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戏言: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有人反击:中国啥都不缺,就是缺人才。 的确,中国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成为最最短缺的生产力要素。 一位外国学者几年前断言:中国虽有十亿多人口,但多是消费性人口,真正的经济人口只有一个亿,这是中国面临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拿什么与人较量──人才危机大透视潘熙宁有人戏言: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有人反击;中国啥都不缺,就是缺人才。的确,中国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成为最最短缺的生产力要素。一位外国学者几年前断言:中国虽有十亿多人口,但多是消费性人口,真正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3.
3月11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中国的人口问题不缺数量,不光是现在不缺,未来几十年,未来一百年都不会缺人口数量.”并指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人口的素质,同时也要特别关注中国人口的结构问题”,引发社会热议. 不缺人口,而是缺素质、缺结构,这是一句既现实、又前瞻的大实话.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中国现阶段根据人口发展进程作出的重大调整,也是一次惠民生的松绑.但是从调整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来看,这个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具体细化.中国未来面临的发展竞争,是人口素质的竞争.而人口素质、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育和经济因素.那么,眼下最需要“刺激”生育意愿、鼓励生育的主体,无疑应该是既具物质基础,又有良好知识结构的家庭.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最缺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提的很可笑,绝大多数会回答:最缺的是钱!政府以发展为第一,民众以挣钱为首位。这可以说是30年改革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已上下达成共识。与前30年阶级斗争为纲相比,这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5.
樊和平 《群众》2012,(3):72-74
全面小康。我们还缺什么?以英国为镜。我的结论和假设是:我们最缺的是文化,尤其是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之一,男女比例失衡非常严重,达1000∶1147,城市人口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1000∶1167。俄罗斯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六千七百多万和七千七百多万,整整相差1000万。由于男少女多,也因此惯坏了一些俄罗斯男人,他们责任心差、爱喝酒、脾气暴躁。  相似文献   

7.
羽文  彭卡 《就业与保障》2012,(Z1):33-34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之一,男女比例失衡非常严重,达1000∶1147,城市人口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1000∶1167。俄罗斯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六千七百多万和七千七百多万,整整相差1000万。由于男少女多,也因此惯坏了一些俄罗斯男人,他们责任心差、爱喝酒、脾气暴躁。  相似文献   

8.
上海是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之一,全市有54种民族成份(缺德昂族、阿昌族),根据2005年11月上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全市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已逾16万人。保障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9.
刘易斯拐点     
《政协天地》2010,(2):66-66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在“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春节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内地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0.
绿色走廊     
《新疆人大》2009,(9):47-48
缺三种营养人最易感到疲劳身体对疲劳的感受因人而异。有调查发现,女性疲劳者是男性的3倍。而女性更易疲劳往往与"三缺"有关,即缺铁性疲劳、缺碱性疲劳、缺维生素性疲劳。  相似文献   

11.
与其说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不如说最缺的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若没有高尚的品德,才华越高,职位就越高,其所带来的杀伤力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2,(6):62-63
"法治精神"应成为一种信念我们现在到底是最缺"德"还是最缺"法"呢?我认为,现在中国人不是缺"德",而是缺"法",是我们现在更加感到法治的不足。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每个主体都要行使权利,同时承担责任,而不能侵犯他人和社会的公共权利。当然,说我们现在缺"法",主要不是说我们缺少法律和法条,不是说我们的法律法条比以往少;而是说,法治意识、法治精神现在更为需要,更显得不足了。比如我们遇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社会,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也是世界各国中最不缺伦理道德资源的国家。但中国目前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当前中国道德危机主要还不是发生在"私德"的领域,而是发生在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共"领域,发生在作为社会公共道德即社会性道德的"公德"领域。历史上中国最不缺乏、最完备的是"私德",而现时代我们最缺的是"公德",人们广泛议论的当代中国道德危机事实上是"公德"的危机。中国人过去拥有的"德"与当前中国人所缺的"德",事实上不是同一个"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崛起”和“中国改革”,目前都是争议很大的问题。但谈论中国改革问题,却离不开国际视野。比如说欧洲,最近几年不断出现骚乱,前不久巴黎的学生运动,引起了整个欧洲的震动。表面看这与中国没有关系,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它们都与中国有关。一个德国的评论家说,欧洲缺两样东西,第一缺孩子,因为他们的生育率非常低,大概0.8%多点,而且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第二缺勇气,就是说缺乏变革的勇气。欧洲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是一个非常舒服的社会,但是目前面临着大量中国产品的冲击。它要想继续维持福利体制,不改革,不变,恐怕是不行的。再…  相似文献   

15.
邓道坤 《政策》2013,(10):76-76
<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其动力是要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程,就是不断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程。现在,实现中国梦,农民有十盼。一盼快致富。实现温饱之后的中国农民,眼界更开阔,目标更高远,迫切盼望"富起来",过上宽裕的生活。但是缺门路,缺项目,缺产业,缺资本,缺技术,成为不可逾越的坎,需要帮扶。二盼进城变市民。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社会福利,稳定的生活,孩子能享受良好的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最迫切的愿望。梦想成真,需要深化  相似文献   

16.
在外地人的心目中,浙商精明绝顶、八面玲珑,还有人称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这些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评价中缺了一项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各地商人学习的宝贵内容--浙商文明.浙商文明的内核是人品.  相似文献   

17.
李稻葵 《小康》2013,(7):18
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最缺的是广义公共产品,解决交通堵塞、食品安全都是公共产品范畴。未来中国经济第一大增长点就在于公共产品的大规模投入,而这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7问为何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彩语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热点回应: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山西黑砖窑案、河北三鹿奶粉案等等,媒体在追究故事细节时不愿将其归结于精神信仰的缺  相似文献   

19.
刘宇 《警察教育》2001,(3):27-3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年递增,已同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并称为全球三大公害,成为各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我国,青少年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16,(4):66-67
2015年,万宁抽调108人组成27个调查小组,利用一个月时间进村入户,采取问、访、看、查等方式进行贫困人口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贫困人口的状况。万宁现有贫困人口32723人,其中调查确定贫困人口29173人,巩固提升脱贫人口3550人,全市贫困发生率5.28%,致贫原因主要表现为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返贫,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