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公证的公信力问题,从公证制度恢复到现在,3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公证行业反复讨论、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不断强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今年上半年,中国公证协会要求全国公证行业开展"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信力"实践活动,不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号召全行业行动起来,切实改善提高公证公信力。这是一次必将对公证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讲的"领事公证",专指中国驻外国的外交、领事机构领事职务中的公证职能部分,它有别于国内公证,即中国境内(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领事公证业务涉及的范围颇为广泛,从国内到国外,从人身到财产,从自然人的出生到死亡,从法人的成立到解散,包括婚姻、收养、继承等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证》2002,(1):11-11
这么多年了,公证只有一个暂行条例,是十分遗憾的. 从民事诉讼法上来讲,公证是很重视的.公证涉及到各个领域,涉及到审判程序的准备,涉及到强制执行,涉及到证据的收集,这三条是很重要的.应当说,现行的重要法律制度已经肯定了公证在法制体系当中的地位,所以,我希望能够早一点加快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胜利开幕,所有国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都为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欢欣鼓舞。为了这一时刻,北京已足足准备了7年。这期间,北京市公证行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平安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默默贡献着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公证赔偿责任的认定是公证理论和实践中一个“老大难”问题。说其“老”,是因为这是一个自公证制度恢复以来一直困扰公证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老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更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言其“大”,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公证机构与当事人关系,甚至事关公证员执业生涯和公证机构社会形象的根本性问题;论其“难”,则从法理高度到技术层面,皆有未明之义,未解之结。  相似文献   

6.
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公证文书的适用状况也就是公证效力实现的状态一直为公证人所关注,但迄今为止,除了借助于司法解释手段对部分公证的效力及其适用加以解释外,公证界仍然没有更好的手段来确保公证效力的实现。如今,当公证改革各方面都面临重大突破的情况下,能否解决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问题,已影响到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公证界必须以相当迫切的态度正视并研究这一问题。公证效力实现的内涵 所谓实现即是一种愿望、一种目标成为现实。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当事人申请公证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公证确认事实、行为,固定证据,预防或解决纠纷;从公证人的角度看,国家授予公证人以公证权,就是为了通过公证  相似文献   

7.
一、对收养公证三个历史阶段的划分 (一)"政策性调整阶段".从1982年国家公证制度的恢复到1992年4月我国第一部<收养法>正式实施,这一时期为收养公证的"政策性调整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收养公证是靠单一的国家政策及一些司法解释来办理的.  相似文献   

8.
陈亚梅 《法制与社会》2013,(25):153-154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证制度一直在不断实行深化以及改革,公证行业也对当今政府职能不断转变这一趋势进行了顺应,从过去传统政府部门的形态逐渐转变到了第三部门之中。公证机构也逐渐将我国行政机构自身管理的制度束缚摆脱,我国的《公证法》已经明确规定,公证机构是依靠我国法律法规进行设立,公证机构不将营利作为目的,公证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行使其公证的智能,承担其我国民事责任,公证机构是一种证明机构。采取法律这一形式对我国公证机构自身的性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对于我国过去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来看,公证自身就是一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创新。本文就研究新形势下公证工作发展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9.
熊凌 《中国公证》2005,(2):53-54
时光荏苒,飞逝如电.不觉间,自从我1983年加入公证队伍至今已经有21年了.作为中国公证事业从稚嫩走向日臻成熟的见证人,我也走过了从对公证行业一无所知到胸中自有法律千壑的砺炼过程.感谢<中国公证>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得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追忆二十一载风雨公证路,梳理得与失.在这21年的公证生活中,我经历过市场经济改革风浪的洗礼,体验过公证改制的艰辛,也曾以勤奋的工作赢得鲜花与奖杯.细数往事,几段铭刻特殊历史印记的公证工作时期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0.
公证渗入国计民生年办证量增110倍 讲述人:山东省公证协会副会长(时任中国公证协会第六届副会长-编者注) 全国公证机构从原来的五六百家增加到现在的3000余家:单位性质从行政机关改为事业单位;公证员从任命制谁都可以担任到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业务从办理农村承包合同公证到为上百亿元甚至更巨大的工程项目服务……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公证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说起我国公证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以来的历程,第六届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刘疆感慨万千.1984年就进入公证行业的刘疆向《法制日报》记者回顾了公证制度3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相似文献   

11.
《公证法》(草案)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证法》(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从其解释说明来看,有些问题仍存在着较大争议,草案本身亦有不完善之处,笔者不揣浅陋,就该草案涉及到的一些理论和实务问题,谈些管见。一、关于公证的性质及公证权公证法是为规范公证活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预防纠纷这一立法宗旨而设立的,但《公证法》(草案)对公证及其性质界定尚模糊不清;而公证的本质属性又直接涉及公证的定位、公证的社会职能与功用、公证权、公证机构、公证员及公证体制等诸多问题,草案的模糊性不能不说是草案的一大缺憾。从拉丁法系国家设立公证制度的目的通例来…  相似文献   

12.
委托公证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公证种类,看似普通简单,实则不然,下面这则真实的案例就让我体会到了"公证无小证"这句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钰 《中国公证》2014,(3):93-93
正我从事公证工作已经十八年了,回首走过的路,从初出茅庐的法律专业学生到具备一定经验的职业公证人;从对"公证"二字模糊的认识到将公证视为毕生的事业,我对公证的情感经历了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一个过程。时至今日,我深切地感受到公证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我的灵魂,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公证帮助我成长、陪伴我成熟。要说现在我的理想是什么,那也与公证息息相关,那就是我的公证理想。我的公证理想曾经很模糊,只是一个若隐若现的轮廓,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对公证越来越深的理解、越来越浓的爱,在我的公证理想里面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而高大的形象,她拥  相似文献   

14.
现场监督公证的概念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招投标、拍卖、开奖、评奖等几项公证已被"约定俗成"地归入到现场监督类公证的概念范畴,"现场监督类公证"或叫"现场监督公证"作为公证专业术语已经形成,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现场监督公证的明确概念;二是现场监督类公证包括招投标、拍卖、开奖、评奖等公证事项,那么其概念也应该是能够体现这几类公证活动共有的特质的一般性概念,就像水果是包括了苹果、梨、香蕉等各类植物果实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概念一样;三是<公证程序规则>第51条规定的是办理招投标、开奖、拍卖三类公证事项的特别程序,既然是特别程序,这几类公证活动就应该共有的活动特质,这些活动的特质是现场监督公证概念中的本质要素.因此提炼出仅为这几类公证共有的活动特质是把握现场监督公证概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蒙羞的公证     
新华社最近一则消息说,浙江省金华市某名牌中学决定从2400余名考生中通过摇号录取120人。为慎重起见,摇号将由公证处到现场公证。作为国家的法定证明机关,公证处竟然愿意为这种连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耻笑的荒唐行为作公证,这是荒唐后的再次荒唐。这样的公证行为,使我国的公证蒙羞。  相似文献   

16.
赵文兵 《中国公证》2010,(10):29-30
从理论层面来看.公证分配机制是公证制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它涉及到对公证机构性质的探究把握、公证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公证制度的有效构建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证分配机制任重而道远。从管理层面来看.公证分配机制已成为公证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中国公证协会将完善公证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建立以公证质量、行业信誉为导向的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7.
正从淘宝每年"双11"的交易量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互联网电商经济的体量之大、增长之迅猛,着实令人震惊。这其中必然涉及到继承、转让等等事宜,2013年7月淘宝店铺的转手开始"试水",首先被允许转手的是"离婚过户"和"继承过户",要求办理相关公证。既然淘宝网站要求公证介入,我个人的观点是公证行业一定要介入,千万不要畏难推诿,这是扩大公证影响力的巨量免费广告。  相似文献   

18.
马麟 《中国公证》2010,(4):16-17
第29届奥运会的脚步虽然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奥运会中的很多工作仍然牵动人心,至今历历在目.在第29届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国信公证处独家全程参与了奥运物资保全证据公证法律服务。这其中有汗水、有泪水、有喜悦、有幸福,多姿多彩,感动人心。在此,我们邀请了本次公证的亲身体验和见证者,为大家讲述其中的一些点点滴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公证业务辅助人员,简而言之是指在公证机构中辅助公证员办理公证业务的工作人员.笔者在部分公证机构调研时了解到,在收集各类证明材料、核实证据材料、讨论公证疑难案件等业务工作中,都有业务辅助人员的身影.从参与协助公证员受理公证业务,到协助公证员对公证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再到完成公证卷宗的装订等一系列工作程序,业务辅助人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1946年哈尔滨市人民法院首先开办公证业务,到公证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再到2004年底<公证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经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几代人的孜孜以求,公证行业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公证行业的基本法--<公证法>有望在2005年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