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保候审作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之一这一不合理的理论和立法定位 ,导致目前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应当以对取保候审制度的准确定位———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权利———为前提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程序化的取保候审制度 ,进一步改革现行取保候审制度中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一、完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制度我国目前对取保候审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可以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除规定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外,还应当明确规定不能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取保候审制度具有人权保障、诉讼保障和诉讼效益等功能,已经广泛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取保候审制度目前存在着决定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大、保证金数额规定不科学、期限规定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缺少相应的法律救济程序等问题。欲完善取保候审制度,需要明确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规范保证金的收取数额,明确取保候审的审查期限,加强对取保候审的监督制约,完善取保候审的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取保候审的运用并不广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羁押是常态,而取保候审是例外,使得超期羁押成为现实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且在实施取保候审时也有差强人意之处。因此,针对我国取保候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使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少捕慎诉慎押”背景下,取保候审制度大幅修改,特别是适用条件由过去的“可以”改为“应当”,体现国家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决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取保候审,更是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与体现。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对于取保候审的性质定位、取保候审的程序及救济保障仍缺乏应有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取保申请缺乏程序保障,权利被侵害也得不到任何救济。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应当将取保候审确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确立令状中心主义,赋予取保候审救济保障。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适用:问题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适用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被漠视甚至遗忘的角落,从立法到司法实践都对此缺乏重视。改革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应当重新认识取保候审的性质与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适用上的特殊性,并采取相应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保释制度与我国的取保候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我国取保候审并没有国外保释制度发展得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取保候审适用率低、保证方式欠缺、决定主体分工不详、取保候审功能异化、重复取保等。基于对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的考察,应在对国外保释制度借鉴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8.
取保候审具有人权保障与诉讼保障的双重价值,但由于秩序优先思想的主导,取保候审决定透明性的缺失和监管的无力,使司法者不愿适用取保候审。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提高了取保候审在强制措施体系中的地位。取保候审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从执法理念、制度完善和监督措施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进程中,通过改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取保候审的缺陷和弊端作了深入分析,指出取保候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完善取保候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法律宣传问题。目前我国对取保候审的法律宣传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民众对取保候审的适用产生误解。笔者建议各地公、检、法机关在适用该强制措施的同时加大对其法律宣传力度。二、被取保候审人潜逃问题。该问题产生原因有:(一)公、检、法机关对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适用把关不严。(二)对被取保候审人潜逃行为打击力度薄弱。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建议:在严格控制取保候审适用范围的同时,立法机关可通过增设逃保罪以加大对被取保候审人潜逃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1.
从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况来看,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中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取保候审适用标准不明确、期限规定不明确、保证金的收取数额弹性过大、缺乏制度性及程序性保障.立法上的缺失以及司法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弊病.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取保候审的权利化;二是取保候审的程序化.权利属性和程序化的取保候审制度在应然层面上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人权保障功能、程序保障功能、诉讼效益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本身适合取保候审个案因办案人员营造继续羁押理由或规避法律规定被隐性超期羁押.基于惩罚犯罪和人权保障之间的平衡,应促进在羁押状态下取保候审的适用.应确立以原则和例外相结合的取保候审启动条件体系,完善羁押状态下取保候审变更条件体系,确立在取保候审申请权构造中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确立对办案机关拒绝适用取保候审的司法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禁止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决定书中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选择适用的禁止性规定,在取保候审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前提条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决定取保候审。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实质条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实施特定行为存在着诱发社会危险性及妨害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取保候审权利保护之不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取保候审不仅仅是强制措施,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因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未受到重视,致使在取保候审制度中未建立起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因而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不尽完善,以及执法中的一些问题,取保候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取保候审适用不当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取保候审措施的正确应用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而错误运用则会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在适用取保候审过程中,要平衡公安司法机关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之间的利益,达到低诉讼成本完成高效诉讼的良性循环。只有提高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率,才能从立法和司法制度上完善取保候审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存在程序失当、适用条件失当、保证方式失当、执行与处理失当和差别适用等问题。在现行制度规范下,应加大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实现网上办案;严肃取保候审的适用,严格审批条件,建立取保候审人员信息库;取保候审纳入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以书面形式告知犯罪嫌疑人在各个阶段的诉讼权利;引入技术手段监督、考察取保对象;变革公安机关自行决定的取保候审执行归属,加大对保人的教育、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8.
当事人取保候审权利保护之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保候审不仅仅是强制措施,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因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未受到重视,致使在取保候审制度中未建立起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因而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在适用理由、保证方式及执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存在相当程度的背离。解决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应充分考虑现阶段能够实际改进的程度,兼顾“程序正义”理念的贯彻,立法上进一步明确取保候审的适用理由,细化没收保证金的条件、程序,落实保证人的责任,推行双重保证,并加强对被取保候审者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取保候审是指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不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由于法律对取保候审的规定较为原则,相关的司法解释与规定之间又不一致,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它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取保候审实际执行中的问题需从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建立跟踪监督机制、切实完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的立法规定、完善对取保候审决定权的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