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包液是存在于心包腔内的一种浆液.相对于血液易受自溶和腐败等死后变化的影响、玻璃体液含量少、脑脊液易受血液污染等缺陷,心包液存在于封闭的浆膜腔内,不易受尸体死后变化的污染和影响,且容易获取,不仅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测样品,在法医鉴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心包液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重点综述了心肌病变、溺死或窒息时心包液中不同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变化及其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的意义,并介绍了心包液在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心包液在法医学领域中将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Alu家族是灵长类特有的短散在重复序列,在人类基因组内含量丰富,分布广泛,甲基化程度高,有种属特异性和插入变异,为法医DNA分析面临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途径。目前,Alu元件在法医DNA分析中的应用包括:DNA定量、种属鉴定、种族鉴定、性别鉴定、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以及全基因组扩增等。本文总结各种基于Alu元件的法医DNA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探讨Alu元件的法医学研究和应用前景,供相关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Gao LL  Li YY  Yan JW  Liu YC 《法医学杂志》2011,27(6):455-459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学证据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DNA技术已经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RNA技术正表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RNA在推断死亡时间、血痕形成时间、损伤形成时间、死亡原因及体液来源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Ni PY  Pei L  Ge WD  Zhang Y  Yang XY  Xu XY  Tu Z 《法医学杂志》2011,27(6):451-4, 459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法医DNA检验技术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全球野生动物犯罪现状及保护措施,简述了法医DNA检验技术在野生动物物种鉴定、来源地确认、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重点评述了法医DNA技术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几种常用检验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法医DNA技术用于野生...  相似文献   

5.
Zhang GQ  Wang M  Zhang DM  Liu Y 《法医学杂志》2010,26(5):374-380
代谢组学是运用色谱、质谱、核磁共振(NMR)、毛细管电泳(CE)等技术对细胞、体液和器官等样品中的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和检测,再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一个或一组生物标记物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代谢组学研究的文献报道,从历史渊源、概念、优点、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专业期刊和网站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并根据现有研究对其在法医学各专业的应用作以展望,相信其能为法医学各专业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昭示着生物医学研究将步入后基因组时代.利用基因组序列信息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引发了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革命 ,其中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成为当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具生命力、最前沿的新技术.本文对生物芯片及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昭示着生物医学研究将步入后基因组时代。利用基因组序列信息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引发了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革命 ,其中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成为当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具生命力、最前沿的新技术。本文对生物芯片及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一、生物芯片技术及其特点生物芯片技术是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它是利用微点阵技术将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小的载体上 ,对基因、抗原活体细胞或组织等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8.
Xiao J  Zhang HX  Liu L 《法医学杂志》2005,21(2):146-148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及其在法医病理中的运用、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文献资料表明:随着手术导航系统、虚拟尸检、显微影像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发展,这必将对法医病理学的教学、实验、科研及其实际运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极大推动本学科的发展。但由于软硬条件、成本、费用等的限制,这一技术要真正进入实践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9.
Cao Z  Guo ZY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10,26(4):290-29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外伤性SAH与病理性SAH,其中外伤性SAH是头部外伤的常见表现形式,同时也往往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根据法医学实际鉴定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阐述了SAH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检查要点和死亡机制,并尝试将外伤性SAH分为脑损伤伴发性、脑底血管破裂性及局灶性SAH 3种类型以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10.
Sha Y  Zou DH  Liu NG  Chen YJ 《法医学杂志》2010,26(6):449-453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计算应力分析方法,已逐渐被应用于生物力学领域仿真人体结构力学功能研究,尤其是在颅脑损伤研究中最为广泛和深入。本文综述了现有头部有限元模型的特点、材料属性的赋值以及颅脑损伤有限元模型在钝力击打、高坠、交通事故等鉴定中的应用情况,探讨FEM建模在法医学颅脑损伤预测中的优劣势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同时具有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双重特性,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肌成纤维细胞参与纤维化级联反应中纤维形成和细胞外基质重塑两个阶段。本文综述了肌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皮肤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作用,以期为法医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丁杨  鲁琴  胡寅 《法医学杂志》2016,(4):273-27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处于高糖、高酮状态并且导致代谢失代偿的危险并发症。这类死者常规法医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需要进行死后生物化学指标分析。死后生物化学是一种采集死者体液进行生物化学检测,从而判断死者生前的代谢状态进而明确死因的检查方法。本文综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的基本情况、法医学检查表现,并着重阐述运用于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后生化指标,从而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单倍型是指一条染色体或者线粒体上紧密连锁的多个等位基因的线性排列,作为一个整体遗传给子代。国际单倍型图谱计划已于2002年启动,该计划的目标在于通过测定序列变异特征、变异频率及其相互关联,绘出人类基因组的“单倍型区块”,以及不同区块的标记SNP。本文介绍了单倍型的形成与分布及其3种分析方法:实验法、系谱推断和统计算法。当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的关系时。法医学中的各种概率要以等位基因组成的单倍型来统计。单倍型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已经逐步开展起来,主要集中在Y染色体、线粒体和X染色体,作为DNA遗传标记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方俊杰  陈阳 《法医学杂志》2009,25(3):204-207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一种较多见而又威胁生命的临床症候。多年来,FES一直是医学界,尤其是法医学及骨科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在法医学中,FES的鉴定因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极易发生误鉴或漏鉴。本文就FES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学、致死机制以及FES的最新法医学诊断研究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5.
早期缺血性心肌病变引起的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由于发病突然,常缺乏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和临床表现,易被怀疑为刑事案件,查明其死亡原因对法医学实践有指导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无机离子、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心房利钠尿肽、脑利钠尿肽等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在诊断SCD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SCD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及其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是一种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引导的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插入/缺失多态性,在疾病研究、分子诊断以及法医物证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综述了AS-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手段、改进方法及在常染色体、Y染色体和线粒体SNP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双翅目(Diptera)丽蝇科(Calliphoridae)蝇类是最早出现在腐败尸体、尸块上的主要蝇类。在法医昆虫学领域,根据丽蝇科的生活特性,可以较准确地推断出凶杀案或无名尸案的死亡时间(postmorteminter.val,PMI),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利线索。本文介绍了丽蝇科蝇类的生物学、形态学特征,并对其在法医昆虫学与分子生物学、数学形态学、法医毒理学方面的联合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法医昆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嗜尸性甲虫在腐败晚期干化和白骨化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中具有双翅目昆虫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并对尸体的腐败、破坏、分解和姿势改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嗜尸性甲虫在尸体上的演替,分析了嗜尸性甲虫演替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嗜尸性甲虫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和前景。虽然目前对嗜尸性甲虫的研究还很少,但嗜尸性甲虫在法医鉴定中的作用将在今后受到越来越多法医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