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汶川地震之后,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救灾力量不断涌现出来。他们积极参与救灾,将公益看作延续生命的力量,将滴水之力汇入爱的海洋。然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需要秩序,需要支持和引导,否则爱心的拥堵与浪费,终将寒了整个社会热切的心。顺势而为,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地方也进行着各方面的积极探索,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的救灾工作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也将走上有序、规范、高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减灾救灾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如何有效利用国内的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治理,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已经成为我国应对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也是当前加强社会治理、保障民生急需解决的现实热点问题。近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进行了总体规划。这是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如能得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采取的救灾管理模式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近年来,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程度日益加深。每次大灾发生后,社会各界踊跃捐钱捐物,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但是灾后社会响应的自发性容易导致社会参与的无序和混乱,可能会造成社会公众的爱心行动导致无功结果的困局。  相似文献   

4.
<正>6月22日至7月8日,湖南遭遇近年来历时最长、范围最广、雨量最多、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引发特大洪涝灾害。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全省紧急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切实发挥减灾委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救灾,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信息数据库,积极向社会发出信息指引和工作倡议,动员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抗洪救灾。  相似文献   

5.
<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我国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也是促进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安全的题中之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引导下,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灾的专业性、组织性和协同性在不断增强,并走出国门,在国际减灾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面临的严峻灾害形势和各方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都呼唤着社会力量进一步拓宽参与救灾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本文作者建议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培育扶持、创新购买服务方式等方面,引导社会力量有效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我国的灾害形势与救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一)灾害形势异常严峻。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大灾突发连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十年前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开启了我国社会力量参与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的新篇章。社会力量作为一支重要的救灾力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之后的历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公共政策变迁的视角,从社会力量参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引发的问题思考、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政策不足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政策变迁三个方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国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进行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救灾管理中,需要关注政府之外其他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要调试社会组织和政府在救灾应急中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在应急管理的沟通协调机制,为高效、合理和无缝隙地完成救灾工作提供合力,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参与自主管理和协同治理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石奎 《人民论坛》2011,(9):164-165
在救灾管理中,需要关注政府之外其他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要调试社会组织和政府在救灾应急中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在应急管理的沟通协调机制,为高效、合理和无缝隙地完成救灾工作提供合力,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参与自主管理和协同治理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20i2年,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并未到来,也没有发生特大型自然灾害,但中小型灾害频繁,依然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据国家减灾委统计,2012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9亿人次受灾,1530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185.5亿元。  相似文献   

11.
系统梳理英国减灾救灾机制指导理念及制度建设近年来的发展,重点讨论英国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在减灾救灾中的伙伴关系,阐明英国公民社会参与减灾救灾的主要途径与特点;借助对2007年英格兰洪灾的案例分析,归纳英国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益萍 《中国减灾》2014,(12):43-4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类社会组织作为救灾工作的有益补充,不断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力量本应发挥的作用往往难以充分体现,反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13.
论减灾救灾中的社会联动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力量参与是减灾救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减灾救灾格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应在转变减灾救灾观念的同时加快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社会联动参与机制,在减灾救灾中实现社会力量全过程参与,打造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减灾救灾网络,即建立政府居中指挥协调,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神经,一点动,全线动的全社会联动参与的减灾救灾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耕社会的中国,靠天吃饭,水旱不均,经常闹灾荒。这种情况下,如何救灾考验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宋320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颇具人文情怀的时段。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太宗、真宗、英宗、神宗及以后的皇帝,大多仁慈为本,关心下属和民众,体现在救灾上,便是实行了一系列操作性强、较为人性化的措施,有些至今仍堪揣摩。【鼓励民间资本介入与以工代赈】解决灾荒问题,说到底就是解决吃饭问题。为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发放粮食。景德  相似文献   

15.
正潍坊地处中国东部最大的断裂带——郯庐强震带和诸城—惠民中强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洪涝、干旱、台风、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为有效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潍坊市积极探索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新思路,认真开展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多项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机制。一是推行救灾物资储备社会化,大力提升备灾水平。潍坊市于2008年开始组建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秋季以来,我省发生秋冬春连续干旱,为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及滇西东部大部分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史罕见。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7日,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推进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上,浙江、江西、广东、陕西等省民政厅救灾处长作典型发言,介绍本省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工作措施和进展。社会组织代表介绍了参与救灾工作的典型案例、专业能力、优势项目和主要做法。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殷本杰、杨晓东,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余强,以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救灾处处长,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浙江公羊会公益救援  相似文献   

18.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一带发生7.8级的强烈地震。笔者作为山东省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泰安中队的队长,亲历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唐山抗震救灾30周年到来之际,把亲身经历的24个日日夜夜奋斗场景记录下来,算作是对那场伟大斗争的一个纪念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4,(2):58-58
2013年12月20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北京举办了减灾救灾社会参与座谈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20余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张晓宁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2015年3月,广东出台了《广东省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广东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参与救灾工作方面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2015年3月,广东出台了《广东省社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