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思霖 《求索》2015,(2):81-85
金融支持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呈现较强相关性,金融支持己成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促进"三化"协调的基本逻辑可以表述为:通过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实现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有效结合,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有效互动。金融支持"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实现跨省区金融联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工程。实现基层警务工作与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建设形成"警格+网格"联动治理成为了实现公安机关基层治理的新路径,遵循着外部逻辑、内部逻辑、技术逻辑等三个维度的生成逻辑。在网格化警务管理中形成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四位一体"的实践布局揭示出,在新时期实现"警格"与"网格"的深度融合,仍需在多元主体融合深度推进、网格化警务管理运行效度提升、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建设并重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的主要目标以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等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安排。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个人等多元主体的治理合力,而如何以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不仅是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任务,更是实践工作者亟待突破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4.
驻村"第一书记"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高为民办事能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置身复杂的乡村治理结构,作为外来力量的驻村"第一书记",可能产生权责不匹配、重形式轻内容、难以有效提升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等治理困境。提升驻村"第一书记"治理效能,需要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合理配置权责体系、处理好各种关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龙口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完善镇级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制度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契入点,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完善镇级服务网络,夯实乡镇政府服务平台根基。探索建立以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辐射为补充的"一核引领、多点辐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6.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解决好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表现在"头重脚轻",具体表现在城乡社区区划格局及组织倒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组织再造,即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重建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新时代家庭伦理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7.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多样性生活需求建立起来的多层次服务供给体系,是我国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层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章中提出了健全社区服务机制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可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十四五"期间满足民生需求、落实国家政策、推进基层治理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鸣华 《今日浙江》2012,(24):38-39
近年来,嘉兴市积极从"红船精神"中汲取营养,着力在优化工作布局、健全"五大体系"、提高工作绩效上下功夫,以丰富多彩的基层实践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构建软环境建设体系增强服务发展能力嘉兴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创业创新城、人文生态城、和谐幸福城"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三城一市"的宏伟目标,纪检部门如何及时跟进,更好地发挥保障和助推作用?这几年,我们按照围绕科学发  相似文献   

9.
南萍 《今日浙江》2013,(15):52-52
"开宝马车,喝污染水,显然不是我们期待的工业化、现代化。"日前,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周生贤不止一次强调"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道出了当前现代化的一种真实面貌——经济发展上去了,生态环境下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  相似文献   

10.
沈言 《政策瞭望》2012,(6):67-72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并对今后五年推进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大历史任  相似文献   

11.
李剑飞 《政策瞭望》2012,(10):29-30
衢州市委提出"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总体思路,充分体现了对发展规律和衢州市情的把握,体现了做大总量、提升能级、好中求快这一衢州发展总基调的要求,体现了与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十二五"目标体系相衔接的要求,体现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要求,是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首先,工业化是经济腾飞的发动机。经济欠发达  相似文献   

12.
黄金辉 《人民论坛》2013,(10):148-151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公民社会发育的重要途径。在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与公民社会的成长,既是市场化的必然产物和内在要求,也是全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对于我们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省多年前就开始积极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并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形成了一批特色品牌。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保证,要牢牢把握五个重点。以全面推行五星级管理为重点,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争先服务。五星级管理是我省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全面  相似文献   

14.
王铁 《前沿》2005,(1):86-89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培育和发展自身竞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本文先着重分析了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短、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比较优势发挥不充分、科技创新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 ,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14,(11):1-1
正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部署,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延续,顺应了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体现了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在浙江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十三届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新历史使命。松阳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实现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进一步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为实现"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目标明确、  相似文献   

17.
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是当前基层检察院建设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笔者从基层检察实践的视角,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孙慧娟 《人民论坛》2022,(21):65-67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现为一种互动关系,即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乡村治理有效激活基层党建发展活力。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乡村治理对基层党建活力的激活作用,即以乡村治理内容提升党员素养、以乡村治理实践促进党群关系建设、以乡村治理问题驱动组织建设;另一方面,还要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杨春燕 《传承》2008,(18):132-133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