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旅客列车上的侵财犯罪一直是困扰铁路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财物大流动,这类犯罪活动更加猖獗。铁路公安机关在同客车上侵财犯罪的斗争中,摸索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当前这类犯罪仍然十分突出。近十年来旅客列车侵财犯罪的状况:(一)盗窃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抢劫案件逐年减少;(二)犯罪时间与空间特点明显,已呈规律态势;(三)犯罪主体是纠合性犯罪团伙。为更加有效地打击该类犯罪,必须从增加客车警力,建立类案侦查队伍;改革乘警队管理模式;纠正立案不实,实行破案统计限量制等方面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研究此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大学生犯罪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犯罪仍然呈现单一型,但同时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此外,大学生犯罪具有时间和地点的规律性.除了以往研究中阐述的原因之外,不良心理素质、学校丑恶现象、家庭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翻供作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法律制裁的常见表现形式,常常会导致案情复杂化,尤其是在侵财和职务犯罪案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对此,侦查人员要做到换位思考,超前预测,针对侵财型犯罪嫌疑人日后可能翻供的具体情形设计出相应的侦查对策,以切实提高侵财案件的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4.
面对长三角城际客流旺盛、上海"迪士尼"即将开园等新情况,结合近年来上海铁路公安局打防高铁旅财犯罪的探索,分析面临的新常态与存在问题,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坚持民意导向,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着力提高打防能力与实效,打造高铁安保"升级版",提高旅客出行的安全感、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防范和打击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上的盗窃旅客财物犯罪活动,是铁路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拟分析近年来上海铁路公安处管内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特点、原因和工作难点,从细化勤务规范、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站车配合、规范处警程序、实行动态用警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析当前大学生厌学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学理论》2010,(20):82-82,190
厌学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等多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厌学问题的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7.
井绪英 《学理论》2012,(21):89-90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科技突飞猛进,文化日显繁荣,社会变迁和转型加快,诸多社会问题逐渐出现,社会矛盾和问题聚集,犯罪率上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凸显。未成年人是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的缩影及教育文明程度的标志,它能真实而敏感地反映出该社会的文明水平和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主要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防范打击在铁路站车盗窃旅客财物的流窜犯罪活动,是铁路公安机关的重要而艰巨任务之一。拟分析2010年徐州铁路公安处接报的旅财被盗案件及处置情况,从建立完善基础工作机制、分析研判机制、主动防范机制、快速处置机制、侦查破案机制等方面,对进一步依托和运用好列车警情通报系统、强化站车流窜旅财犯罪打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潘琪 《学理论》2013,(12):212-213
大学生犯罪有鲜明的特点,总体上看主观恶性低、以盗窃罪和伤害罪等的轻型犯罪为主,犯罪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个体的价值观念、法律意识、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犯罪预防措施。从高校的角度主要应在犯罪预防宣传、品行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加以改善以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盗窃旅财前科人员的实名制数据、犯罪概率和积分预警模型进行分析、测算,可以发现,重点人员乘降次数与旅财案件发案数有一定的客观对应性,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旅财案件和盗窃旅财前科人员积分预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防范、打击犯罪的工作效率。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将涉毒、涉拐、重大刑事犯罪前科等重点人员纳入到积分预警工作中,加强动态管控机制建设,是实施"信息主导警务的新型勤务模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情商是个体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低情商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气质、性格、人际交往等催化其形成反社会的人格品质,且对犯罪心理和动机具有激化作用。在犯罪人实施犯罪过程中,情商高低直接影响其在犯罪现场的行为表现。剖析情商对犯罪心理的作用特点,有利于更深层次地认识犯罪心理的产生、形成及变化规律,为揭露、打击犯罪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谭佳林 《学理论》2010,(14):124-125
大学生犯罪现象在当今社会日益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和各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措施,旨在预防大学生犯罪、降低大学生犯罪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沙靖宇 《学理论》2013,(9):68-69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感官享受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网络中的双重人格的倾向;价值观呈现多元取向;传统美德受到严重挑战。其原因在于:文化原因——网络生活缺少网络文化价值理性的关照;社会原因——法规不健全与监管制度缺失;高校原因——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个体原因——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沙春羽 《学理论》2013,(23):139-140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运转,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大中城市。从总体上说,外来人口在推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没有外来人口的流入和参与建设,就不会有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但是最近几年流动人口犯罪呈节节攀升态势,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对策: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素质;积极完善有关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就业。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犯罪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秉福 《民主》2006,(3):22-23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但是,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 1.26%,且有增长的趋势。中国犯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大  相似文献   

16.
胡俊文 《学理论》2010,(4):61-63
青少年犯罪问题己越来越突出,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们社会各部门、学校及家庭必须研究、认识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中主要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进行剖析,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9)
大学生厌学已经对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厌学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大学生厌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了解其形成原因,针对大学生厌学提出防止对策:从内因调动积极性;从外部积极寻求帮助;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学生归属感。  相似文献   

18.
犯罪状况是探求犯罪原因、制定犯罪对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从犯罪数量、犯罪空间分布、犯罪类型、犯罪危害、犯罪人与被害人情况六个方面揭示了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为我国制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有效性的知识产权犯罪对策,提供了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动车组列车旅财案件近期呈现急剧上升并有蔓延之势。动车旅财犯罪的打防工作本身存在发现控制难、捕捉现行少、侦破效率低等问题。各铁路公安部门应根据此类案件的规律特点,结合铁路刑侦工作的实际,坚持打防并举的方针,建立打击动车组旅财犯罪的工作机制,加强打击现行犯罪队伍专业建设和战术研究,重视对动车组发案信息的采集分析,提高经营侦查和串并能力等是打击动车组列车旅财案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及发展,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之迅速、手段翻新之快的原因,能够为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犯罪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可以做出有针对性地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