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共产党官言>关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一个论述.联系<宣言>的其他部分和马克思主义人学其他相关理论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双向性的辩证结论一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的、异化和外化的社会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条件;而作为实践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目标,每个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是目的.  相似文献   

2.
明子夫 《理论学刊》2004,23(9):37-39
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争取经济竞争自由和民主政治权利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自由主义,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分化和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基于资本主义自由造成的不平等现象,提出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既需要以发展自由为必要条件,又要以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自由与权力是自由主义思想中一对十分重要的概念。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国家权力对于维护个人自由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又对个人自由构成威胁.因此,国家权力是一种必要的恶。要维护个人自由,既需要国家权力,又需要限制国家权力。限制国家权力的手段有:分权制衡、划定权力的范围、规范权力的行使方式、社会力量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理想。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在追求个人自由这一点上共同一致,但二者在自由的边界、国家的角色以及民主的模式上存在着重大差异,呈现出明显的分野:关于自由的边界,自由主义区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共和主义界定为无支配自由;在国家的角色上,积极自由要求积极国家,消极自由对应最小国家,而无支配自由必然导致积极国家;在民主的模式上,积极自由对应多元民主与协商民主等,消极自由导致精英民主,而无支配自由则产生论辩式民主。  相似文献   

5.
姜洪超 《求实》2007,1(5):8-11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科学命题,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阐述,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和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在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政权等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并导致了两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同态度和命运。但维护国家的安全、独立与统一,建立良好的法律与秩序,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两者的共同追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又要充分汲取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的有益成果,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现状。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和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尽管表述各异,但是在人类的终极关怀上却有一致性,区别仅在于实现它们的路径选择不同.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基本理解上的偏差,是导致在实践中我们没有自觉追求它们的重要原因.要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对自由、平等、民主这些基本价值进行再确认.  相似文献   

8.
哈耶克与新老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相互作用的语境中探讨了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独特性及其与新老自由主义的关联,并着重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内部试图综合自由和平等的理论趋向。  相似文献   

9.
《理论建设》2021,37(3)
自由是人类的普遍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所指。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自由秩序基础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正义性统一的自由秩序基础。马克思主要从认识自由、劳动自由、社会关系自由三个维度阐明了自由的基本内涵,从主体上看体现了自由主体对精神束缚、物的支配、压迫关系的突破。立足当下,寻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启示,需要坚持其批判与建构范式、推动其创新发展,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世界价值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姬朝远 《理论学刊》2007,5(4):87-89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为我国公民行使表达自由之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和保障。民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政治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在采取得力措施,完善各项制度,依法保障人民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积极发现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庞元正 《新视野》2005,26(5):10-12
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广大有识之士关注的热点,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迫切任务是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深入挖掘出来;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思想纠正过来;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可持续发展优秀思想成果吸收过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及其社会本质要求上,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性标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建成 《学习论坛》2007,23(5):37-4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性标志。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拓展。科学发展观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中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命题,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特征,集中地展现了时代精神,深刻地揭示了时代发展规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进到了当代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其标志性成就已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发展思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其深刻内涵包含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等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一方面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方面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哲学思想属于行动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范畴。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某些理论观点进一步具体化 ;提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哲学观点 ,做出了一些新的哲学概括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中。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实践哲学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互动发展、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也包含着理论必须立足于变化着的实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的要义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之所以如此,在于它本质上是当今时代正确的世界观,是指导全局的长期的战略思想,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黄力之 《探索》2005,(5):150-155
不加前提限制的自由主义对人类具有进步意义。但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充满大量内在矛盾,原因是并不存在抽象的完全统一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存在一种结构关系。一是抽象的思想理念与现实形态的外部结构关系,一是形态的内部结构关系。结构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互相联系并互相制约。在历史上,自由主义首先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是自由主义的最大困境。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新内涵:关于“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的观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的新境界: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