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现实 ,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影响驾车安全的各种因素 ,其中包括自满情绪、注意力不集中、不良驾驶作风、侥幸心理、对酒后驾驶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对此 ,必须采取搞好驾驶员安全教育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车辆维修、维护工作 ,强化检查、监督工作等措施 ,予以克服 ,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货车交通事故多发,吸引众多人关注。大货车驾驶员是货车成为祸车的重要原因。在界定大货车驾驶员内涵与职业性质的基础上,描述了其危险驾驶行为类别、危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危险驾驶行为多发的潜在原因,最后指出应当采用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与方法,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流程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驾驶适应性是指驾驶员安全行车所必备的生理、心理特性。其中心理特性尤为重要。心理特性包括知觉能力、判断认识水平、反应特性、注意力品质、性格、智能安全意识和态度等。驾驶适应性检测依据主要是交通心理学、生理学、交通医学等学科知识,选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拟考取驾驶证人员和驾驶员生理、心理等众多因素中与驾驶安全直接有关的,最基本的,可测定的项目进行测试,从而使驾驶员做到安全行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于部分车辆肇事案件,由于驾驶肇事车辆的驾驶员因无证、酒后或其他原因不敢据实报案,其后为了弥补肇事损失而将驾驶员调包后再向交警和保险公司报案,以达到欺诈保险赔款的目的.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以针对此类案件的司法鉴定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人是最为核心的因素;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驾驶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车辆的逐渐增多,驾驶员队伍也在日益壮大。驾驶作为一种准职业技能,具备安全管理与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围绕中心工作,基于大数据技术,以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道路交通安全局势能力为核心,坚持对驾驶员的违法行为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源头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目前,上海道路交通管理大数据平台正在建设与完善中,而对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大数据的应用,提高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水平,为上海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现代化的新型平台,开创上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引起出租车交通事故频发的因素很多,出租车驾驶员的心理因素是人的因素里面最主要原因。出租车交通事故频发的驾驶员的心理原因主要有:利益最大化作为驱动力是违章、疲劳驾驶、事故频发的最主要原因;侥幸心理挑衅着安全意识;搜寻路旁客源,使行车的注意集中度降低;过于自信与麻痹大意共存;多种因素引起不良情绪,影响行车安全等等。加强和改进某些方面,有效降低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创造安全、有序、和谐的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7.
根据驾驶员在高速公路驾驶中爆胎遇险的切身体会及专业研究,对高速公路爆左前轮撞击右护栏爆右前轮撞击左护栏的相关因素从爆胎的特点、车辆的运动及车轮轨迹、驾驶员的操控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爆胎事故危害性大,特将预防爆胎的相关知识、驾驶员应注意的问题、正确地处置方法一并阐述,以便管理和驾驶人员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柴油车使用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为基础,论述了柴油车驾驶操作技术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特别提出了不同于汽油车的驾驶操作方式。为柴油车的运输管理部门及柴油车驾驶员提供了合理管理及使用车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于车辆查控环境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车辆的查控具有不可预测的危险,导致车辆查控中交通警察的人身安全面临较大的威胁。从"警力优势"视野下看,交警车辆查控中的安全防护也存在着警务实战能力不强、警用装备运用不足、缺乏高科技手段、协同作战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所以,应通过完善警力配置优化警力结构、加强警用装备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及技术的投入、强化协同作战能力等途径来保障交通警察的执法安全。  相似文献   

10.
转向系统对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虽然目前线控转向系统由于自身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在价格低廉的家用轿车上得到普及,但是这对于改善转向可靠性,提高安全交通环境方面是一个发展方向和趋势。目前这种系统对于追求性能极限的高级轿车、高级跑车上应用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它能够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提高主动安全性能,因此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辅助驾驶系统和无人驾驶汽车是现在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实现汽车智能转向的最佳方案就是采用线控转向系统,因而线控转向系统的研制开发也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可用于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恶性醉酒肇事行为,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行为入罪,但该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尤其是主观方面的认定上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立足于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认为对醉驾人刑事责任的归责仍然需要以生理性醉酒人承担责任的根据为基础,并根据醉驾人的具体罪过状态决定是否为罪。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将危险驾驶入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与把握危险驾驶罪这一新罪名,如何掌握危险驾驶罪的客观行为,并准确判断醉酒驾驶者的责任能力和主观态度,是司法工作者应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刑法修正案(八)》已经明确将危险驾驶入罪。我们从醉酒状态的认定入手,认为应将血液检测作为涉嫌醉酒驾驶类危险驾驶罪的刑事取证必经程序;在醉酒驾车者的刑事责任能力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评析,提出可以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确定不同类型醉酒者的刑事责任;在主观状态方面,认为醉酒驾驶是故意犯罪,并对自愿醉酒、非自愿醉酒两种类型的主观...  相似文献   

14.
认定出租车营运中的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首先应区分不同的营运方式,其次应以运行控制、运行利益为标准来判断。出租车挂靠经营中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应是挂靠者,被挂靠者负垫付责任;承包经营中,赔偿责任主体应是承包者,发包方负连带责任;租赁经营中,出租者是否对交通事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出租人对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资格是否知情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八)即将出台之际,针对第22条之规定,从高危驾驶行为的概念为起点,分别剖析驾驶人员极度危险的驾驶状态和驾驶行为,及其导致的飙车行为和酒后驾驶行为的特性,从定性上认定高危驾驶行为仍是过失犯罪,不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造成危害后果的,则以交通肇事罪处理.同时,借鉴国外该类犯罪的相关规定,降...  相似文献   

16.
当通过驾校培训学习开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时候,深圳市民樵彬第一个站出来公开质疑:为什么一定要通过驾校培训才能向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申请考试呢?樵彬案件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很大,“散学”这一新名词也随之而诞生。其实,只要剖析所谓的“散学”,就知道樵彬根本不属于“散学”群体,争鸣的“散学”也是被现行法律所禁止的。  相似文献   

17.
最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把酒驾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内。这是有违谦抑性原理的,原因是:第一,从人性上考虑,酒驾行为并不会给驾车者带来利益,所以就没有必要用刑罚这种严酷的手段来压制酒驾者的欲望;第二,酒驾虽然猖獗,但是它并没有穷尽所有的法律规制手段,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完全可以控制;第三,实际操作起来烦琐的刑事诉讼并不...  相似文献   

18.
以驾驶模拟舱为实验平台,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驾驶绩效与驾驶员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驾驶绩效与脑电低频段有显著关系,考虑到在实车上脑电信号采集的困难,采用Person相关系数计算发现脑电信号与心率相关关系显著,因此可以选择心率作为脑电信号的替代指标来评价驾驶绩效。本次研究结论为开发驾驶员检测系统来预测和评价驾驶绩效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有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在江苏省"其他妨碍安全驾驶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首要原因。由于"其他妨碍安全驾驶行为"在法理上属于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和概括性规定,理论上其法律属性不够明确,范围难以准确界定。执法实践中,其具体操作时涉及的行政裁量、程序性规制方面的问题亟待立法机关和行政部门进一步加以解释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醉驾不必一律入罪"论引起了司法界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并不是一切醉酒驾车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处罚性和刑事违法性,故并非一切"醉驾"行为都应该入罪。应当运用当然解释的方法使刑法和行政法相衔接,避免出现"醉驾"不受任何处罚或者处罚过轻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