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91年是中东地区形势风云变幻的一年。这一年中,先是爆发了轰动全球的海湾战争(1月17口至2月28日),后又于10月30日在马德里开始召开举世瞩目的中东和会(阿以各方历经40多年敌对、5次大规模战争,终于面对面坐到谈判桌旁,尚属首次)。这两大事件的发生,对中东局势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地区形势出现了以下两个引人注目的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伴随着国际风云变幻,2008年中东、非洲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本刊编辑部特组织下列一组年终笔谈文章,约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些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关情况和重大事件进行评析,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中东是关系世界全局的重要战略地区,是当今世界若干“热点”之一。由于中东地区内部矛盾极为尖锐复杂,两个超级大国又长期插手其间进行激烈争夺,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始终战乱连绵,形势紧张。据不完全统计,战后四十年来,中东地区爆发的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有四十余起,其中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有十余起,约占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5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主办了“中东形势研讨会”,来自国内十几个单位的近30名代表与会。他们就下列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关于伊拉克战争后中东格局,与会学者认为,中东地区格局有一些新变化:(1)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2)巴以、黎巴嫩等热点问题更加突出;(3)中东“民主改造”进程不但未按照美国的愿望进行,甚至是背道而驰,在一些阿拉伯国家中激起了更强烈的反美情绪。但总体看,目前中东局势趋于缓和,再度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关于美国在中东的处境,与会学者的观点有明显分岐。其一,当前美国在中东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东形势研讨会纪要今年6月5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举办“中东和平进程研讨会”。来自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新华社、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学者与会,就以色列大选及其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96年,在国际环境继续趋缓的大背景下,中东地区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热点问题复炽,深层矛盾显露,复杂多变因素增加。形势发展出现以下特点:一、中东和平进程停滞僵持。年初以色列发生系列恶性恐怖爆炸事件,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以民众安全危机感上升,和谈旗手佩雷斯在大选中落马。以右翼利库德集团内塔尼亚胡入朝执政,推翻了马德里中东和会确定的"以土地换和平"和谈基本原则,提出不同意巴勒斯坦建  相似文献   

7.
7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中东学会主办的中东形势研讨会在西亚非洲所举行。这次研讨会是在巴、以、美三方戴维营会谈宣布“无果而终”仅两天后举行的。来自西亚非洲所、中联部、外交部、新华社、北京大学和有关新闻单位的约4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过去一年,世界“热点”之一的中东地区,继续处在急剧动荡之中。随着苏美两霸争夺的加剧,中东各国人民反对两霸的斗争,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的斗争都在发展,同时各国之间不断分化组合,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形势。今年形势发展趋向如何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下述四个侧面作一简略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中东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伊拉克战争后的第一年,美国继续推动既定的大中东战略,伊战后遗症日益显现,中东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整合的新时期。地区和平与民主改革已成为中东国家面临的突出挑战。一、伊拉克动乱与重建同步发展美对伊战争已过去20个月,但伊境内的反美武装抵抗和恐怖暴力袭击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局部地区不断激化,致使伊拉克一直难以摆脱战后乱局的困扰。与此同时,在美国十几万驻军的镇守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伊拉克重建也取得明显进展。一年来,伊拉克呈现出动乱与重建同步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伊战结束以来,伊境内安全局势始终未有明显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东仍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其中巴以冲突、伊拉克重建、伊朗核问题、黎巴嫩与叙利亚危机此起彼伏,与美国在中东推行民主改造战略共同构成了中东形势的主页。一、巴以冲突趋于缓和,但双方内部危机增大2005年,对于命运多舛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来说既充满希望,也不乏失望  相似文献   

11.
持续30多天的黎以冲突将中东拖入了20年来最动荡和最严峻的局面,使“9·11”事件以来不断蓄积酝酿的多种矛盾更加充分地显露,也使中东地区形势发展的一些新特点由此变得更加明朗,而这些特点的进一步演化将初步形成中东新的地区格局。一、什叶派穆斯林地带崛起效应凸显,伊朗在中东地区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升“9·11”事件后美国在中东采取的第一个重大战略行动是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扶植建立新的民主政权。这个行动最直接的结果则是长期被统治的什叶派穆斯林作为伊拉克多数派在2005年12月通过民主选举正式上台执政,进而使中…  相似文献   

12.
肖克 《西亚非洲》2003,(1):69-70
20 0 2年 1 1月 1 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本年度中东形势研讨会 ,该所中东研究室和国际关系研究室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并主要就下列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与会者在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 美国反恐战争对中东地区形势的影响中东地区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目前 ,美国正在准备的“倒萨”战争将对该地区的战略格局和国家间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美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会因美国的战略调整而出现某些变化 ;其次是该地区国家间关系的调整 ;再次是该地区一些国家可能将根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中东多种矛盾相互交织,全面激化,使其成为全球政治、军事与安全等冲突爆发的热点地区。期间,巴以冲突升级,叙利亚、利比亚和也门内战频仍,埃及等国政局动荡。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英、俄、中、法、德)谈判未能如期达成全面协议,伊核问题未来变数增大。年初异军突起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横行肆虐,使伊拉克局势濒临失控。目前,中东地区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处于深刻的变化中。西方基督教世界和中东伊斯兰世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东形势走向赵宏图李荣目前,中东地区正经历着自海湾战争以来最为剧烈的变化。虽然,中东总体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但脆弱的和平及稳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阿以和谈久陷僵局,中东地区潜伏严重危机。由于内塔尼亚胡政府执行强硬的不妥协政策,拒绝“以土地换和平...  相似文献   

15.
8月5日,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主办的“中东形势研讨会”在万寿山庄举行。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新华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单位的近30名代表与会。与会代表围绕伊战后中东格局、美国在中东的处境、伊朗核问题发展趋势、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予以综述报道。关于中东局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认为,伊战后,该地区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  相似文献   

16.
从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至今,中东和平进程已走到第十个年头.10年来,和平进程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 一、马德里和会及"马德里框架"的确立 进入80年代后,阿拉伯国家开始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为阿以冲突全面走向政治解决铺平了道路.90年代初发生的两件大事-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确立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主地位,也为中东和会的召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7.
9月9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以信件交换方式,宣布相互承认。9月13日,双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持下于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巴勒斯坦人《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这是继1978年以色列与埃及达成戴维营协议之后,中东和谈进程中的又一重大突破。由于巴勒斯坦问题(巴以矛盾)是阿以矛盾的核心,这一突破将对中东局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姚大学 《西亚非洲》2006,44(5):40-47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东地区尽管在当今世界的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这三大经济圈中还处于边缘和外围,但近年来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中东地区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海湾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中东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区域合作;中东与欧盟的经济合作;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构想等5个发展层面上。当然,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仍面临诸多的挑战与问题,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2日,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未来4年,美国对中东政策所失将远大于所得,美国在推进中东“民主改革”、武力对付个别国家、推动巴以和谈以及控制伊拉克局势等方面,都面临重重挑战和困难。从近几年中东局势可以看出,美国本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在中东达到它的诸多战略目标,但布什政府班底却选择了不恰当的战争方式。美国的实力受损,甚至可能将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其中东政策确有些易放难收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国"崛起、伊朗核协议签署、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大起大落等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中东因素对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局势和格局的影响陡然走强,突出表现在"伊斯兰国"外溢日益成为中亚外高新的安全威胁、伊朗"重返"引起地区格局发生微妙变迁、土耳其对地区国家展开新一轮外交攻势。中东伊斯兰势力此番加大渗入中亚外高与国际和地区形势衍变密切相关,是地区内外多种因素促动的结果,其中中东发生剧变、外部势力争夺中亚外高加剧及该地区经济整体陷入低迷是重要诱因。中东伊斯兰势力对未来中亚外高形势走向和格局变迁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攸关地区安全与稳定,但其也有自身短板和局限,很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