突破 1万亿元后, 2000年全国税收完成 12660亿元,增收 2348亿元,比上年增长 22.8%。 1月 5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江泽民就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作重要指示: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  1月 5日 胡锦涛对伊朗、叙利亚、约旦、塞浦路斯和乌干达五国进行正式访问。  1月 8日 新华社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  1月 9日 李鹏开始对印度进行访问…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层面,同时也将对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以来,我国明显加快了区域贸易合作的步伐。目前,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这三个已经进入实际操作的区域贸易安排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前推进 ,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相当有利的位置 ,各国纷纷在现在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内加强了协调与合作 ,谋求共同发展。我国在最终加入WTO的基础上 ,在 2 0 0 1年 10月与东盟10国明确达成了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顺利建成 ,它将是一个拥有 18亿人口、GDP约为3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这一巨大的市场无论对东盟 ,还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无疑促进各国依据各自的自然资源互补性、比较成本优势和后发优势发…  相似文献   

11.
冯奎  王铁铮 《前线》2022,(3):53-56
自贸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制度型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自贸区分布与城市群布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成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窗口。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自贸区建设的高位开局。京津冀有建立自贸区联盟的基础条件,通过打造京津冀自贸区联盟,突出三地自贸区在产业引领、要素集聚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引擎效应,推动区域一体化合作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构建京津冀对外开放的点线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形势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在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启动内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要启动内需,占中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不增收致富,消费能力没有根本提高,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宋杨 《党课》2010,(18):11-14
在“政凉经热”的格局之下,南海问题不会因自贸区各国在经济上打得火热而“销声匿迹”,相反它时时威胁着利益攸关方的信任与合作。自贸区启动后虽然无法关闭“南海问题之门”,但有可能开启另一扇相互合作的“机会之窗”。  相似文献   

14.
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1月1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举行了新年茶话会,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和国家有关方面负责人,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共庆2003年新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71亿吨据1月3日新华社电,200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71亿吨,比2001年增产448万吨。“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北京时间1月5日19时16…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底,国务院正式将泛珠区域合作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更是将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又推向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的20年间.东亚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动荡和冲突相对较少的地区。时下,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中日韩与东盟正式签署多边化合作的清迈协议,这些都给东亚国家带来利好因素。东亚的和平发展.正在孕育一个更具密切合作关系的新东亚.也在呼唤着“太平洋时代”的早日到来。然而。东亚远未走上持久稳定与共同繁荣的坦途.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障碍。在新的一年.东亚依然存在发生变局的可能性.其中三个因素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发放以来.与工业化飞速前进相伴的是同样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速度。中国城市人口从1.73亿人起步.到现在为止,已经增加到5.7亿人.也就是说,不到30年,城市人口就增加了4亿人。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8,(3):10-10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令牌"拦截涨价由于大雪阻隔交通,加上春节来临,一些副食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涨幅较大,自治区政府为此启动了强力的调控手段:从1月25日起,在银川市辖三区设立14个供应点,以略低于市场价向市民供应中央储备肉;近期严禁成品油、天然气、电、气、水、暖、城市公交以及学校学费、住宿费等提价;严格执行现行春运期间道路旅客  相似文献   

1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建设民生水利,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据统计,郑州市有14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重度饮水不安全人口62万。2005年,郑州市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把每年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作为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大实事之一,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2亿多元,解决了近6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5,(5):54-54
一是来自人口和资源的约束。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为人全面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生存需要,也有发展和享受需要。所有这些,都要以资源占有和耗费为前提。我们有13亿人口,而且还在增长,人口大国是无可置疑的。当然,从总量来说我们可称资源大国,但是13亿人口一平均就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