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6月17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人之一的张太雷同志诞辰100周年。今天,我们集会纪念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缅怀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从中汲取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很有意义的。1898年,张太雷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贫民家庭,学生时代就志向远大,发愤学习,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爱国运动。在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斗争中,他激愤地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  相似文献   

2.
《党建》2020,(8)
正在天津大学张太雷纪念室里,有一份100年前签署却至今没有发出的毕业证书,上面写道:学生张曾让系江苏省武进县人,现年二十三岁,在本校法科法律学门修业期满考查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签发人是校长冯熙运,时间是1920年6月15日。他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太雷。张太雷,本名张曾让,1898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由于父亲早逝,为了抚养子女,母亲不得  相似文献   

3.
革命先辈洒碧血,化作春雨润神州。6月17日,张太雷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常州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以张太雷同志为榜样,用党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和激励广大十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永远不忘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时刻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奋斗。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4.
张太雷是我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和革命宣传家。他既主张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又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并根据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工农力量的理论以及民主革命时期建立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的策略。一、争取民族独立与西学的主张张太雷作为中国较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锋战士,以锐利的眼光洞察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1923年5月,张太雷发表了《为废止棉花出口禁令告中国实业家》一文,他在该文中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变成帝国主义国家之后要征服殖民地,…  相似文献   

5.
张太雷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并致力于中共和青年团的对外工作.1924年7月,张太雷与卜士奇一起出席青年共产国际."四大"会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驻青年共产国际代表.1921年春,受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委托,张太雷赴苏联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同年6月,他又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到中国,参与召开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旋即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三大",在发言中呼吁共产国际重视和支持中国革命.7月,张太雷出席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当选为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于1922年初在苏俄境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远东大会”)的有关情况,现在随着原始档案文献的陆续公布及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深入,应当说已经比较清楚了。但是仍有若干牵涉到这次大会的史实,还存在着一些误解的地方。如张太雷与远东大会的关系问题,就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考证。1928年舒米亚茨基在一篇悼念张太雷的回忆文章中,首先提到张太雷曾参加筹备远东大会的情况,并认为张太雷在远东大会上起到过重要作用。他回忆说:“在片山潜、张太雷以及其他一些同志的参加下,代表大会制定了民族革…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9,(12)
张太雷在首次赴俄途中给妻子写了封家书,表达其"谋将来永远幸福"的革命初心。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他多次往返中俄两国、担任共产国际代表助手、参与建党建团。大革命失败后,他主动请缨领导广州起义,最终战死沙场。张太雷的一生,为谋将来永远幸福而奋斗,最终也为谋永远幸福而牺牲。言行一致、一以贯之地追求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既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游慧冰 《广东党史》2008,(5):30-33,29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和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他以信仰坚定、具有超凡的风度和才华为显著特征的人格魅力,为后人称道和传颂。探讨张太雷人格魅力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对于我们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常州三杰"精神是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为代表的中国初期革命精神,是舍生就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锐意创新的开拓勇气,是自由平等的人文情怀。"常州三杰"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写照。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推进"常州三杰"精神创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切实发挥"常州三杰"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在全国笼罩着白色恐怖的日子里,要不要继续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作为中共中央重要成员之一的张太雷,面对极其严峻的形势,和中央其它领导人一起,不但在斗争中高举革命的光辉旗帜,而且在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前途、道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虽然他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短暂的,但他奋不顾身的英勇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开创革命新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红 《党史文苑》2005,(6):18-20
张太雷是我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和革命宣传家。他既主张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又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并根据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工农力量的理论以及民主革命时期建立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张太雷,曾经在上海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党的创建时期,张太雷在上海主要负责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创始人之间的联络和协调工作,批判反马列主义的资产阶级谬论。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辛斯基赴华,了解中国国内,特别是上海的情况,并做好共产国际和中共创建人之间的联系工作。当时,张太雷任他的助手和英文翻译,并参加上海和北京的活动。维辛斯基到上海后,访问了《新青年》、《星期评论》等杂志和社团的负责人,和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及其他各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张太雷曾经与多位外国革命家共事合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越南劳动党创始人胡志明就是其中之一。胡志明(1890- 1969),幼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取名阮爱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改名胡志明。张太雷与胡志明都是1920年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成员,只是胡志明不是在本国,而是在法国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他们相识于莫斯科,随后在中国广州共事,结下了亲密的战友情谊。赤都相识建友情1923年8月,张太雷与蒋介  相似文献   

14.
从受俄共(布)党员柏烈伟直接引导开始革命生涯,到最后英勇牺牲在共产国际代表纽曼直接指导的广州起义前线,张太雷一生的革命活动都与共产国际直接相关。他不仅是首位在共产国际领导机关任职、首批亮相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共党员,而且先后担任多位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和苏联顾问的翻译和助手,在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从党的五大进入中央领导层开始,张太雷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因起义失败而英勇牺牲。  相似文献   

15.
李红 《广东党史》2007,(6):23-28,3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诞辰110周年,缅怀张太雷同志为中国青年运动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继承和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常州三杰”即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物,在他们光辉的革命历史斗争中形成了伟大的“常州三杰”精神,其具体内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常州三杰”精神,对新时代持续推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太雷在1921年钱听涛在伊尔库茨克张太雷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国共产党派赴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于1921年春到达设在伊尔库茨克的新建立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任中国支部(中国科)书记,这有文献为证,不容置疑①。但是他何时离开北京,何时到达伊尔库茨...  相似文献   

18.
张太雷的名字,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广州起义紧密相连的。他由英文翻译出身,成为党内最早的国际活动家,在武装暴动中又担任指挥。张太雷与那些被害于刑场、监狱的烈士们不同,他是第一个牺牲于战斗 火线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其英勇 精神长期受到人们称颂。 遥望红花岗,把酒吊英灵。太 雷英魂何处寻,红花岗上松柏森。 而今人间尽春色,陵园常祭告捷 音。一身拼热血,开济万民心。华 章译文在,读之泪沾襟。烈士故友 罗章龙,当年赋诗以凭吊:间气钟 灵秀,太雷人海龙。轩昂渡岭表, 广暴做先锋。镇海扬镰斧,珠海帅 工农。红花岗上望,…  相似文献   

19.
在天津大学的北洋广场前,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张太雷烈士锕像。张太雷被誉为“北洋之光”。在北洋大学求学期间.他在共产国际和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创建了天津早期的党团组织。  相似文献   

20.
苗体君  窦春芳 《湘潮》2010,(7):19-22
<正>1927年12月12日下午,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壮烈牺牲,年仅29岁。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有两次婚恋:第一次婚恋发生在1918年夏,还在天津北洋大学读书的张太雷,奉母命趁暑假回乡与陆静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