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晓抒 《法制与社会》2011,(25):227-228
一般情况下,大家会认为老年人饱经沧桑,应该会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能妥善处理自己的大小事务,是不会选择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生命的。但是,近年来,老年人的自杀行为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现象更为普遍。本文主要选取的是在殡葬事业改革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自杀突发事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念国 《检察风云》2012,(21):31-33
每个自杀老人的原因不尽相同,巴黎昂布里奥斯医院的老年科穆里亚斯医生认为,这些老人身体日渐衰弱,处于孤独与沮丧中,现代医疗对精神抑郁症难以根治。法国:老人因孤独而自杀世界预防自杀协会(AIPS)拉响了警报,根据该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在法国,老年人自杀逐渐成了自杀群体中人数最多的"族群"。法国平均自杀率为17.1/10万,法国《十字报》报道,2009年法国自杀人数为10499人,65岁以上的老年自杀者年均3000人左右,占自杀总人数的1/3。在78岁至84岁年龄段的老人自杀者中,其比例为32/10万;84岁至94岁年龄段的老人自杀比例上升到42/10  相似文献   

3.
于都县209例自杀死亡案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县209例自杀死亡案例的统计分析,探索自杀者性别、年龄、职业、自杀手段、诱因等的一般规律。并对特殊自杀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425例自杀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 ,2 0 0 0年 ,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815 0 0 0 ,相当于每 4 0秒有一人自杀 ,自杀已成为世界第 13位死因[1,2 ] 。在我国 ,自杀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者收集本室 1987~ 2 0 0 2年 (上半年 )检验过的 ,并且有详实记录资料的 4 2 5例自杀案件 ,通过对自杀者的年龄、性别、自杀方式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渴望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及自杀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资料分析1 1 自杀人数在三个年份段的分布情况以每 5年为一个年份段进行观察 ,该 4 2…  相似文献   

5.
吉解民 《法医学杂志》2006,22(2):148-149
自杀作为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尤其老年人的自杀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必要就其原因来进行分析探讨,从中找出此类案件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家庭做好防范工作提供参考。现就作者从1985年至2005年上海市公安局卢湾分局案件登记本中总结的416例老年自杀案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狱内罪犯自杀危险性评估已经成为现代监狱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罪犯自杀的评估研究还非常欠缺。在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自杀和罪犯自杀的相关评估理论模式和评估研究之后,在总结国内罪犯自杀评估和预防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罪犯管理和改造的实情,提出了罪犯自杀危险评估的原则,并从罪犯自杀危险性因素的建构、罪犯自杀危险性的评估手段和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狱内罪犯自杀危险性评估的初步构想,以期为进一步的有效评估罪犯自杀危险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狱内自杀事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群的自杀状况是:自杀是目前中国第五大致死原因,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加大了自杀的可能,自杀者中45岁以下人群所占的比例较高,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人口的3倍,女性自杀比男性高25%,人际关系危机容易导致冲动性自杀行为。狱内罪犯自杀的情况基本符合以上规律,但又有监狱情境性的特点。预防和减少狱内罪犯自杀行为,关键在于健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苗头,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狱内自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是具有高度自杀危险的群体,因此,预防罪犯自杀是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功预防罪犯自杀,需要科学地对自杀现象进行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与罪犯自杀及其认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狱内罪犯是抑郁症高发病率人群,也是一个自杀的高危人群。狱内罪犯自杀的主要心理病因是抑郁症。抑郁症罪犯应被作为狱内自杀防控的主要对象。治疗抑郁是防治罪犯自杀冲动的重要途径。认知疗法能有效地矫治罪犯的抑郁和自杀冲动.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制止罪犯自杀一直是摆在监狱管理系统面前的一个难题。罪犯的自杀事件不但严重危害着监管秩序,也具体反映了刑罚执行效率和罪犯改造质量。本文从工作实际与相关社会及法律理论出发,对罪犯自杀问题的形成原因和综合治理加以探讨分析,并结合实例,针对罪犯自杀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对控制这一现象、改进监狱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了解罪犯自杀的原因和方法、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对重点物品、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加强控制与管理,并努力构建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积极开展心理和治疗工作和改进教育改造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预防罪犯自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饮酒与自杀     
饮酒和许多非正常死亡有关,如自杀、他杀、意外伤害死亡等,对各国社会公共健康卫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自杀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在世界各国均成为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这两种社会现象尤其严重。对饮酒和自杀的关系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早在1966年Durkheim就提出酒精消耗在自杀中是一个精神病理的个人因素,1991年Skog等提出酒精消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自杀有着深远的影响。[1]近年随着饮酒与自杀研究的逐年深入,目前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无论是急性饮酒还是慢性酒精依赖均与自杀有关,[2]Bris-mar等甚…  相似文献   

13.
感动 《政府法制》2012,(2):29-29
澳大利亚悉尼港的东部,有一座临海的悬崖。崖上地势陡峭,崖下百米是惊涛骇浪。因怕人失足落水,崖壁边缘设有一米高的护栏,但是每年仍有大约50人选择在此跳崖自杀,所以,这里又被称为“自杀崖”。  相似文献   

14.
自杀死亡个案在日常的法医学实践中较常见,但采用4种不同自杀方式案例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5.
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有两具或两具以上的尸体共存的案件,其中部分为杀人后或杀人的同时在杀人现场或附近进行自杀,它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59例尸检资料,对杀人后自杀案分析如下。1资料分析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信阳市1986年~1998年间发生的经法医检验的案件59例,其中杀人与自杀均既遂34例,杀人既遂自杀未遂21例,杀人未遂自杀既遂和杀人与自杀均未遂各2例。1.2受害者一般情况59例中受害者共97人(男36例,女61例),82例被害身亡,8例经抢救脱险,无生命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归纳高校在不同条件和情况下对大学生自杀事件法律风险和责任承担原则,提出针对事件发展不同阶段建立健全相应防控长效机制,妥善应对处理大学生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月薇 《行政与法》2005,5(6):66-67
本文应用自杀态度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对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自杀态度总体上保持中立或矛盾的态度;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大学新生对安乐死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高年级学生对安乐死则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为自杀早期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支持。提醒全社会充分认识大学生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最大可能的降低大学生自杀率。  相似文献   

18.
《法人》2010,(5):12-12
近期富士康太不平静。四月份已有3人自杀死亡或重伤,而且是在连续两天内,7日当天就有两个人死亡。3月份也有三个人跳楼或坠楼。从07年6月到现在,富士康员工自杀人数已达12人。  相似文献   

19.
李松 《政府法制》2010,(7):26-27
近年来,我国官员自杀事件引人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共发生13起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仅12月,就有6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数属于自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深入分析铁路交通事故自杀案件特点,为确定事故性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东北铁路线上50例利用铁路交通事故自杀死亡案例,对案发时间、现场情况、事故发生前行人状态、火车接触方式、自杀认定依据、遗书和遗言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比为3.55:1,男女均以41~50岁年龄段最多见。事故多发生在封闭线路,行人以车前非卧位最多见。自杀原因以精神疾病最多见,其次是器质性疾病。30%案例发现遗书和遗言。结论 利用铁路交通事故自杀事件的定性,除了常规的法医学检验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自杀证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