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曙光 《刑警与科技》2013,(19):238-240
<正>站在系统集成的角度,研究开发一套先进的、综合性的、集成度更好地车联网运输车辆智能监管系统并进行产业化推广,对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系统集成是智能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等部分组成。当今社会,公交、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4,(19):24-24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为此,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通知,要求“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必须全部纳入企业监控和政府监管平台。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成效表明,治超工作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加强路政治超工作的监管,不仅仅是对公路运输行为的规范,对公路设施的保护,更是直接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怀,体现了对建立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4.
冯恭毅 《刑警与科技》2013,(13):102-104
<正>针对物流运输行业特点,将北斗GPS定位技术、视音频编解码技术、GIS技术、3G/4G无线网络技术、RFID技术进行了完美地整合,开发出可以对在途货物进行实时跟踪、实时监视、实时管控、历史追溯的物流运输车辆多维智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袁彬 《人民检察》2022,(22):43-44
<正>随着生产作业的分工细化和安全要求的提高,当前新形态的责任事故犯罪不断呈现。例如,A公司长期从事危险品运输业务,后将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动态监控等业务外包给B公司,但因驾驶员超速驾驶发生重大事故,A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对此未落实GPS动态监管、安全教育管理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B公司及负责人张磊(化名)未履行对车辆的24小时有效动态监控责任。在此情况下,如何划分发包企业、  相似文献   

6.
高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为有效防止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大了对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力度。该大队在加大对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管理办法》和《危险化学物品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同时,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对不符合规定的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一律禁止其上路运行;对符合规定的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严格限制车速、时间、路线等,防止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政政府府…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保有量在不断的快速增长,从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限号和限行可以看出来,交通监管面临巨大的压力。各种交通卡口和红绿灯路口都安装了智能监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繁重的工作可以借助计算机视觉来辅助处理。让计算机自动处理这些图像数据,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定位图像中车辆的位置,即车辆检测。本文将深入研究目前的一些目标检测算法并提出本文的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数量高速增长,交通监管面临巨大挑战。高清智能卡口系统作为交通监管的一种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交通的各个领域。然而传统的依赖人工判读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如今海量交通图像处理的需要,构建智能识别系统以自动处理各种交通图像信息成为必然趋势。不同类型车辆,具有不同的道路使用权,高清卡口系统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识别车辆类型。本文就定位并识别高清卡口图片中的小轿车和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生活》2011,(14):58-58
2011年7月1日,由国务院批准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公路保护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条例》重在治理超载,其中规定:对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过三次的货运车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车辆运营证;对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过三次的货运车辆驾驶人,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过境长丰县的运输砂石、水泥等建材的货运车辆不断增多。一些货运车主擅自将车辆改型。非法从事超载超限运输,让省道合水路和境内多条县乡道路不堪重负,毁损严重。同时存在诸多交通事故隐患。对此,长丰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观点智能改变安防。本期评测的明景产品在智能化方面,注重对用户实战需求的挖掘,尤其是对车辆和人的智能跟踪,智能化效果极佳,将抓捕画面定位在监视器中央并放大,便于辨识和监管';为了确保自动跟踪的画质稳定,明景的产品从软硬件方面下了功夫,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防抖,观看运动车辆几乎是肉眼不可察觉的轻微抖动,演示中而同行其他产品观察同一画面,抖动幅度在十分明显且剧烈,画面感十分之低。熟不知,目前行业里对于智能防抖技术都在摸索阶段,而明景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正将卫星导航应用于智慧农机,是智能交通与农业的深度结合,也是卫星导航的创新应用发展,深圳国脉畅行科技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公司以卫星定位终端产品供应商、位置信息服务平台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位置服务运营商为主,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车辆位置跟踪和相关行业应用产品研发和运营服务,是国内最早以软件即服务方式提供车辆定位跟踪监管服务的位置服务运营商,目前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人们对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运输行业企业数量逐年递增。如何监管并提升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水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上海市道路交通运输行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详细梳理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近年来的工作情况,研究发现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行业目前存在监管涉及面广、跨度大,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条件差,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最后针对上海市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监管难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真正能落地实施并与安防行业相挂钩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集中在智慧社区和智能交通。前者不是笔者今天要谈论的主题,智能交通才是主角。在交通违章、交通事故频发的今天,人们对车辆的管控越发重视。随着芯片技术、图像传感技术的发展,交通监控也朝着智能化、高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刑警与科技》2004,(12):116-118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智能大厦进入中国以来,中国智能大厦发展十分迅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正由智能大厦走向智能化小区,又加上城市数字化的规划发展,智能化配套产品及先进技术不断地从发达国家引进。这就更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小区的发展,停车场管理系统属丁智能小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广泛前景。中国车辆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停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南方地区的水果市场在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水果,但随之而来的水果运输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也不断出现,"挂靠车"和"套牌车"等车辆以及车辆中介公司在水果运输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出发,寻找水果运输中引起纠纷的环节,从法律的方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希望能对水果运输中的纠纷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道路运输管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促进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旅客、货主以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道路运输是指从事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以及车辆维修、搬运装卸、运输服务。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下列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一)营业性道路运输; (二)非营业性危险货物、大型物件货物的道路运输; (三)非营业性机动车二级以上维护和车辆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8.
陈星宇 《法学杂志》2020,(2):115-121
面对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监管机制显现出监管滞后、监管失效等方面的无力和脱节。数字金融监管在风险控制、监管方式、监管模式上面临新挑战,应以科技化监管为核心,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手段,实现风险的综合动态监测,推动监管向科技型、统筹型转变。在金融智能监管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由事前准入及测试、事中实时动态监测、事后风险处置反馈系统组成的智能环路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物联网在智能交通典型应用之一就是车牌扑捉。在物联网智能交通的框架下,智能视频车牌捕捉仪作为能自动辨别车辆行为、捕捉车辆照片的智能感知器,能为后端平台应用系统挖掘出有效和准确的车辆行为管理原始数据,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自动取证,从而可以带来优秀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04,(10):156-158
OPEN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是OPEN一卡通系统下的一个应用子系统,它是指基于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停车场的出入口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片来对出入特定区域的车辆实施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车辆与人员的出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