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湖北省宜都市一中吴发平: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德育工作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才能富有成效。近年来,我校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不断创新,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3.
道德需要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高校德育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必须转变德育观念,激发学生道德需要;更新德育内容,切合学生道德需要;创新德育形式,激活学生道德需要;拓宽德育途径,满足学生道德需要;完善德育机制,激励学生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4.
捧着本刊今年第一期杂志,许多读者立即向我们来电来信,称赞《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像“及时雨”,犹如“雪中送炭”,解决了学校及教师在推进德育课程改革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令他们爱不释手,有的学校立即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有的学校向我们求购这期杂志发给教师作为培训资料。其实,我们只是“抛砖引玉”,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在我们受到极大鼓舞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反思。当前,新课改正在全面铺开,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在苦苦地思索应当如何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当好向导,解惑答疑,提供优质服务,在此,恳请广大读者为我们出谋划策。这里,我们选择了几篇讨论《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课题的文章,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和实施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树立多维德育观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来源呈现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学生接受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快,多元的生活方式、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冲击越来越大。因此,学校要树立多维德育观,努力增强学生的分辨和批判能力,使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显然育人的关键在于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的形成,靠在道德认识支配下,实践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习惯成自然,最终形成道德品质。”孔子也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许多见义勇为的人都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道德习惯使然。因此,提高学校德育水平必须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把习惯养成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7.
德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增强德育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素质,重视对大学生的做人教育,在教学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课堂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8.
德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增强德育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素质,重视对大学生的做人教育,在教学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课堂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实效,湖北省丹江口市教育局在全市百所中小学校教师中开展撰写德育日记活动,对学生所言所行,进行认真记录,定期开展笔记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0.
虽然根据目前德育实效的诸多理解,德育实效可以理解为德育目标的达成状况,或德育功能发挥状况,或德育价值实现状况,或教德育投入产出效益,但德育实效实质上是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的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现实状况。虽有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但是这种评价模式注重德育实践整体的系统性评估,而且是从教育目标要求而非教育内容要求角度来确定评估指标;虽有基于品德素质要素结构建立学生品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但它是对品德素质现状的评估而不是对德育实效的直接考评;虽有检验德育实效的宏观标准,但都抽象宏观且不具有可操作性。德育实效测评的出路就在于根据教育内容要求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效测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孙广玉 《党史文苑》2004,(4):108-110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 本的教育哲学观,才能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重要任务。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我们认为对学校而言.德育工作关键是做好“准、宽、真、实”四字文章,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之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界探讨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4.
要科学高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在认识、把握德育过程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优化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狭义上“德育”的概念,即“学校德育”。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可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又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是交叉进行的,彼此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常常忽视由知到行的转化,德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说教,缺少道德实践,德育工作成效不明显,部分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一旦面临现实道德情境时却不知所措。注重道德实践,使教育生活化,让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是使德育产生实效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德育时机是在外在诱因和个体的心理需要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它具有偶然性、即时性、共同性、复杂性等特征。德育时机的捕捉及利用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教育者的德育经验不足,德育能力匮乏,不知道如何把握和利用德育时机,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应当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捕捉和利用德育时机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出发,通过对情境德育概念的界定以及情境德育理论的价值分析,试图在情境德育过程中,充分借助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认知,启迪他们的思想道德敏感性,使他们在情境体验中自觉以优良道德的要求践行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也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我们都是“社区人”。作为德育主体之一的社区承担着培养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社区德育环境资源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可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所谓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以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和生活为依据,从学生的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出发,开发利用现代生活资源,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不空洞说教,不脱离学生生活,制订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