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权利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主体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形态——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公民)和作为权利主体的大我(法人)。个人只有取得公民的资格,拥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拥有权利能力的指向物时,才能成为权利主体。大我是公意的人格化或人格体。在法人行使权利时,支配的自然过程与支配的社会过程必然发生分离。权利主体之间最基本的原则是: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权利主体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相似文献   

2.
论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世界具有三层关系:意识关系、支配关系和权利关系。在意识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与客体互为前提,相互渗透,意识关系不具有排他性。在支配关系(支配主体与支配客体的关系)中,支配一方面是主体对客体片面的必然性的扬弃,另一方面也是客体对主体片面的必然性的扬弃。在权利关系(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的关系)中,法通过对个别意志的肯定和否定使主体拥有了支配的自由和可能,使支配主体的支配具有了随意性和排他性,使支配被划分为合法的支配和非法的支配。这种对个别意志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支配的自由与可能的统一,进行支配的随意性与排他性的统一,就是权利。  相似文献   

3.
论权利     
人与世界具有三层关系 :意识关系、支配关系和权利关系。在意识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中 ,主体与客体互为前提 ,相互渗透 ,意识关系不具有排他性。在支配关系(支配主体与支配客体的关系 )中 ,支配一方面是主体对客体片面的必然性的扬弃 ,另一方面也是客体对主体片面的必然性的扬弃。在权利关系 (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的关系 )中 ,法通过对个别意志的肯定和否定使主体拥有了支配的自由和可能 ,使支配主体的支配具有了随意性和排他性 ,使支配被划分为合法的支配和非法的支配。这种对个别意志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支配的自由与可能的统一 ,进行支配的随意性与排他性的统一 ,就是权利  相似文献   

4.
论所有权     
所有权是任意支配之权利 ,是具体支配权利和抽象支配权利的总和 ,是全部权利、绝对权利、永久权利的统一 ,是最完备的权利集合。具体支配权利是改变权利客体的物质形态的权利 ,抽象支配权利是转移具体支配权利、改变权利关系的权利。所有权存在着自然限制和社会限制 ,所有者只能在自然限制和社会限制的范围内行使任意支配之权。使用权、经营管理权、用益权等非完备的权利集合只是所有权中的部分权利。“三权说”与“四权说”均在逻辑上难以成立。所有权不是“天赋权利” ,而是获得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论所有权     
所有权是任意支配之权利,是具体支配权利和抽象支配权利的总和,是全部权利、绝对权利、永久权利的统一,是最完备的权利集合。具体支配权利是改变权利客体的物质形态的权利,抽象支配权利是转移具体支配权利、改变权利关系的权利。所有权存在着自然限制和社会限制,所有者只能在自然限制和社会限制的范围内行使任意支配之权。使用权、经营管理权、用益权等非完备的权利集合只是所有权中的部分权利。“三权说”与“四权说”均在逻辑上难以成立。所有权不是“天赋权利”,而是获得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如果从人权和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发,就不能仅仅把"职工合法权益"理解为职工所拥有的、直接与劳动关系和劳动过程有关的权利,而应该理解为职工作为人、作为公民所拥有的、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权.不言而喻,工会也应当是这种意义上的"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给予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障权既是社会权利、经济权利,更是宪法权利、基本权利.确立社会保障权的宪法地位对于发挥其保障作用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工会会员权利既包括私法性质的权利,也包括公法性质的权利,其中公法权利主要表现为面向工会的"权利维护请求权",此种公法权利引发的争议,应当通过公法救济.但我国目前行政诉讼实行的"主体标准"使得有关会员公法权利的争议无法进入行政诉讼.为保护会员公法权利,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将"公共职能"标准引入行政诉讼受案标准的判断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制度是权利与权力所进行的一场博弈。国家赔偿制度中的博弈包括两个层面:国家赔偿的个案是赔偿请求人(被侵权人)与赔偿义务机关(侵权国家机关)所进行的一次博弈;国家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本身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博弈的表现和结果。博弈的结果是为了走向均衡,即在权利与权力之间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10.
劳工权益保障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劳工权利保障主要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元主体之间的博弈:政府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平衡资本利益、政绩需要和劳工权利的矛盾;企业则由于资本的强势权力而表现出对劳工权利的漠视和践踏;劳动者是弱势群体,缺乏组织,维权的成本很高,限制很多.这些构成当前劳工权力保障的现实困局.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律体系的建构,应以劳权本位作为理论出发点,应以劳权的实现和保障为其基点和核心.本文所提出的劳权概念,是指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应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权益.劳权即劳工权益应是劳动法律的基本范畴和劳动立法起始概念.本文提出和论证了劳动者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认为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应为受雇于他人的以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直接生产者.本文还提出了劳权关系的概念,认为劳权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本质体现,这一关系是相对于产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而言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权利结构是由产权、经营权和劳权的三权关系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12.
论海外派遣劳动者保护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派劳工作为全球化下一个新的劳工问题,具有跨国性特点.因诸多原因的影响,外派劳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其地位低下,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政治上不享有接受国国民的政治权利,特别是外派劳工无法成立自己的工会.因此,应当加强对外派劳工的立法保护,这既是当代国际劳工运动的新课题,也是国际国内劳工立法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卫工人是一个城市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但城市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较差。职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很低,从业环境安全度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伤权益无法获得保障等问题严重侵害了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首先,应通过提高职业工资和社会宣传提高环卫工人的职业地位,改变他们长期受歧视的状况;其次,要落实劳动合同签订问题,保障他们的基本劳动权益;第三,则需要对职业病目录和我国工伤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将超龄人员纳入劳动合同关系加以处理,增加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病种类,保护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第四,在法律上确立作业中的环卫工人在道路上享有受避让权;第五,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结合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整体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ties together two different sources related to the Trial of Pussy Riot in Russia in 2012. On the one hand, I consider legal documents, such as court proceedings, police reports, and the sentence. On the other, I analyse a life-history interview with one of the accused, thus giving her a voice that is not mediated by juridical institutions within criminal law procedure. This allows an analysis of two different subject positions produced by these texts: a conformist citizen and a feminist activist-citizen. I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atter. I conclude that in order to retain an activist position, the feminist subject has no option but to resist.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的公司、企业除了追求利润和承担其法定义务外,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这些社会责任中,首要的是人权责任.中国若想融入全球经济,公司、企业应对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重新定位,关注人权,承担责任,保障消费群体的健康,为我国的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权利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会权利和工会作用在劳动合同法中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劳动合同法力图通过工会权利的运用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法理上说,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权利其性质特征是对劳动者的代理权,体现为三项重要权利;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作用表现在五个基本方面;工会权利和作用的实现要创造工会自身和外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会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工会权利和工会作用在《劳动合同法》中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力图通过工会权利的运用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合同法具有明显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立法目的、权利和义务分配、法律责任分配,以及监督检查等诸多方面,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广大劳动者维权的重要依据和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9.
While legislative frameworks prescribe the legal obligations of the parents to protect and nurture their children, there is no equivalent legal framework requiring and sanctioning the conduct of agents of the state who act in loco parentis. In consequence some children continue to be “at risk” and may even be in greater danger once the state has intervened. This is a problem that is not confined to one or two countries, but a matter of global concern that touches most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alike. In this article I ask what remedies are available for addressing this perennial problem and suggest that one option is to use the existing human rights framework embodi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UNCROC) which specifies the rights of children. I outline the reporting UN mechanisms and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evidence and argument can be used as part of that reporting process with a view towards securing some of accoun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