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平 《瞭望》1985,(34)
前不久,记者收到一封河南省遂平县农民的来信,陈述他在用拖拉机跑运输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农村运输专业户利用拖拉机,农忙耕地,农闲跑运输,这在我国当前混合交通运输中是常见的现象,也是党的政策所允许的。但是,这位农民在来信中反映,地方交通局对此百般刁难,搞出名目繁多的、使人无所适从的种种规定。就以他的拖拉机  相似文献   

2.
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民的法律观念和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但总体上说,农民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太多,法律观念还不强;同时,一些农民嫌到城里去申诉不方便,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便求助于“私了”,为农村的稳定留下隐患。最近听说,河南省南阳市两级法院为方便农民诉讼,设立近百个“流动法庭”。法官们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开庭审案,一年多来共审结涉农案件1831件,执行结案率达96%。 法院设立“流动法庭”深入农村,这一措施至少有两点好处:首先是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诉讼活动,他们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3.
国人有个习惯,春节之前都要"忙年"——筹备一些年货。一些单位或部门也在"忙年",而他们的"忙"法,却是到处"化缘"。据笔者所在湖区渔乡的农民说,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里,到他们那里"化缘"的上级部门和单位"采购员"来往如梭,应接不暇。这些带着大车、小车的"采购员"一到,集体鱼塘、个体蟹池,顿时水翻鱼  相似文献   

4.
注意:假币在“上山下乡”编辑同志:近来,发现一些山区农民在诉苦:买猪的真坑人,把假钱给了我们这些庄稼人。目前,在贫困山区的农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靠养几头猪增加收入,出栏时,不少贩猪的生意人经常在农村吆喝着买猪。这些买猪的利用农民见世面少、识假币能力低的...  相似文献   

5.
关心“回流”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初,成千上万的农民大军离开土地,流向城市,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治理、整顿,压缩基建规模,一些地方进城农民开始大批回流。笔者最近出差江苏,就听说这个省目前已有40余万人从省内外各个城市返回农村,他们多数是苏北地区的农民;苏南地区的也为数不少,经济比较发达的吴县,近月间回乡农民就已有1.5万余人。 “回流”大军里有一部分农民是“候鸟”,他们春天外出,岁末返回农村,来春又将飞回城市。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如基建压缩后遣返回乡的建筑队  相似文献   

6.
湖南企江县一位乡党委副书记周复坤,时常带一把剪刀走村串户,帮助农户修剪果树、传播农村实用技术,全乡许多农户依靠科技脱了贫,人们亲热地称他为“剪刀书记”。老周在当地威信很高,只要他一到场,群众就会自发‘丁周书记的”。周复神能赢得群众拥戴,最大的原因恐怕是他懂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乡村干部被群众称为“万金油干部”,擦在哪里都可“止痒消痛”,这就少不了科技知识。当今农村,单靠嘴皮子做工作已无法满足农民兄弟的要求。农民渴望更多的乡村干部带领他们学科技、学知识、学法律,引导他们种什…  相似文献   

7.
邓秀平 《学理论》2015,(8):228-22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务工。传统的农村家庭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留守儿童的"成人"危机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农村教师应在角色扮演上积极从传统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替代父母"转变。  相似文献   

8.
“三下乡”要走向经常化制度化●刘晓航春节前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又一次形成热潮。上百万志愿者深入农村,为农民演出精彩的文艺节目,普及实用的科学技术,提供急需的医疗服务,深受农民欢迎。由中宣部等十部委倡导的“三下乡”是一件有重大、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村民的信息来源渠道日益多样,村民的思想观念更趋复杂,其文化需求也趋向多元。村民对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倾诉和意见表达都非常渴望,但是往往缺少组织者和引导者,缺少公开畅达的交往平台和文化场所,这些都对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农村和农民思想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5,(7)
<正>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三资")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出现违纪违法现象的主要诱因。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对西青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行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1.健全了农村"三资"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了管理组织。西青区委、区政府成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重构了农村基础社会,这势必引起国家对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的变化。根据广大已获得经济自由的农民的要求,国家掌握的社会公共权力开始回归农村社会,由农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且由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由此便导致了村庄正式权力的二元性。  相似文献   

12.
中远散运公司宣传部白培军:一是,讲学习忌“惰”忌“虚”。懒惰是讲学习的最大敌人,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学习,其实是有时间也不想学。忙于事务,往往导致思想的庸俗化。“虚”字则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在学习中搞形式主义,刻意追求文化包装,学习的投资很大,资料很多,形式很全,计划很细,总结很长,可就是学习成效很小;另一种是学习中的虚妄学风,有一知半解便作大彻大悟状,到处做报告、发文章,严然以理论权威自居。二是,讲政治忌“大”忌“盲”。有些同志一提讲政治就认为是讲‘大道理”,“又是马列那一套”,不懂得政治也可讲‘叫…  相似文献   

13.
寓腐败于“学习”中湖北潘胜文近几年,随着孔繁森事迹的广为传颂,山东聊城热闹起来,参观团、访问团、学习团一批接一批。然而,到聊城参观学习的人往往只是到孔繁森故居匆匆逛一下,也有的根本就不去聊城而径赴泰山、曲阜等名胜古迹。孔繁森同志生前艰苦朴素,一心为国...  相似文献   

14.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参加工作10多年来,我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最初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基层调研中,我发现农民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文献搜集和经验借鉴比较困难,这与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出于将自己所学知识为基层社会服务的责任感,近八年来,  相似文献   

15.
更需“政策公开”辽宁刘发友现在不少农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制度,这是很让人欣喜的,但是“政策”不公开的问题却也相当普遍:有的地方不但不主动宣传国家的农村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甚至农民找上门来也不给看。这就不能不让人忧虑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公开”是落...  相似文献   

16.
“公司+农户”:新乡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王定邦如何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当前农村改革中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河南省新乡市在农村不断改革中,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十农户”的道路,在农户与市场间架起一座桥梁。新乡市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时下,扶贫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在部分农村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以为,在搞好这一工程的同时,莫忘了“精神扶贫”。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靠党的富民政策迅速奔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有的农民饱了肚子,懒了手脚,精神萎糜,贪图享受,一味儿地去追求腐朽没落的东西。如花巨资营造高级墓穴;大修庙宇,供菩萨、敬老爷;互相攀比……所以如此奇,关键在于一些农民思想空虚,缺乏精神支柱,即人们常说的富了口袋,有了脑袋,这是十分可怕可悲的。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精神可以胜过任何武器…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民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煎熬,于是在广大农村也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郑桥 《党政论坛》2011,(4):13-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乡村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人们最先感受到的是“民工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198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不能不令人关注。但是在民工潮持续不减的同时,意想不到的民工荒便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0.
田川 《瞭望》1999,(24)
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不少的商家都采取了送货下乡和服务上门的方式,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然而,在一些地方的进货下乡活动中,也出现了农民“不买账”甚至“喝倒彩”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除了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与一些商家货物虽已“入乡”而意识却未能“随俗”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是曲高和寡。有的商家对所进商品的档次、功能。品牌等一味贪大求全,与当前农村相对落后的消费水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农民望而生畏;二是老调重弹。有的商家对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