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荣桓元帅是我军杰出领导人之一。在战争年代,他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曾长期与林彪合作共事,以他既坚持原则又能团结人的卓越风范,协助林彪做好军事工作,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但在解放以后,两人的关系却逐渐发生了改变。 一 平津战役以后,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罗荣恒原打算也随军南下,但北平解放后就病倒了,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疗。  相似文献   

2.
黄瑶 《湘潮》2012,(7):45-48
解放战争期间,报纸上经常出现林(彪)罗(荣桓)的提法。可是,“文革”开始后,林彪却恶狠狠地说:“什么林罗,林罗要分开。林罗从来不是一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林彪打仗很稳重也很灵活,是一个擅长出敌不意,打敌人伏击战的军事家.但个性很强,高傲自狂,听不进别人对他的批评,别人很难和他合作共事.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届党代表、政治委员都与他搞不好关系.即使象罗荣桓这样一个善于忍让、谅解,在非原则问题上有容人度量的好政治干部.也无法  相似文献   

4.
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是唯一的政治元帅。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忠心耿耿,心胸坦荡,深得毛泽东的信任和全军将士的爱戴,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痛苦地写下了“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的诗句以志悼念。 罗荣桓元帅一生中,多次与林彪共事。早在井冈山时期的1930年,罗任红四军政委,林彪是军长。以后在红一军团、在一一五师、在东北野战军,林彪是  相似文献   

5.
在人民共和国十大帅星中,罗荣桓和林彪可谓是一对军政老搭档。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始,在以后漫长的30多年岁月中,历史有四次断断续续地把他们安排到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战斗、合作中他们又有尖锐的分歧和斗争,激烈的争执,间或拍案而起,甚至能把“官司”打到中央,要由中央来评判是非曲直。在长期的合作和斗争中,他们还展示着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道德人品。这些都任凭人们去思索,去寻味—…·赣南首开合作罗政委揽过遭咎罗荣桓,湖南省衡山县人,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10月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先后担任红…  相似文献   

6.
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罗荣桓和林彪作为一对军政老搭档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但建国以后,在"大办民兵师"问题和关于谭政问题,特别是如何学习毛泽东著作方面,二人产生了重大分歧。随着林彪地位的日益上升,欲借学习毛泽东著作以突出自己,先后抛出了所谓"带着问题学"、"立竿见影"等"左倾"论调。罗荣桓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毛泽东著作,与林彪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提出一系列正确的主张,表现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勇于斗争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7.
近读<畅销书摘>2003年第11期(总第117期)刊载的由少华、游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的<林彪这一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罗荣桓元帅的公祭大会上,所有的元帅都准时到会,惟独林彪一人缺席.这就令人疑窦丛生了.虽然他们有过节,有分歧,但毕竟林、罗是在一起共患难几十年的老战友、老搭档.  相似文献   

8.
罗荣桓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衡东县荣桓乡南湾村(原衡山县鱼形南湾)人,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党的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向全党提出思想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怎样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他要求向罗荣桓同志学习,敢于同那些教条地割裂毛泽东思想和庸俗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做法作斗争。他在一次重要会议的讲话中追忆说:“林彪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那套做法,罗荣桓首先表示不同意,说学习毛泽东著作要学精神实质。当时书记处讨论,赞成罗荣桓同志这个意见。”那么,当时罗荣桓是怎样反对林彪的庸俗做法?问题又是怎样反映到中央书记处的呢?  相似文献   

10.
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以政治坚定,原则性强闻名于全党全军。 1930年,毛泽东任命罗荣桓为红一方面军第四军政委。原来,红四军军长林彪这个人优点明显,缺点也突出。优点是打仗灵活而不夹稳重,擅长出奇制胜,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也  相似文献   

11.
周书羽 《湘潮》2018,(2):33-36
正毛泽东曾写过很多诗词,但怀念战友和亲人的作品并不多,其中一首情深义重的悼诗就是《吊罗荣桓同志》。在将帅云集、群星璀璨的年代,毛泽东竟写下"国有疑难可问谁"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他对罗荣桓的深厚友情和非凡器重。提起罗荣桓,毛泽东多次称其为"老实人",还说"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应当就是他赏识罗荣桓、将其看作"一辈子共事的人"的重要原因。老实的精神品格,伴随了这位开国元帅的戎  相似文献   

12.
多余的怀疑和猜测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妄图谋害毛泽东主席、发动反革命政变的阴谋败露以后,于1971年9月13日凌晨,携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人乘坐256号三叉戟飞机仓皇出逃,摔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附近的草原上,落得折戟沉沙、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13.
正1971年突发的林彪事件中断了全面"斗、批、改"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进程,极大地扰乱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发展方向的设计与掌控,"文化大革命"的后续演进由此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斗、批、改"思想亦随之进入最后的历史阶段。由于林彪事件严重削弱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合法性,因而此后的"斗、批、改"思想已不再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而逐步滑降到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的边陲地带。但作为"文化大革命"意识形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斗、批、改"思想的内在逻辑依然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很多层面发挥着惯性作用,并显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班佑伏击战1935年8月,红军长征途中。罗荣桓随三军团四师某营官兵艰难跋涉,胜利地走出草地,到达了班佑附近。长征开始时,罗荣桓为八军团政治部主任。遵义会议后,担任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还任过总政巡视员。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党中央调罗荣桓回一军团任政治部副主任。在毛尔盖,中央政治局召开重要会议,严肃批评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继续北上。罗荣桓本应跟一军团行动,由于毛泽东有要事找他和罗瑞卿商量,一时无法追上一军团大部队,便随三军团4师某营一起行军。他和战士们…  相似文献   

15.
李崟 《党史天地》2009,(1):11-14
罗荣桓元帅从1927年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到1963年逝世,风风雨雨伴随毛泽东近半个世纪。毛泽东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他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信赖、依重和惋惜之情。十大元帅中,毛泽东如此眷顾不舍.罗荣桓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16.
刘洁 《世纪桥》2010,(18):38-38
<正>毛泽东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一名指挥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舞台上。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紧张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旗下都聚集了一批足智多谋的人才,他们在毛泽东指挥下南征北  相似文献   

17.
<正>罗荣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他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致力于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功勋卓著,被誉为“政工巨匠”。在日常生活中,身为高级干部的罗荣桓以高度自律的作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和家人不搞特殊化,以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觉悟与修为,树立了优良的家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是一所培养高、中级政治工作军官和理论研究骨干的高等学府。它是1956年3月16日,以军事学院政治系为基础成立的,院长由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兼任。 1985年12月,政治学院与军事学院合并成立了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作为单独一所军队院校虽然不存在了,但30年来,它为军  相似文献   

19.
罗荣桓元帅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其主要纪念设施有:异公享祠、南湾古戏台、罗帅母校、罗帅铜像纪念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等。罗荣桓故居———异公享祠,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单层二进五开间设外廊,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建于1914年。1915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20.
马永全  和璐 《党史纵览》2012,(12):19-22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后,国内政治局势陡然逆转,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危险。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是什么力量促使当时还是文弱书生的罗荣桓坚定地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