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itzgerald(1973)和Gwyther(1976)都报道过莫能霉素(Monensin)能控制兔的球虫病;殷佩云等(1986)用10~150ppm的莫能霉素试验预防该病,获得显著效果。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观察该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确切疗效,及本药对该球虫内生发育各阶段的抑制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无球虫寄生的健康大耳白兔,40~60日龄,共40只。 2.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 3.试验方法:试验分两组,每组20只兔。两组同时人工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一组从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5种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拉沙里菌素(Lasalocid)、盐霉素(Salinomycin)、马杜拉霉素(Maduramicin)、那拉霉素(Narasin)和莫能菌素(Monensin)对广东一些鸡场常见的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巨型艾美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球虫(E.acervulina)和毒害艾美球虫(E.necatrix)不同感染量的作用效果.结果,拉沙里菌素(90 mg/kg)、盐霉素(60 mg/kg)、马杜拉霉素(50 mg/kg)、那拉霉素(70 mg/kg)、莫能菌素(100 mg/kg)拌料饲喂组和感染不用药组对毒害艾美球虫的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为194.0、184.6、181.9、173.3、167.2和125.7;对巨型艾美球虫的ACI分别为199.5、149.3、152.0、172.9、141.2和99.1;对堆型艾美球虫的ACI分别为165.1、173.1、150.1、156.8、149.4和105.2;对柔嫩艾美球虫的ACI分别为165.2、75.1、85.0、137.6、83.1和102.6.即拉沙里菌素对柔嫩艾美球虫、毒害艾美球虫和巨型艾美球虫的效果比其它4种药要好,拉沙里菌素对堆型艾美球虫的效果比盐霉素低,但比马杜拉霉素、莫能菌素、那拉霉素高.  相似文献   

3.
对33日龄健康罗曼公鸡口服接种1.5×105个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分别于感染0、2、4、6和8 d扑杀,检测其血清、心、肝、脾、肺和肾组织NO含量.结果表明,试验鸡血清NO水平在感染第4 d显著低于对照鸡(P<0.05),至感染第8 d显著高于对照鸡(P<0.05);心、肺NO水平与对照鸡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肝NO水平在感染第6 d极显著高于对照鸡(P<0.01),其他时间与对照鸡无显著差异(P>0.05);脾NO)水平在感染第2 d和第8 d均显著低于对照鸡(P<0.05);肾NO水平在感染第2 d极显著高于对照鸡(P<0.01),自第4 d到试验结束与对照鸡相比差异不显著.提示在鸡柔嫩艾美球虫感染过程中NO)可能通过介导机体免疫而参与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4.
Fitzgerald(1973)报道,用莫能霉素(Monensin)0.005~0.02%剂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兔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和肠球虫,但对兔体增重有一些抑制。Gwyther(1976)用0.004%和0.002%剂量,高剂量组完全控制了兔球虫病,并且在21天后,兔增重情况与不感染对照组无差异,低剂量组的兔对该药表现有良好的耐受性,但肝脏出现一些病变。本试验旨在阐明该药对兔肝球虫病的疗效,筛选出最佳剂量,以便生产上使用。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盐霉素(Salinomycin),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提供;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  相似文献   

5.
观察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重组蛋白r Es-UCE、r Es-EFG和r Es-DG32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利用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Es-UCE、Es-EFG和Es-DG32 3个基因在虫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并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在进行了3个重组蛋白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初步试验后,筛选出r Es-UCE进行进一步评价,将42只45日龄无球虫家兔分为空白对照组、攻虫对照组、空载蛋白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和r Es-UCE免疫组,各组分别颈部皮下注射1 m L无菌PBS,1 m L无菌PBS,1 m L(2 mg/m L)皂素,1 m L(100μg/m L)Trx-His-S tag蛋白,1 m L(100μg/m L)r Es-UCE,14 d后同等剂量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攻虫,除空白对照组外每只无球虫兔经口感染1×104个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后定期观察各组兔的临床症状、称重并采血,感染后第21天剖检并收集直肠粪样,测定并统计各组兔的死亡率、卵囊排出量、相对增重率、料肉比、肝指数、血清种特异性抗体与细胞因子等。结果显示,试验各组均未出现死...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对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温度、湿度、不同的理化因素处理给予球虫卵囊的影响做了大量试验,但磁场对球虫卵囊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初步探讨了恒磁场对于家兔球虫卵囊发育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兔球虫卵囊:取自本所兔球虫病课题组第86-5-26号试验兔大肠内容物,以饱和盐水漂浮法富集卵囊显微镜下检查,含有四类球虫,即中型艾美耳球虫、小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7.
将 3 6只 2 4日龄AA鸡分为 3组 ,Ⅰ组每只鸡感染堆形艾美球虫 (Eimeria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 70万个 ,Ⅱ组每只鸡感染 2 0万个 ,Ⅲ组为不感染对照组。对 3组试验鸡分别在感染前和感染后 4d、7d采心血 ,分离血清后检测 10项生化指标。结果 ,血清葡萄糖含量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在感染前后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 4d和 7d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其中Ⅱ组鸡的甘油三酯含量在 4d所降的幅度显著大于Ⅰ组 (P <0 .0 5 ) ;球蛋白、尿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 4d都显著升高 (P <0 .0 5 ) ,7d时Ⅰ组鸡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仍显著高于感染前测定值 (P <0 .0 5 ) ,而球蛋白和尿酸含量均出现回落 ;Ⅰ组鸡的胆碱酯酶活性在 7d显著升高 (P <0 .0 5 ) ,Ⅱ组的胆碱酯酶活性在 4d和 7d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的季节变化情况,对上海地区3个牧场乳牛抽样直肠采集粪便,检查了718头乳牛粪样。结果,查出球虫阳性牛269头,平均感染率为37.46%,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感染率为33.89%,1~12月龄牛的感染率为42.33%,12月龄以上牛的感染率为25.95%。平均感染率最高的4月份为44.44%,最低的8月份为28.57%。3个牧场球虫阳性牛的感染强度(OPG值)为0~169 000个,平均OPG值为9 477个,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OPG值为8 270个,1~12月龄牛的OPG值为4 318个,12月龄以上牛的OPG值为145个。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分别是牛艾美球虫(Eimeria bovis)、椭圆艾美球虫(E.ellipsoidalis)、邱氏艾美球虫(E.zurnii)、怀俄明艾美球虫(E.wyomingensis)、柱状艾美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球虫(E.subspherica)。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异,12月龄内乳牛的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明显高于12月龄以上乳牛,乳牛球虫的优势虫种为牛艾美球虫、椭圆艾美球虫、邱氏艾美球虫。  相似文献   

9.
鹅多斑艾美球虫生活史及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10只10日龄雏鹅分别经口接种2.0×105~6.5×105个多斑艾美球虫(Eimeria stig-mosa)孢子化卵囊,在接种后48~180 h分期剖杀,对多斑艾美球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多斑艾美球虫可能仅有1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每个裂殖体含3~5个裂殖子。在感染后第108 h左右,多斑艾美球虫完成裂殖生殖并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所有内生殖阶段均在肠上皮细胞核内发育。潜隐期为4.5 d,显露期为4 d。25℃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36~48 h。多斑艾美球虫主要寄生于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绒毛中部到顶部的上皮细胞中,引起轻微病变。感染鹅仅出现轻度拉稀,未发生死亡。结果表明,多斑艾美球虫对家鹅致病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和流行现状,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从西藏林芝、山南和日喀则地区内放牧牦牛群随机采集的239份新鲜粪便样品进行球虫检测。结果显示:3个地区牦牛的艾美耳球虫总感染率为43.93%(105/239),共检测出11种艾美耳球虫,分别为邱氏艾美耳球虫25.94%(62/239)、椭圆艾美耳球虫15.48%(37/239)、柱状艾美耳球虫11.30%(27/239)、阿拉巴艾美耳球虫10.88%(26/239)、亚球形艾美耳球虫7.95%(19/239)、牛艾美耳球虫7.53%(18/239)、加拿大艾美耳球虫5.86%(14/239)、皮利他艾美耳球虫5.44%(13/239)、奥博艾美耳球虫3.35%(8/239)、拨克郎艾美耳球虫1.26%(3/239)和巴西艾美耳球虫1.26%(3/239),其中邱氏艾美耳球虫和椭圆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此外,牦牛球虫单感染率为18.41%(44/239),混合感染率为25.52%(61/239),其中以2种球虫的混合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为11.30%,混合感染3、4、5、6和7种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21%、0、3.35%、0.84%和0.84%。调查结果表明:西藏部分地区牦牛球虫病流行较为严重,应加强本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1.
对14日龄海兰白商品代公雏鸡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地克珠利溶液剂及加福(马杜霉素铵盐)、地克珠利预混剂,15日龄时经口向嗉囊接种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卵囊悬液0.5 mL(含球虫卵囊1.0×105个).试验第8 d测定增重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卵囊值、抗球虫指数等.综合评价试验结果,以地克珠利溶液剂的中剂量效果最好,增重率达74.9%,抗球虫指数达189.6,卵囊值为0.  相似文献   

12.
兔球虫病对养兔业的危害十分严重,据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报道,兔群的平均感染率在90%以上,病兔的死亡率可高达60%。Fitzge-rald(1973)报道,用莫能菌素0.005%~0.02%剂量可有效地控制兔肝球虫病和肠球虫病,但对兔体增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wyther(1976)用0.004%和0.002%剂量或高剂量均能控制兔球虫病。殷佩云等(1987)报道,莫能菌素10~150ppm对斯氏艾美耳球虫有显著的预防效果,40~150ppm可完全控制肝球虫病。Peeters等(1983)报道,50ppm和75ppm盐霉素可完全控制斯氏艾美耳球虫病。殷佩云等(1988)报道,25~100ppm盐霉素对人工感染的斯氏艾美耳球虫病无显著的预防效果。据比利时杨森公司介绍(1989),杀球灵(Diclazuril)对兔球虫病有疗效。为了验证上述3种药物对兔肝球虫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本次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选择 1日龄蛋用公鸡 72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2只。第Ⅰ~Ⅳ组鸡从 1日龄起在日粮中分别添加维生素E 5 6 .3、5 7.4、5 9.6、6 1.8mg/kg和硒 0 .93、1.0 3、1.2 3、1.4 3mg/kg ,第Ⅴ组为感染无添加剂组 ,第Ⅵ组为不感染无添加剂组 ,饲喂基础日粮 (含维生素E 4 8mg/kg和硒 0 .6mg/kg) 。至 2 1日龄时 ,第Ⅰ~Ⅴ组鸡口服接种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 ,1× 10 5个 /只 ,接种后观察感染鸡的状况。结果 ,第Ⅰ~Ⅵ组鸡平均增重分别为 2 2 .0、2 3.8、35 .2、39.2、8.9和 4 7.5 g ;病变值为 2 8、2 4、2 4、2 5、30和 0 ;1g粪便的卵囊数分别为 0 .17× 10 6 、0 .12× 10 6 、0 .0 9× 10 6 、0 .11× 10 6 、0 .2 1× 10 6 和 0个。提示 ,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硒能提高鸡体的免疫力 ,增强鸡对球虫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在哈尔滨地区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6个区218个鸡场采集新鲜粪样,经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有136个鸡场感染艾美球虫,感染率为62.39%,表明哈尔滨地区鸡球虫感染现象比较普遍.经临床症状及卵囊形态观察,共检出6种艾美球虫,分另q是柔嫩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毒害艾美球虫、早熟艾美球虫、和缓艾美球虫与巨型艾美球虫,其中柔嫩艾美球虫为哈尔滨地区鸡球虫病病原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5.
将12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组和未感染球虫对照组,应用间接ELISA及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相关免疫指标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后7~21d,其肠液、胆汁中的IgA、IgM、IgG含量和盲肠扁桃体中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表明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后,在一定时间内其消化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感染发病方法 ,观察了中药复方禽球灵抗鸡柔嫩艾美球虫的效果。结果表明 ,10 g/kg禽球灵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感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抗球虫指数 (ACI)达 15 1.4 8,血便分数较感染不给药组降低了 4 8.2 2 % ,料肉比较感染不给药组降低了 2 6 .2 9%。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上鸡β-actin、TNF-α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β-actin和TNF-α基因,采用β-actin为内参的半定量方法检测TNF-αmRNA在鸡柔嫩艾美球虫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以探讨TNF-α基因的表达动态与柔嫩艾美球虫免疫的关系.结果显示,TNF-α基因在两次免疫期间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双峰模式,首免后第9 d达到一个高峰,二免后第7d达到另一个高峰.结果表明,TNF-α在抗球虫感染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间接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外周血液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和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证实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肠道黏膜上皮组织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的影响,给14日龄雏鸡经嗉囊接种2×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分别于感染后第0、4、7、14和21天采集小肠和盲肠样本。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分析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雏鸡肠道黏膜上皮组织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在m RNA水平上,相较于第0天,感染后第4天盲肠Occludin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第7天则显著下降(P0.01),第14和21天表达量逐渐回升,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Claudin-1的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蛋白水平上,相较于感染后第0天,小肠和盲肠的Occludin均在感染后第4天显著上升(P0.05),在感染后第7天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第14和21天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1);盲肠Claudin-1的表达量在第7天显著下降(P0.01),小肠Claudin-1在第21天则显著上升(P0.01)。结果表明,球虫感染后的裂殖生殖阶段可能会引起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使得Occludin的表达量显著上升,感染后第7天雏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量下降,是肠上皮屏障受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以1×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化卵囊感染10日龄AA肉鸡,于感染后第24、48及72小时分离鸡盲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ELs)。提取鸡盲肠IELs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17的表达动态;然后用FITC标记的抗鸡CD4单抗和PE标记的抗小鼠IL-17单抗作为抗体对盲肠IELs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再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了表达IL-17的CD4+盲肠IELs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鸡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能够显著上调IL-17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在球虫感染后表达IL-17的CD4+细胞数量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IL-17参与了宿主抵抗球虫感染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