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爱国青年”是学界在2008年反藏独暴乱、抗震救灾等事件后针对青年人的爱国行为和爱国热情提出的一个新名词。与其他青年相比,“新爱国青年”整体上展现出理性爱国、价值多元化、公民意识成熟、自我认同感回归等特征,其爱国角色在爱国形象和爱国行动组织方式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新爱国青年”可能在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创业等方面影响中国未来。“新爱国青年”应当克服青春期的不成熟性,防止狭隘民族主义的僭越,做到爱国行动与角色期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作出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决策,民政部取缔了“法轮大法”研究会及其操纵的“法轮功”组织,人民群众愈来愈看清了“法轮功”的真面目。 据了解,在“法轮功”练习者中,青年所占的比例很小,共青团员更是极少数。但是,我们不能由此低估“法轮功”对青年的危害和影响。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在青年中大力弘扬科学、破除迷信,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始终是我们的重要任务。青年要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生力军,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李洪志的“法轮大法”作斗争。 中国青年有着崇尚科学的光荣传统。80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青年高举爱国、进步、民主、  相似文献   

3.
"鸟巢一代"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者也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在服务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受到世界的赞誉。“鸟巢一代”身上体现出中国青年和现代青年的双重特点,具体则表现为理性爱国意识、文化交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国际视野、平等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中国青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精神,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今天,我们在大力弘扬五四精神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青年勇于担负起历史使命,在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青春活泼的一笔。继承着前人所托付的历史重任,承载着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前所未有的良好物质条件和制度优势下,只有通过“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炼就过硬本领”,才能实现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只有通过“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锤炼品德修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针对青年的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新时代中国青年已经开始展现出爱国、立志、勤学、修德、创新、笃实的实践理路,这必将推动当代青年逐渐成长为既能够坚持理想、不忘初心,又能够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新时代弄潮儿。  相似文献   

6.
1936年全国救国会运动崛起于民族存亡最紧迫的时刻。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成为了全国民众和各党派所公认的救亡运动的领袖。他们的联合阵线的主张,首倡“无色彩”的原则和宽容精神,为广大爱国民众和仍在内争之中的各党各派中的爱国力量所赞同,从而为大敌当前的民族和解带来了新希望,为实现“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抗战,立下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80年前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的崭新姿态,拉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8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继往开来、英勇奋斗,实践着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探索着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富而深造的。在这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始终闪耀着娼忽光L。在五四先辈那里,内乱外侮、列强环伺、生灵涂炭,爱国就是救国、唤起民众、拯救民…  相似文献   

8.
浅论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当代青年的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爱国行为的内在机制包括爱国认识、爱国情感、爱国意志、行为能力和习惯等。培养爱国行为的外部机制指行为教育、行为激励、行为引导和法律保障。将引发爱国行为的内外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朵渔 《人事天地》2007,(5):37-37
1919年5月。军阀当政,风雨飘摇,为抗议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的无理决定,身在人生春天、心系天下安危的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他们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打出“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并要求惩办卖国贼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们的爱国之情、政府的武力镇压,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强烈抗议,反帝爱国的战斗号角吹响全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篇章就此翻开……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五·四”运动印证了这一至理名言。88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点滴片段回顾那段激情岁月,仍然心潮澎湃,触动我们的是那股赤诚的爱国热情和青年人特有的打破陈规的无畏。而值得慰藉的是,青春将在一代一代或出类拔萃或平凡实干的青年人身上闪光。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主张强化国家观念,树立国家权威,培养国民的爱国心。这一思潮的兴起对日本青年的价值观、政治参与以及对侵略历史的评价等都有极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代际相传的爱国情,内涵延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国观,实践演进是革命、建设与改革形成的爱国志。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价值是:有助于青年树立爱国爱党的政治观;有助于青年维护各民族团结的整体观;有助于青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青年肩负中国梦的使命观。  相似文献   

12.
回归祖国20年来,深入持续推行国民教育和宪法基本法的宣传教育,爱国爱澳深入人心,谱写了令世人瞩目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模式。特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澳门居民的国民教育,澳门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较强是一大亮点。但随着澳门开始进入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关系调整、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转型期,在区域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澳门青年的国民意识和政治认同也面临挑战,特区建制内有效沟通解决机制建设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未来澳门"一国两制"实践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在澳门青年中强化爱国爱澳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青年爱国爱澳力量的培养和扶持,与此同时,大力支持澳门青年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打造适合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3.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 90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掀起波澜壮阔的滚滚浪潮——当国家面临外扰内困、山河破碎之跗,爱国青年高扬民主、科学大旗,奋不顾身、救亡图存,他们义愤填膺的救国壮举化为北京赵家楼的;中天大火,燃成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14.
自从四月份在市宗教局的部署指导下,如东佛教界以国清寺为龙头展开了扎扎实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们的做法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三好”教育和争做“五好僧人”相结合,做到了人人讲爱国、写爱国心得,设立爱国心得专栏,行动上落实爱国行为,思想上扎根爱国意识。通过反复宣讲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青年思想是孙中山在汲取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在爱国和报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它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孙中山青年思想指明了青年成长成才的方向和途径,同时也启示我们的青年工作者必须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培养青年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富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首届上海青年发展战略论坛”的总体情况,并对参与论坛研讨的领导和专家就“公民道德建设和当代青年发展”主题所发表的意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救国会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西北根据地领导的青年爱国组织。它以抗战救国为宗旨,积极宣传党在根据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它成立之日起,就积极承担起宣传动员晋西北广大青年的任务,在动员青年参战参军、开展文教活动、参加生产劳动和参与民主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重大安排部署。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中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引导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意识,在党史学习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年来多次参与所在学院与广东省各市及地、县团委联合开展的共青团工作与青年工作的调研活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团组织特别注重将“青年志愿者行动”与本地民众所熟悉的“义务工作”的概念相结合,并着力走一条“政府倡导、社会支持、民间运作”之路,力争使青年志愿者行动逐步由共青团的组织行为发展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本文拟分析和探讨这些地区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启动、探索和所面临的和挑战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其它地区的同类型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青年组织众多,按照政治立场来分,可以分为亲政府青年组织和反政府青年组织.俄罗斯通过法律对青年组织规范管理,实行爱国、强国的战略目标,制定打击与预防青年组织极端主义活动的措施,发挥青年组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