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包液是存在于心包腔内的一种浆液.相对于血液易受自溶和腐败等死后变化的影响、玻璃体液含量少、脑脊液易受血液污染等缺陷,心包液存在于封闭的浆膜腔内,不易受尸体死后变化的污染和影响,且容易获取,不仅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测样品,在法医鉴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心包液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重点综述了心肌病变、溺死或窒息时心包液中不同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变化及其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的意义,并介绍了心包液在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心包液在法医学领域中将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代谢组学是运用色谱、质谱、核磁共振(NMR)、毛细管电泳(CE)等技术对细胞、体液和器官等样品中的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和检测,再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一个或一组生物标记物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代谢组学研究的文献报道,从历史渊源、概念、优点、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专业期刊和网站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并根据现有研究对其在法医学各专业的应用作以展望,相信其能为法医学各专业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7.
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昭示着生物医学研究将步入后基因组时代。利用基因组序列信息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引发了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革命 ,其中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成为当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具生命力、最前沿的新技术。本文对生物芯片及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一、生物芯片技术及其特点生物芯片技术是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它是利用微点阵技术将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小的载体上 ,对基因、抗原活体细胞或组织等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单倍型是指一条染色体或者线粒体上紧密连锁的多个等位基因的线性排列,作为一个整体遗传给子代。国际单倍型图谱计划已于2002年启动,该计划的目标在于通过测定序列变异特征、变异频率及其相互关联,绘出人类基因组的“单倍型区块”,以及不同区块的标记SNP。本文介绍了单倍型的形成与分布及其3种分析方法:实验法、系谱推断和统计算法。当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的关系时。法医学中的各种概率要以等位基因组成的单倍型来统计。单倍型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已经逐步开展起来,主要集中在Y染色体、线粒体和X染色体,作为DNA遗传标记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一种较多见而又威胁生命的临床症候。多年来,FES一直是医学界,尤其是法医学及骨科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在法医学中,FES的鉴定因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极易发生误鉴或漏鉴。本文就FES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学、致死机制以及FES的最新法医学诊断研究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5.
16.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及其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是一种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引导的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插入/缺失多态性,在疾病研究、分子诊断以及法医物证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综述了AS-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手段、改进方法及在常染色体、Y染色体和线粒体SNP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